王國斌
作為江蘇省首批實驗小學,南通市如東縣實驗小學于2014年9月實現校園異地遷建,現有82個教學班、學生4286人,教職工227人。學校歷來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先后被評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江蘇省智慧校園示范校、南通市現代教育技術先進集體等。
智慧環境
讓學習空間無處不在
學校按智慧校園建設標準建有校園網絡系統、數據中心系統、消防控制系統、校園安保系統等十大系統。寬帶網絡千兆進校、百兆進班,無線網絡無死角全覆蓋,方便移動設備使用。統一采用如東縣教體局H3C認證系統,為每個教師分配一個賬號,保證網絡的安全性。
學校建有4個電腦教室,其中2個教室為銳捷云教室,為每位教師配備了一臺筆記本電腦,滿足日常辦公和教學需要。建有2個自動錄播教室和1個智慧教室,校級公開課均安排在自動錄播教室全程錄播,既能提升課堂觀摩效果,又能收集優秀課程資源。建有視頻點播服務器,實現在線直播點播功能,精品課、公開課均能實現在每個班級教室觀看。所有教室和多功能場所均裝配有交互式電子白板。
全校配備400多個攝像頭,建有專用監控室,實現全方位實時監控、實時錄像,并與縣教體局及110指揮中心聯通。全校82個教室門前都安裝電子班牌,展示通知公告、課表、班級風采等信息,并將學生出入校情況實時反饋到家長手機上。教學區每層樓設閱讀機1臺,與校園網相連,為師生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務。開放區域有兩臺自動圖書借閱機,學生可隨時刷卡借還書,讓閱讀無處不在。
創客空間配備了STEAM機器人、編程電子積木高級版、創客初級實驗箱、3D打印機、VR一體機等設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智慧應用
讓校園文化錦上添花
開發智慧辦公系統 學校開發了基于企業微信的“E訊通”平臺,集公文流轉、通知公告、在線查詢、考勤打卡、師生請假、后勤報修、家校互通等功能于一體,并與如東智慧教育云平臺和“慧學南通”平臺進行數據共享,實現移動辦公智能化。如手機考勤打卡,教職工每天上班只要進入校園周圍300米范圍內,就能自動識別并打卡,實現了智能管理;工資單點對點發送,查詢方便快捷;等等。
學校通過“E訊通”將每周開展的工作要求告知家長,讓每位家長都成為學校教育的參與者。學期末利用“E訊通”開展家長及學生線上評教活動,統計自動生成評教數據,極大減輕了以往印制表格、下發收取、人工統計的繁重工作量,真正實現了智慧化辦公。
活動課程網上選課 學校根據教師自身特長及學生需求,開設了100多門“微生活”課程,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校園網微課程在線選課系統了解課程內容,在線選課。這有利于學生更便捷地了解微課程資源,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信息化素養。
二維碼鏈接精彩世界 學校嘗試將校園內各類植物及生態館內動、植物標本的相關知識介紹上傳至學校網站,生成二維碼并打印出來掛在相應的動、植物上,師生在校園內隨時可以動手掃描二維碼,了解相關內容信息。
努力辦好校園網站 學校網站在江蘇省優秀校園網站評比中獲一等獎。網站上開辟專題板塊,如文明校園創建、教育綜合評估、課題結題會等,平時注重收集整理過程性資料,確保全面而真實地展示實踐過程和收獲成果。網站上還開通了“校長信箱”,廣泛聽取家長對學校管理及教師教育教學的意見,使家校溝通更順暢,促進了家校共育。
智慧成果
讓輻射影響更廣泛
實現遠程教育協作 2018年開始,學校與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城關小學結對開展教育互助。兩年來,兩校間先后開展了6次空中教研活動,教師們通過網絡視頻遠程觀課,課后雙方開展互動評課,對課堂實施進行深入探討。同時通過教育云平臺實現移動端掃碼觀看教學視頻直播,突破了觀摩教研活動空間的局限性,并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江蘇省連云港、鹽城等地學校開展遠程教研活動,實現上課、評課即時互動,既降低了教研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現資源共享 教師公開課安排在自動錄播室進行,全程錄播,并選送優質教學資源上傳至如東智慧教育云平臺,供全縣同類學校使用。鼓勵教師參加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選評活動,全校80%以上的教師上傳課件及教學設計,多名教師分獲部優、省優和市優。
助力教師成長 全面加強Smart白板應用技術,邀請專家為全體教師做講座,分學科開展電子白板應用全員培訓和課件制作比賽。在學校承辦的以“大數據與未來學校發展”為主題的江蘇省“金帆杯”大型教科研活動中,學校教師展示了同時異地教學兩個班級的課堂教學新樣態,以及異地多方互動評課議課的新教研形式。先后有40余人次在市、縣信息化教學能手競賽中獲一、二等獎。
媒介宣傳推廣 《江蘇科技報》以《如東實驗小學:教育信息化為百年老校插上騰飛的翅膀》為題刊登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回眸;《如東縣實驗小學E訊通平臺的設計與使用》一文刊登在《沿海教育》,并在“金帆杯”大型教育科研活動中作經驗交流;學校順利通過南通市智慧校園的現場評估驗收。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學校將乘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東風,繼續深化智慧校園建設,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江海名校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