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幼梅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實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以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語文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在課堂以及課下的過程當中指導學生關于學習閱讀的知識,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研究
一、 引言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基礎階段。在目前看來,我國現階段的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階段,這種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僅僅只是課堂的參與者,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和效率低下,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沒有辦法去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文自主閱讀能力。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語文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創新優質的語文閱讀課堂,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文閱讀習慣,本篇文章就小學高年級的自主語文閱讀能力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 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習慣
如果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就一定要讓小學生學會好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注意在課堂當中要以學生為本,把語文閱讀作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第一,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注重自身的閱讀素質培養,然后去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意識,拓展語文的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教材,而且要把語文的閱讀學習拓展到現實生活當中,只有在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夠有效地培養語文的閱讀習慣。其實對于目前的小學生來說,間接性的閱讀教學并不是很適合小學生本身的發展,甚至有時候會激發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厭倦心理,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采取科學合理的角度模式指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其實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不僅僅是指學生在閱讀語文文章時的習慣,其實還包括了在語文課堂之前的預習習慣,平常的生活當中讀書的習慣,在進行閱讀時邊讀邊思考的習慣等,其實閱讀習慣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逐漸積累的,能夠提高學生的總和閱讀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對文章導讀部分進行簡單的了解,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對課后習題進行了解,然后再引導學生對全篇文章進行細致的閱讀,在閱讀的時候要帶著問題去閱讀,有目的性的進行閱讀,教師也要注意在閱讀當中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自主展開聯想,讓學生自主的感知作者的感情變化,從而增強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第二,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進行標注和思考,在重點的句子當中進行標記,并寫出自己在閱讀當中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把在閱讀當中不理解的句子標記出來。在第一遍的閱讀之后,語文教師要及時地對課文當中標記的句子進行解讀,對不理解的句子進行深入的講解,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去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
三、 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高效的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當中,一定要保證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所以,教師要注重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掌握學生在進行閱讀時的內心活動。比如,如果在語文課堂當中學生比較調皮,貪玩心思比較重,在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設置教學情境去進行課堂當中的閱讀教學活動。實行情境教學有很多的優點,進行合理的情境教學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到豐富的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當中運用知識,也能夠促進技能的提高,實現教材與現實生活的有機連接,讓學生在情境教學過程當中掌握學習的知識,并且能夠靈活的運用,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的質量。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扮演文章當中的閏土和其他角色,進行文章情境的演繹,教師讓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并且在閱讀當中找到“作者與閏土在少年時發生的幾件事”,然后,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學習課文當中的句子和生詞,在學習當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少年閏土的形象特點,并且讓學生找出關于閏土外貌和形象的語句,教師要對其進行重點的分析。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且也激發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當中,學生一定要具備很多的閱讀量,能夠對每一個閱讀的主題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是,有調查的研究結果表示,在目前的社會當中,有很多的小學生只在語文課堂當中跟隨語文教師開展關于語文的活動,在下課的課外時間很少去進行主動的閱讀,如果在這個時候缺少語文教師的引導,學生就很難去表達自己對于閱讀內容的想法。為了能夠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筆者認為,教師要從語文課堂當中滲透閱讀能力和技巧方法,抓住課堂當中的基本功,也要盡量地去減少語文的課后作業,為語文的閱讀留出足夠的時間。
四、 關于提高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閱讀方法的探討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需要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小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是必要的,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不強,對外物的好奇程度很大,而看書剛好可以滿足他們對世界的渴望。在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對學生閱讀的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如果想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素質,就應該講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在學習生活中,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去閱讀,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教學,即使在課堂上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閱讀,也應該給學生一些閱讀的時間,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時刻接觸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日常的課堂閱讀,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對于閱讀,使用一些方法并沒有壞處,通過想象將閱讀內容與現實生活或其他事物聯系起來,就可大大增強閱讀內容的趣味性,提高我們的學習積極性,如在閱讀課文《春》的過程中,可將其與學過的關于春天的詩詞聯系起來,既增強我們的學習能力,也鍛煉了我們的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善于把內容或語言文字與生活經歷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文章之中,提升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