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琳
摘? ? 要:林木育種屬于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綠化苗木培育中,對林木育種方法的合理有效應用,可促使綠化苗木培育整體水平有效提高,以此為生態經濟建設奠定重要基礎。基于此,對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林木育種;綠化苗木;培育;應用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4-010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3.13? ? ? ?文獻標志碼: B
1? ?林木育種生產的基本特征
1.1? ?產業化
目前,我國育苗生產已發生巨大轉變,由小規模、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轉變成產業化生產模式。林木種苗生產規模也逐步發展壯大,林木種類變得更為豐富多樣,林木種苗市場快速發展,使林木種苗的整體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
1.2? ?多元化
隨著生態建設的穩定良好發展、城鎮一體化建設的持續加速、農村產業機構的優化調整,以及荒山造林、城市綠化和農村生產等對林木的總體需求量不斷增加,導致林木育苗的具體標準需求同樣朝著多元化方向不斷發展。林木種苗生產所需的品種相對較多,不同品種可以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滿足社會中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例如,退耕還林以生態林木為主,多使用良種壯苗;城市綠化以綠化大苗等為主,多使用造型豐滿的苗木,且移栽成活率應有所保證[1]。
2? ?林木育種方法發展現狀
縱觀我國發展歷史,盡管早在《本草綱目》一書中便對植物變異作出了介紹,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我國植物育種技術的發展仍舊相對較晚,諸多方面依然亟待優化完善和發展提升。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對經濟、科技方面的發展予以高度關注與重視,同樣也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得到較大的突破。在可持續發展、科學創新等眾多舉措的帶動下,綠化苗木培育的科學研究同樣獲得了良好發展和不斷創新。一方面,我國提高了科研力量方面的投入,經濟方面同樣也予以相應的支持鼓勵;另一方面,林木良種基地建設也變成重點實施項目。基于此,我國林木育種水平也獲得顯著提升[2]。
繼袁隆平院士雜交水稻技術之后,我國也相繼對全新育種方法進行了深入科學探索,其中,因為無性繁殖依托于有絲分裂原理,有絲分裂可以充分保留母體細胞所具有的遺傳物質,且不會出現改變,所以,無性繁殖技術也成為林木育種重點關注的技術之一。隨著生物技術水平的穩步提升,新型育種技術同樣獲得良好發展,不但可以使育種周期獲得明顯減少,同樣可以確保種苗具有優良特性,對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等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影響和作用。
3? ?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
3.1? ?選地
苗圃地選擇期間,應對苗木所具有的特點加以重點考慮,如生理習性及生長特點等。部分植物具有喜陽性特點,位于光照充足的區域方可保持良好生長,如桂蘭或扶桑等,所以針對此類苗木,應保證外部環境適宜,使其獲得充足光照及足夠水分。除此之外,針對苗木生長的基質同樣需加以重點關注,對肥料進行合理選擇施用,且保證通透性良好。土壤中若存在結塊問題,則不適宜進行種植。若需以濕地為主,在土地中存在積水的情況下,幼苗根部則會出現腐爛的可能,對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所以,苗圃地選擇過程中,需對如下方面予以重點關注:第一,陽光充足,土地平整;第二,水源充足,灌溉條件有保障;第三,土壤養分肥沃,通透性良好,酸堿度適宜;第四,土地選擇應排除病蟲害頻發區域,以病蟲害相對較少區域為主,地下水位應保證不會提高;第五,綠化苗木同農作物要區別對待,切勿以農作物生長環境對綠化苗木進行培育。對此類因素進行全面綜合考慮,為培育優良品質的綠化苗木提供可靠保障。
3.2? ?田地處理
3.2.1? ?耕地
綠化苗木培育期間,耕地屬于非常關鍵的基礎環節之一,其能夠使土壤變得更為松軟,有利于植物對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的充分有效吸收,且土地松軟的同時,能夠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更為適宜的生長條件,使病蟲害的出現概率得到有效降低。耕地應當對深度加以重點關注與合理控制,一般而言,深度30 cm較為適宜。做好耕地處理,方可為幼苗培育提供更為適宜的基礎保障和標準條件[3]。
3.2.2? ?施肥
綠化苗木培育過程中,科學施肥對苗木培育產生重要影響,為苗木培育提供可靠保障,并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各類元素。施肥期間,需對施肥量作出合理控制,不同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各類元素存在區別和差異,所以,務必基于植物實際所需的元素總量,對肥料施用量作出科學準確計算。植物生長發育期間,因為各種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對肥料的實際需求量可能會出現變化,所以,后期階段,務必對植物生長發育情況仔細觀察,基于實際情況采取科學施肥措施。
3.2.3? ?除病蟲
幼苗種植前,有關人員務必做好病蟲害的科學有效預防,使病蟲害出現概率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切勿等到病蟲害出現再進行防治,如此不但會對苗木正常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同樣會對整體產量和品質產生嚴重影響。所以,有關人員務必對苗木采取定期科學防治,并對苗木生長發育情況加以重點關注[4]。
3.2.4? ?土地休耕和輪作
綠化苗木培育期間,務必對土地停置和輪作加以重點關注。切勿在相同地塊對綠化苗木進行連續培育,不然會對苗木生長情況產生不利影響,致使整體產量和品質受到嚴重影響。為防止此類問題的出現,務必對苗木培育地塊采取合理休耕與科學輪作。通過采取必要的休耕和輪作措施,可以使土壤肥力得到充分保證,同樣有利于病蟲害的防治,以此為綠化苗木培育提供可靠保障,使整體產量和品質得到有效提高。
3.3? ?選苗
3.3.1? ?市場客觀因素
目前,我國苗木供應市場發生較大變化。基于顏色方面分析,人們對綠色較為關注的同時,同樣對其他顏色苗木有著相應的需求,使苗木培育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基于鑒賞方面分析,鑒賞對象也呈現出豐富多樣性,造型也發生明顯改變,規格較之前同樣有所區別和差異。同時,在市場方面,苗木價格等因素也有著一定的影響[5]。
3.3.2? ?地區生長環境
綠化苗木培育前,需對生長環境加以重點考慮,不同育苗所對應的生長環境也存在區別和差異。如南方地區,云南等地區氣候類型存在多樣性的特點,包括高原、中溫帶和亞熱帶等,務必對育苗區域具體氣候環境條件作出充分掌握,切勿一概而論,尤其是部分地區因為污染嚴重,存在熱島效應與大氣污染或光污染的問題。但是,具體操作期間,難以完全選擇最為適宜的生長環境條件,所以,對地區環境氣候條件作出充分了解的同時,需借助科學合理的方法或科技等,確保育種可以對惡劣環境形成有效抵抗,以防造成經濟損失。
3.3.3? ?合理密植
綠化苗木培育期間,應當做好科學合理密植。合理密植不但能夠有效節省土地資源,同樣能夠使土壤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基于經濟層面分析,其有利于綠化苗木培育整體產量和品質獲得有效提高,以此使綜合效率獲得提升[6]。
3.3.4? ?雜交育種
雜交育種,即以雜交的方式得到雜種,經過科學鑒定、選擇后,最終得到優良品種。同單純選擇育種進行對比,雜交育種具備預見性及創造性的明顯優勢特點。針對雜交育種,對倍性育種、誘變育種與引種等不同育種方法進行有效結合,通常能夠獲得良好效果。雜交得到的雜種,同親本進行對比,可能具有更為優秀的生長勢與抗逆性或雙親特性。目前,雜交育種也在實際應用中獲得良好的成績,如雜交培育獲得百合花等苗木。
3.3.5? ?混交栽種培育
綠化苗木培育期間,運用混交栽種的方式,可以使土壤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混交栽種培育,需對如下方面加以重點考慮:第一,對喜光植物、喜陰植物進行混合栽種培育;第二,運用庇護性混合種植模式;第三,對苗木進行移植或嫁接。
4? ?結語
綜上所述,綠化苗木培育中,對林木育種方法的合理有效運用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若想獲得優良植物幼苗,同樣需對育苗過程各環節加以重點關注。綠化苗木培育對技術的標準較為嚴格,應用林木育種方法的同時,有關人員還需重視對培育方法的深入研究與科學創新,通過深入探索與科學試驗,使綠化苗木育種的整體水平得到真正提升,為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提供可靠保障,以此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韓慧.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探究[J].南方農業,2017,12(11):119-120.
[ 2 ] 宋建敏.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19(12):62-63.
[ 3 ] 林曉坤.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研究[J].種子科技,2019,37(15):87,89.
[ 4 ] 李建嶺,劉波.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27):162.
[ 5 ] 靳立杰.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7(27):46-47.
[ 6 ] 牛萬茂.林木育種方法在綠化苗木培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7(3):60.
(編輯:李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