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水
摘? ? 要:油松是溫帶常綠喬木,喜好干燥氣候且抗性強,能在石質、黃土或沙地較好生長。通過人工造林油松良種化技術實施探討,對油松良種化條件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技術要點,供其他油松造林良種化地區參考。
關鍵詞:油松;造林;良種化;技術要點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4-0115-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91.254? ? ? ?文獻標志碼: B
1? ?對油松實施良種化造林的必要性
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分布廣泛,具體在北緯31°~44°、東經101°30′~124°45′,跨越了14個省(市、自治區),具體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北京、天津、內蒙古、青海、遼寧、湖北、四川、陜西、甘肅、寧夏。油松天然林垂直分布在各個省(市、自治區)內且呈階梯形狀,海拔范圍在800~2 700 m。
在人工造林工程中實施油松造林的種子幾乎都是從較低矮的油松樹枝上攀爬進行采集的,非常容易損壞油松的正常生長,且由于采摘高度的限制,導致采集的種子品質較差,使人工造林的質量無法令人滿意。另外,林業部門在使用種苗時,忽視樹種各自生長的特定環境,隨意調撥樹種,導致大量種苗在新的生長環境無法適應而死亡,使得人工造林存活率低,種苗得不到要求的保存量,進而導致人工造林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這與種苗遺傳品質的好壞和調撥種苗的方式有必然聯系。因此,要想使人工造林獲得好的生長結果,遺傳性好的種苗和運用正確的調撥方式是關鍵[1]。
2? ?造林技術的具體方式
在人工造林種植油松時,大多使用植苗的方式,因為多在陰坡和半陰坡的干旱山區,而陽坡需要在造林計劃實施的前一年加強整地,整地時根據當地實際造林條件可以使用水平階整地、魚鱗坑整地或水平溝整地等方式。運用造林地的天然整地條件,可以節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加快人工造林的生長速度。
2.1? ?植苗技術
人工造林如果選擇植苗方式,應選擇具有飽滿頂芽、枝葉顏色較濃綠、高度標準且底部根系發達的苗木。如果造林的季節在春季,根據實際氣溫和苗木特點實施旱栽,當土壤解凍到一定程度方可進行栽植。如果造林期正好是雨季,需要在天氣連陰的情況下進行,如果人工造林的季節是秋季,需要在完成造林后進入冬季前對植苗用土覆蓋,防止其凍傷,具體方法為:把所有的油松苗用符合標準的土覆蓋嚴實,待來年開春解凍才可以扒開覆土。
使用油松進行植苗造林,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如可以合理使用穴植法或者貼壁植,在進行穴植時,坑位必須寬、深,保證植苗栽種的深度,并且在填埋時務必保證填埋土扎實,以保證油松的成活率。
2.2? ?油松容器技術
采用容器造林時沒有季節限制,春季、秋季均可,但最佳季節是雨季,在苗木高度和主根達到一定程度后,會長出大量的側根,此時是出圃栽植的最佳時機。在對苗木實施起苗或者運苗的過程中,既要保護容器的安全,還要保證苗木根系的完整性[2]。
栽植前,需要在人工造林整好的土地上事先挖出多個樹坑,標準比容器略大即可,以防止有些苗木根系過大,會在栽植時出現窩根的現象。栽植時,用手緊握容器,保持袋中移植的土壤處于緊縮狀態,把容器去掉栽植即可,目的是防止根部土壤松散脫落,不利于苗木成活。上述情況針對的是一般容器,栽植時需要去掉容器。如果使用營養缽,在栽植時不需要去掉容器,連同苗木一同放入坑內即可,保持缽面和坑面的一致,然后埋土踩實,同時栽植完成后注意保持樹坑與周圍界面的水平,防止積水影響苗木的生長。
由于造林季節為雨季,栽植苗木后隨時會有暴雨的情況發生,需隨時查看苗木栽后情況,如果苗木被淤,工作人員要及時為苗木去除淤水,保證苗木根部以上暴露在土外,以免影響油松苗的成活。
在進行人工造林時,樹林的密度依據當地實際的立地條件設定,在干旱低山地帶,立地條件較差,造林密度需要大些;而在立地條件較好的造林區域,造林密度相對小些即可。
3? ?油松人工造林良種化技術
3.1? ?保護和收集油松良種
在進行良種收集時,范圍要擴大到各大林區的優良油松樹種,保證所有的自然分布區都覆蓋油松。選優林的標準是,未曾損壞的天然林或清楚掌握油松產地的人工林。油松樹種要均勻分散開,不能集中在某一個優林區,避免收集過剩破壞當地的林木資源。收集優良油松樹種的標準,主要從樹木材質、樹干體積、樹冠高度及樹木長勢等方面進行選擇,對長勢良好、樹干粗壯、未發生病蟲害的油松進行松果、種子的采集或者利用接穗實施無性繁殖。
對油松良種收集完成以后,要對實施收集的優林種源及時保護,以便有充足的油松良種供后期研究。同時,研究收集到的油松良種以便續代繁殖。有效掌握油松良種遺傳品質的方法是對其進行無性系子代測定,這是人工造林中保證良種延續的關鍵。把種源林分成優良林和試驗林分別進行試驗,然后進行詳細分析,運用遺傳和進化的方法提升目前油松良種的產量與品質。利用無性嫁接繁殖培養新的油松良種基地,進而保證更加優質的油松良種數量,為擴大人工造林的規模奠定基礎。
3.2? ?創建油松良種育苗基地
創建油松良種育苗基地,和收集、保護、續代繁育油松良種同樣重要。人工造林實施育苗栽植前必須先進行整地,秋季需要深耕土壤,深度需大于20 cm小于30 cm,待來年春季土壤解凍方可施肥,肥料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然后再實施一次淺耕耙平土地即可。通常使用平床育苗法,苗床寬度符合標準的同時兩邊還需預留一定的寬度,便于排水和工作人員出入,苗床長度視苗圃實際情況而定。春季適宜播種,播種前需提前對土壤和種子進行消毒,并對種子實施催芽。播種時,種子間距、播種深度、溝寬、溝距都要按照標準操作,且播種后覆土厚度要一致,以利于種子的出土。
在油松種子出土前通常是不需要澆水的,但要視苗圃實際情況而定,如果過于干燥,會影響種子出土,可在土壤表面噴少許水使苗床保持潮濕。在種子出土前,不能澆“蒙頭水”,避免土壤出現板結,影響油松苗木的生長。育苗中后期,工作人員要加強巡查,避免有死苗情況發生。出圃前要對苗木定量澆水、合理施肥、及時除草,并在種苗長到一定高度后從中挑選無病蟲害且長勢良好、樹干直立挺拔的苗木作為人工造林的種苗,進而保證人工造林的油松覆蓋率。
3.3? ?對收集的良種進行試驗繁殖
對油松良種進行收集培育是一項長期而又煩瑣的工作。具體過程為:先測定收集的油松良種,看其是否適合培育繁殖,并通過無性系單因素方差分析油松樹高、胸徑、徑冠的年均值,對子代遺傳可能會有較高增益的無性系或單株進行培育,將其作為油松良種需要采集的母樹實施繁殖。
在建設試驗林前,必須要對繁殖材料的具體來源和詳細的親緣關系作足夠調查了解,并對其及時整理和認真保存,通過對比查找適合當地人工造林栽植的優良樹種。試驗林中,不僅需要栽植適宜當地的最佳油松樹種,還需要栽植樹齡相同的普通油松進行對比研究,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油松試驗林的各種數據,進而找出更適合當地栽植的優良樹種,如無性系或者單株種苗,為油松的培植繁育和進一步推廣人工造林奠定基礎。在試驗林中,油松種苗的株距配置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操作,同樣苗穴大小和下留松土也要按標準規格進行。如果種苗被草繩包裹在土球中,而草繩也是一種植物,不會影響種苗的正常生長,因此不必解開草繩直接種植即可;如果種苗是用塑料或尼龍繩包裹,由于塑料和尼龍繩均屬化學物品,會損害種苗的生長發育,因此在種植時務必將種苗從包裝中完全移出來然后再進行苗穴種植。栽植種苗時必須保證覆土踩實,否則容易影響種苗的正常發育,進而影響后期人工造林的順利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種苗會逐漸長大,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及時地對苗穴進行擴充并做好相關的除草等工作,保證種苗的健康生長。
3.4? ?人工造林實施油松良種配置模式
由于油松喜光、偏好干燥氣候且含有適量的松節油,較易引發蟲災或火災,因此在人工造林配置中,應避免單純用油松造林的模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以油松良種為主,搭配喬木、灌木、草叢等混合造林的方式,既可減少災害的發生率,又可擴大人工造林植被的種類和覆蓋率。人工造林時,整地是不可避免的環節,為了降低對自然植被的破壞力,應按照科學適度的整地原則并結合生物多樣化法則,合理引進外來樹種。例如,某些人工造林區將外國樹種適度引入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基于此,在實施人工造林油松良種時,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合理引進生長周期短且抗性強的外來樹種,保證人工造林的合理配置和多樣性,進而加大覆蓋面積。另外,在引進外來樹種時,要注意防范有害生物的入侵,避免過度引入破壞當地自然植被的平衡。
4? ?結語
油松挺拔蒼勁、姿態優美,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另外,油松中含有的松節油具有鎮靜、鎮痛、抗炎等功效,藥用價值較高,被醫學界廣泛應用到臨床治療中。鑒于油松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必須保證油松良種化技術的成熟實施,保證油松人工造林栽植的規模和質量。通過良種試驗繁殖,從根部提升油松的抗性和優良品質,進而加快油松人工造林的覆蓋率,實現我國油松人工造林巨大工程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 1 ] 閆小峰,肖飛.油松造林良種化的途徑及推廣應用[J].廣東蠶業,2020,54(6):51-52.
[ 2 ] 馬雷.淺析油松造林良種化的技術要點[J].種子科技,2019,37(11):39,42.
(編輯:李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