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嬌
(克什克騰旗中醫蒙醫醫院,內蒙古 赤峰 025350)
腹瀉癥狀是臨床常見病,導致腹瀉的病因較多,最常見為病毒及細菌感染性腹瀉,其次功能性腹瀉也較常見[1],關于功能性腹瀉疾病的產生原因多與全身性疾病導致的功能失調有直接相關性。而這類腹瀉的主要臨床特點無腸道無細菌以及病毒感染,腹瀉癥狀持續時間較長,疾病易受到患者日常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的影響。常規西藥處方治療時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不能根治,并且易產生藥物依賴性,不良反應較多。鑒于此中醫內科治療在有關疾病中的應用較為重要。本次研究將我院80例功能性腹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部分患者給予化濕止瀉湯,觀察療效病評價治療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此次研究將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間收治的50例功能性腹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性分組,其中25例采取西藥處方(對照組),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36~59歲,平均(43.8±3.1)歲;剩余25例給予化濕止瀉湯治療(研究組),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32~60歲,平均(43.6±4.3)歲。從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觀察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前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方案獲得當地醫療倫理委員會許可。提前排除對常規藥物有過敏反應以及不耐受的患者,同時排除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內患者使用蒙脫石散劑+雙歧桿菌+舒麗啟能,其中蒙脫石散劑(國藥準字:H20000690 生產廠家: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 規格:3 g)成人口服一次/袋,3次/d。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國藥準字S19980004 生產廠家: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規格:0.5 g/片)口服,4片/次,2~3次/d。舒麗啟能(馬來酸曲美布汀)國藥準字H20030290 生產廠家:天津田邊制藥有限公司 規格:0.1 g×20片。口服3次/d,1~2片/次。研究組內患者采取化濕止瀉湯治療。處方組成:煅瓦楞子、薏苡仁、煅牡蠣各30 g,炙黃芪、炒白術、柴胡、山藥、補骨脂、防風、白芍、茯苓、陳皮各15 g,木香、五味子、訶子各10 g,煎煮取汁300毫升,每天分兩頓服用。連續服藥2周/療程。
1.3 評價指標。此次研究將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以及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作為評價指標,療效評估時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效果分為治療有效、治療顯效、治療無效三個標準[2],觀察有效與顯效總人數占組內總人數的比例,概率越高說明治療效果越顯著。不良反應的評估分別以西藥與中藥處方常見的幾種不良反應作為指標,分別為(輕度便秘、惡心、嘔吐、頭暈、乏力等)幾種不良反應作為評估內容,觀察上述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發生率越高說明治療方法的安全性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借助SPSS 25.0統計學軟件處理兩組隨機樣本,“n[%]”描述計數資料,使用χ2對比差異,(±s)描述計量資料做t檢驗,P<0.05表示存在差異。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研究組在中醫內科治療理念下采取化濕止瀉湯治療后有效率(97.5%),高于對照組(80%),P<0.05,詳細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
2.2 觀察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組內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低于對照組(27.5%),P<0.05,詳細如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功能性腹瀉在臨床上有較高的發病率,該疾病與其他病因所致的腹瀉的臨床發病癥狀以及病理機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3]。有關功能性腹瀉臨床數據證明與患者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習慣有較大的關系,在我國該類疾病的發病率達到1.55%,結合以往的臨床經驗證明該疾病的產生與胃腸動力以及腸道微環境有較大的關系[4]。發病后無任何細菌以及病毒感染的病理表現,但腹瀉癥狀持續時間較長,常規的西醫內科治療常以止瀉為主要目的,存在治標不治本的缺陷,復發率以及患者遠期生活質量無法得到保證[5]。再此基礎上中國傳統中醫藥發揮了絕對的優勢,以中醫內科治療理念作為依據,選用化濕止瀉湯,從宏觀意義上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強化抵抗力。中醫領域中功能性腹瀉被歸入“泄瀉”范疇,最早見于《黃帝內經》[6],提出“清氣在下,則聲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結合陰陽應象大論可以將濁氣上升與清氣下降理解為陰陽反逆,濁氣為陰應為地,清氣為陽應為天,陰陽不調則致會致病[7]。而治療的根本要義即從扶陽滋陰,調節陰陽平衡展開,濕濁歸陰,陰氣由內生,向下行走于膀胱以及肛腸,濕濁之氣盛行致使陽氣無法上行凝聚在下,濁陰之氣無法下行凝聚在上[8],最終導致泄瀉或腹脹。選用化濕止瀉湯后可以有效健脾調胃并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組方構成中木香、炒白術、炒白芍、陳皮等幾味藥的藥理作用從西醫講述主要起著緩解胃腸平滑肌的作用[9],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胃腸功能,配以薏苡仁以及茯苓等藥可起到滲濕利水的作用,同時可以鞏固脾胃。方劑中茯苓歸經、腎經,其功效為益氣養陰,合理配伍上述藥材可起到積極的止瀉作用[10-11]。本次研究將常規西醫作為參照展開評估,分析中醫內科治療下功能性腹瀉的療效,結果顯示:研究組在中醫內科治療理念下采取化濕止瀉湯治療后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72%),P<0.05,研究組內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低于對照組(32%),P<0.05。
綜上所述,對功能性腹瀉患者采取化濕止腹瀉湯后可以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同時擁有較低的不良反應,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