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坤
(廣東省惠州市職業病防治院,廣東 惠州 516001)
惠州市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惠州市的兩大經濟支柱分別是電子、石化,全市工礦企業眾多,存在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眾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從業人員眾多。為了保障惠州市勞動者健康,2018年至2019年全市加強重點職業病監測,以全面掌握重點職業病危害情況,為惠州市制定職業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現就監測情況做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調查2018年-2019年惠州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各類規模工業企業12100家。
1.2 監測方法。結合既往研究及惠州市職業病危害實際情況編制惠州市職業病危害調查表,對12100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進行現場調查,所有數據均帶入Excel軟件進行處理[1]。
2.1 監測企業的一般情況。監測的12100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業企業,從業人數約30萬,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數約6萬。按性質劃分,12100家企業包括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個體企業5大類,其中投資為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個體企業共計7050家,占比為58.26%。按行業劃分,12100家企業包括塑料橡膠制造企業、電子電器制造企業、服飾箱包制造企業、裝修裝飾企業,其中服飾箱包制造企業量占比最高,有3075家(25.41%)。從上述數據可見,惠州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業企業主要為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
2.2 監測企業職業病危險因素分布。監測的12100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業企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生產性粉塵、生產性毒物、生產性噪聲、重金屬4大類。生產性粉塵主要分布在從事石料、石器、寶石、水泥制作加工的企業,共計1550家,占比為12.81%,粉塵危害主要為水泥粉塵、矽塵、煤塵等。生產性毒物主要分布于從事家具、服飾箱包制作加工的企業,共計6540家,占比為54.05%,毒物危害主要為有機溶劑。生產性噪聲主要分布于所有生產性企業,共計12100家,占比為100%。重金屬主要分布于從事服飾箱包制作、石化加工、電子電器制作的企業,共計6810家,占比為56.28%。從上述數據可見,惠州市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分布于從事服裝鞋帽服飾箱包制作加工、電子電器制作、家具制造、石料石器加工、寶石加工類企業。
2.3 監測企業工作場所職業病危險因素檢測。監測的12100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業企業隨機選擇350家企業工作場所進行有毒有害因素檢測,檢測覆蓋率2.9%,其中國營企業5家,外資企業35家,合資企業70家,大型民營企業20家,中小型民營企業和個體企業220家。具體檢測項目為粉塵、噪聲、有機溶劑、重金屬毒物、有害氣體。檢測結果詳見表1。
2.4 監測企業工作場所職業病防護情況。監測的12100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業企業,申報職業病危害的企業有3207家,占比為26.50%。職業病危害監測過程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故意隱瞞工作場所有毒有害因素的情況,其中隱瞞生產原料或敷料真實化學成分和化學名稱的企業2051家,占比為16.95%,給職業病防護及職業性中毒的篩查、診治帶來一定難度。監測的12100家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大型民營企業基本能夠落實《職業病防治法》中職業病防護的規范、標準,在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作場所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和職業病危害因素防護設施。中小型民營企業、個體企業落實《職業病防治法》中職業病防護規范、標準的情況較差,其中1004家企業存在工作場所缺少職業病危險因素防護設置、作業工人個人防護用品不規范的情況。

表1 2018-2019年惠州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工業企業工作場所職業病危險因素檢測
2.5 監測企業職業病健康監護情況與患病情況。2018年,監測67414人次,確診職業病20例,職業病發病率為0.029%;2019年,監測57941人次,確診職業病11例,職業病發病率為0.019%。職業病發病情況詳見表2。從表2數據可見職業性噪聲聾在惠州市職業病中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職業性苯中毒、職業性塵肺。監測過程中發現一些企業不愿意開展職業性體檢工作,擔憂檢出職業病的高昂治療和賠償費用。

表2 監測企業職業病健康監護情況與患病情況
2015年起,我國開始在全國各地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與職業健康風險評估[2]。作為全面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防控職業病危害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各省、市、縣積極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與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的意義在于通過監測全面摸清和掌握區域重點職業病的特點、變化趨勢及規律,從而為區域職業病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借鑒[3-4]。通過對區域重點職業病監測結果的分析,一方面能夠發現區域內重點職業病的發生情況,一方面能夠對重點職業病患者的診斷、鑒定、治療、工傷保險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從而進一步了解接觸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群體及其職業健康檢查情況,為掌握區域重點職業病狀況及制定防止策略提供客觀依據[5-6]。本研究結果提示,惠州市工業企業在職業病危害防護工作中仍存在不規范、不足之處,存在很多問題值得研究探討,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和個體企業職業病防護、職業病健康監護沒有落到實處,職業防護設施、個人防護規范、職業衛生管理等指標符合法律法規和職業衛生標準的比例較低,應該引起企業和行政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首先,加大區域職業病防治力度。中小型民營企業、個體企業應進一步強化落實《職業病防治法》中職業病防護的各項要求,完善自身職業病防護體系。其次,加強區域職業病監管力度。行政監管部門需加強對中小型民營企業、個體企業的職業衛生監管,對于不落實《職業病防治法》規范和標準的企業實行“關、停、并、轉”,建立長效機制,調動企業職業病防護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依靠企業自身自查自糾,不斷改善企業職業病危害防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