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昏迷患者通常病情危重,意識不清醒,不能自主進食以及清潔口腔等部位[1],加之受疾病影響,口腔衛生狀況不佳,容易使病原微生物異常增殖,發生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影響原發病治療進程,降低預后質量,需要進行護理干預。本文就強化口腔護理運用在ICU昏迷患者中對預防墜積性肺炎的效果進行了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分組依據為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ICU接診的82例昏迷患者分為對照組(納入41例)、研究組(納入41例)。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5例/16例,年齡47~68歲,平均(57.7±11.8)歲,呼吸衰竭10例、顱腦外傷18例、急性中毒8例、其他5例;研究組:男女分別為23例/18例,年齡48~69歲,平均(58.7±10.6)歲,呼吸衰竭11例、顱腦外傷19例、急性中毒7例、其他4例。研究活動的納入標準:①均處于昏迷狀態;②均在家屬了解研究內容的基礎上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呼吸道疾病者;②口腔疾病者;③口腔手術史者。組間一般資料(原發病、年齡等)無差異,P>0.05,可對照研究。
1.2 方法。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密切觀察病情,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并且做好監測記錄;保持病房環境舒適,做好消毒和通風工作;做好皮膚護理,兩個小時協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發生褥瘡;做好清醒患者和昏迷患者家屬的心理指導,及時進行溝通,使其了解病情和治療進展,避免發生恐慌、悲觀等不良心理問題,建立患者及其家屬的治療信心,提升治療依從性;用生理鹽水進行常規口腔護理,彎血管鉗夾緊浸潤了生理鹽水的棉球,從口唇開始依次擦洗。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行強化口腔護理:①組建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與護士長組成強化口腔護理小組,定期組織培訓,提升職業素養與口腔護理技能;準備pH試紙、注射器、紗布、口腔護理液等;②口腔干燥護理:以蘸有0.9%氯化鈉溶液的棉球清理患者牙齒、苔下、口唇、臉頰、舌苔等部位,著重護理牙菌斑處,防止細菌滋生,且擦洗時棉球濕度適宜,避免誤吸,清理后注意檢查有無棉球遺留;③口腔吸痰護理:無法自主排痰患者,注意吸痰護理,保持呼吸道暢通,防止發生呼吸道出現感染;實時監護、及時吸痰,尤其是針對淺度昏迷者,進行吸痰操作時勿引起咳嗽反射;④昏迷期護理:將浸有0.9%氯化鈉溶液是單層紗布覆蓋于患者口腔,干燥后及時更換,一般間隔3~4 h需更換1次,防止細菌進入口腔,確保呼吸通暢,降低痰痂發生率;⑤預防肺部感染: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嘔吐時出現誤吸;嘔吐后及時清理口腔內嘔吐物,且用0.9%氯化鈉溶液擦洗口腔;定期檢查各類導管通暢與否,若存在堵塞情況,需及時告知醫生并處理。
1.3 觀察指標。將墜積性肺炎發生率、口腔衛生指數作為觀察指標。①墜積性肺炎發生率:統計且記錄;②口腔衛生指數:評估依據為OH口腔衛生指數[2],評價因子為牙石指數、軟垢指數、菌斑指數,其中:①牙石指數:3分(大量牙石)、2分(中量牙石)、1分(少量牙石)、0分(無牙石);②軟垢指數:3分(軟垢覆蓋面積大于牙面三分之二)、2分(軟垢覆蓋面積低于牙面三分之二)、1分(軟垢覆蓋面積大于牙面三分之一)、0分(無軟垢);③菌斑指數:3分(大量菌斑)、2分(中量菌斑)、1分(淺薄菌斑)、0分(無菌斑)。
1.4 統計學分析。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研究數據的處理,墜積性肺炎發生率行χ2檢驗,以n/%表示,口腔衛生指數行t檢驗,以(±s)表示,當結果為P<0.05時,表明對比存在差異。
2.1 分析墜積性肺炎發生率。在墜積性肺炎發生率方面,研究組(2.44%)低于對照組(14.63%),P<0.05,數據詳述于表1。

表1 墜積性肺炎發生率對比[n(%)]
2.2 分析口腔衛生指數。干預前,組間口腔衛生指數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牙石指數、軟垢指數、菌斑指數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數據詳述于表2)。
表2 口腔衛生指數對比(±s)

表2 口腔衛生指數對比(±s)
注:干預前,兩組比較,&P>0.05;干預后,兩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牙石指數 軟垢指數 菌斑指數對照組 41 干預前 2.13±0.13 2.27±0.14 2.43±0.13干預后 1.16±0.15 1.28±0.14 1.36±0.13研究組 41 干預前 2.12±0.14& 2.26±0.15& 2.42±0.14&干預后 0.47±0.13# 0.54±0.13# 0.59±0.12#
各種疾病晚期,體質較弱的長期臥床患者血流遲緩,免疫功能下降,易因其并發癥,而墜積性肺炎就是其中的一種呼吸道并發癥,也是休克或者昏迷的危重患者易發生的院內感染,是因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如果不能及時咳出,在中小氣管內長期淤積,則會誘發肺部的細菌性疾病,因其臨床表現不典型,易隱匿于原發疾病之下,常會導致臨床發生漏診和誤診的狀況[3]。ICU昏迷患者缺乏自覺能力,無法自主進食,呼吸道與口腔極易滋生細菌,進而發生呼吸道感染、口腔黏膜炎癥、墜積性肺炎等疾病,可影響原發病治療進程,降低預后,且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給予ICU昏迷患者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做好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相關護理,能夠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提升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本次研究表明,強化口腔護理比常規護理更有助于預防ICU昏迷患者發生墜積性肺炎,表現在研究組墜積性肺炎發生率(2.44%)低于對照組(14.63%),且牙石指數、軟垢指數、菌斑指數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強化口腔護理兼具細致化與高效化,能夠為ICU昏迷患者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務,其中通過組建護理小組,能夠明確護理責任,落實護理計劃;通過口腔干燥護理,能夠防止患者因長時間張口呼吸而唾液量減少從而無法消滅細菌[5-8],有助于減少細菌增殖,改善口腔衛生指數;通過口腔吸痰護理,能夠確保呼吸道通暢;通過昏迷期護理與肺部感染護理,可以進一步降低墜積性肺炎發生風險。有研究[9-10]指出與常規口腔護理相比,強化口腔護理對改善口腔衛生更有效,減少機會病原體的定植,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概率,并減少患者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縮短患者ICU住院周期。
綜上所述,在ICU昏迷患者護理中強化口腔護理能夠改善患者口腔衛生指數,從而有效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質量,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