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娟,趙喜萍
(陽煤集團總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山西 陽泉 045000)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在患者機械通氣48h后發生的肺炎,是醫院獲得性肺炎的主要類型[1-3]。由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大多為ICU重癥患者,發生肺炎后勢必會增加患者的治療難度,威脅患者的健康與安全[4]。VAP治療上較為棘手,因此最佳的干預方式是預防VAP的發生,臨床上有報道稱,通過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VAP的風險,從而減輕VAP的危害,基于以上原因本次研究以我院VAP收治的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集束化護理對VAP發生情況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ICU收治的72例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38~78歲,平均(57.6±7.8)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41~80歲,平均(57.8±78.0)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均為ICU收治的使用機械通氣治療患者;②患者或家屬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患者中途放棄治療;②患者相關資料不全。
1.3 方法
1.3.1 對照組:予以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在患者收入ICU后,由患者的責任護士負責患者日常基礎護理、呼吸機的插管及相關護理。
1.3.2 觀察組:予以觀察組集束化護理干預,其實施如下:
(1)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召開集束化護理小組會議,對ICU機械通氣患者的風險事件進行總結、分析,以循證護理的模式,檢索如何降低VAP風險等相關關鍵詞,同時結合臨床護理經驗,制定出預防VAP的護理對策。
(2)開展VAP的預防,除對患者進行相關基礎護理外,還實施呼吸機使用期間護理,具體如下:①口腔護理,在患者機械通氣期間,責任護士定時對患者口腔進行清潔,使用清潔棉球對患者口腔進行清潔(2次/d),保持口腔清潔。②體位護理,幫助患者保持合適的半臥位或頭高位并指導患者翻身,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由護理人員定時幫助患者翻身。③呼吸道護理,在機械通氣期間,保持患者呼吸氣道的通暢,可通過咳嗽咳痰的患者,指導患者如何咳嗽;不能通過咳嗽咳痰的患者,由護理人員按需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在吸痰作業時,需嚴格無菌操作,吸痰前予以患者高壓氧通氣,吸痰的過程注意動作干脆,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相關指標。④為保障患者通氣安全,對于有無意識自主拔管的患者,予以鎮靜護理及相關監管。⑤在機械通氣期間,護理人員還需監測呼吸機的相關參數,并依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實時調整通氣參數;同時注意查看導管有無脫落、阻塞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定期對呼吸機導管進行清潔。
(3)營養支持,可自助進食的患者,給予患者營養豐富的營養套餐;不能自主進食的患者按照醫囑選擇腸外或腸內營養支持。
(4)對于可交流的患者,需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預,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4 觀察指標。①記錄比較患者VAP的發生率。②記錄比較兩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和ICU住院時間。③以我院ICU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該量表總分100分,非常滿意(得分90~100分)、基本滿意(70~89分)、不滿意(20~69分),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VAP發生率比較。觀察組VAP發生3例,發生率8.33%;對照組發生8例,22.22%,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χ2=7.454,P<0.05)。
2.2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機械通氣時間 ICU住院時間觀察組 36 9.5±2.8 12.2±3.0對照組 36 12.4±3.5 14.8±3.4 t - 3.882 3.440 P - 0.000 0.001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n(%)]
集束化護理是指集合一系列循證護理措施來針對某一疾病,本次研究面對的患者為ICU機械通氣患者,此類患者由于病情重,同時長時間的機械通氣,易并發VAP,因而針對這一現狀問題,采取集束化護理進行應對[5-8]。VAP是機械通氣期間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不僅威脅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還影響到患者原發疾病的治療療效[9-11]。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應用集束化護理主要是為了降低VAP風險,因此采用呼吸道護理、體位護理、口腔護理、鎮靜護理等可預防VAP的護理措施并集合在一起,以此降低VAP的風險[12]。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應用集束化護理,對照組常規護理,結果患者住院期間的數據顯示,觀察組VAP發生率為8.33%,對照組為22.22%,差異顯著(P<0.05),證明通過上述介紹的一系列預防措施,能夠降低VAP的風險;同時兩組患者的對比也顯示,集束化護理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療效,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這在兩組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和ICU住院時間的對比中得到了驗證。由于集束化護理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全面、詳盡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此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總之,集束化護理能夠有效應對、預防機械通氣導致的VAP,降低其發生率,以保障患者原發疾病的治療療效,對患者及早脫機、及早出院均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筆者認為集束化護理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