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推動了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形成嗎?

2021-04-29 22:10:43曹翔高璃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21年12期

曹翔 高璃

摘要:以形成居民綠色生活方式為主要目標的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是中國踐行碳減排國際承諾的重要舉措。然而,當前尚未有文獻采用準自然實驗法就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是否有效推動了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形成這一問題進行評估,從而難以得到較為客觀的試點經驗和啟示。為此,基于2004-2018年中國285個城市的面板數據,將三次低碳城市試點政策視為準自然實驗,采用多期倍差法檢驗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真實影響,并進一步對其作用機制和異質性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①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顯著提高了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該結論在使用包括PSM-DID.工具變量法等方法在內的一系列穩健性檢驗中仍然成立。此外,該政策效應存在一定時滯,并且在長期持續存在。②低碳城市試點政策主要通過增加試點城市綠色產品供給而提高了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但未能通過顯著增強城市居民綠色消費意識來提高其綠色生活水平。③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有效降低了來自城市居民生活用電、交通和供暖的碳排放強度,但對來自城市居民生活用氣的碳排放強度無明顯影響。④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提升作用主要集中在東中部城市和大規模城市,而在西部城市和中小規模城市中不顯著。此外,與南方城市相比,該政策效應在北方城市中更強。鑒于此,中國政府可進一步擴大低碳城市政策的試點范圍;地方政府應致力于提升居民綠色消費意識,從而提高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

關鍵詞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綠色生活方式;準自然實驗

中圖分類號F2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21)12-0093-11DOI:10.12062/cpre.20210620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先后主動提出碳強度減排、碳達峰以及碳中和等減排承諾,始終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置于重要戰略地位[']。2021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岀:到2025年,生產與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與生活方式。2021年3月,中國政府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2025年單位GDP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18%”“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目標。2021年3月,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進一步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從碳減排成效來看,中國已經如期超額完成了2020年之前的碳強度減排階段性目標。那么,面對力度更強的新減排目標,已有的碳減排行動能夠提供哪些經驗啟示?對此,該研究聚焦于2010年以來的三次低碳城市試點行動,通過量化評估其對城市居民生活類碳排放的影響,試圖為更好踐行碳減排承諾和廣泛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提供可靠的經驗證據和啟示。選擇該研究議題的主要理由如下:①三次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均明確強調了“要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與“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這一目標一致;②在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下城鎮化率將進一步提高,使得城市能否實現低碳發展直接影響著碳減排目標能否實現;③低碳城市試點政策主要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為目的,其約束性相對較弱⑵,可能亟需加以調整以適應新減排目標需要;④當前學界對生產方式綠色轉型給予了廣泛關注,對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卻關注不夠。事實上,居民生活能耗已成為城市第二大碳排放來源⑶。在當前促進居民消費的擴大內需戰略下,城市居民能否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對實現碳減排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文章以2010年以來的三次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為準自然實驗,在中國城市面板數據中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如下問題: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的成效如何?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如何推動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該政策效應的異質性如何?

1文獻綜述

當前學界對于綠色生活方式的研究大多僅在規范性分析層面展開,鮮有研究采用指標對其進行衡量并展開實證分析。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效應評估和城市碳排放的相關研究。一方面,自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實施以來,學者們從多方面對其實施效果進行了研究。一部分學者從產業結構升級⑷、外商直接投資⑶、環境污染治理[6-7],企業綠色技術創新[|-2]等角度檢驗了低碳城市試點的政策效應;而另一部分學者則致力于分析評估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的碳減排效應。例如,周迪等而基于第二批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提供的準自然實驗,采用PSM-DID方法發現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具有良好的碳減排績效;張華⑴運用多期倍差法研究發現,前兩批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顯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在城市碳排放的相關研究中,關于城市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是學者們討論的重點問題。其中,除部分學者采用投入產出法商和生命周期法[11]等方法測算城市碳排放量外,大多數學者選擇從能源消耗角度采用IPCC排放因子法對城市碳排放量進行核算。例如,吳建新等[12]將城市碳排放分為消耗煤氣和液化石油氣等能源產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消耗電能與熱能產生的間接碳排放兩大類,并在此基礎上測算了中國2002—2011年城市碳排放;韓峰等[13]從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電力這三個方面計算了2003—2014年城市工業碳排放量。與測算城市工業生產能耗碳排放量不同,張艷等較早關注了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并將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來源分為用電、用氣、交通和集中供暖四類,對2000—2008年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進行了測算;丁凡琳等⑶借鑒這一思路核算了2007—2016年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并進一步分析了其空間相關性。

綜上可見,現有研究已取得了豐富成果,但仍存在一定完善空間。一方面,當前以綠色生活方式為主題的文獻較為匱乏,而相關實證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另一方面,鮮有研究評估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的影響。為此,文章基于三次低碳城市試點提供的準自然實驗,采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是否引致了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并針對其作用機制和異質性展開進一步分析和檢驗。相比已有文獻,文章可能的邊際貢獻在于:①從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角度出發,以三次低碳城市試點為準自然實驗,科學評估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影響,豐富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效應評估的相關文獻;②從居民生活碳排放本質出發,立足政府文件中關于低碳生活的要求,文章突破性地從“綠色產品供給”和“綠色消費意識”兩方面厘清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影響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的作用機制;③從居民生活碳排放類別、城市特征、政策時效性等多個角度對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影響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異質性進行深入探究,有助于全面客觀地總結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的試點經驗;④在多期雙重差分模型的基礎上,采用包含工具變量法等在內的一系列穩健性檢驗方法進行實證分析,提高了估計結果的可靠性。

2研究設計與數據說明

2.1模型構建

構建如下多期雙重差分模型來評估歷次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影響:

其中:代表城市,代表年份。Green*代表i城市在t年份的居民綠色生活水平。關鍵變量did,是用以識別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的虛擬變量。為控制各城市時變因素特征對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影響,文章選取了一系列控制變量X*。v為年份固定效應,乂代表城市固定效應,為隨機誤差項。

2.2變量設定

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Green)。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主要源于其對各類能源的消費;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單位消費支出所產生的生活碳排放量越少,意味著其綠色生活水平越高。在數據可獲得性的基礎上,文章參考丁凡琳等⑶的做法,從用電、用氣、交通和供暖等四個方面對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量予以測算,并通過對上述四類碳排放量進行加總得到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各類碳排放量的計算方法及相關說明見表1。在此基礎上,文章采用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與城市生產總值之比,即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強度來衡量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為考察衡量指標對估計結果的影響,后文還采用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耗碳排放量和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等進行指標敏感性檢驗。

低碳城市試點政策(did)。從歷次《關于開展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后稱《通知》)獲得了三次低碳城市試點政策信息,具體如下:第一次試點時間為2010年,試點范圍為73個城市;第二次試點時間為2013年,試點范圍為海南省和28個城市;第三次試點時間為2017年,試點范圍為45個城市。對于非地級市的縣和地區,文章未將其納入考慮。考慮到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試點政策的低碳城市名單中有11個城市所屬省份在此前已獲批為試點地區,文章借鑒張華⑴的做法將這11個城市所屬省份試點時間視為其試點時間。由此,文章將did取值規則設為:對于低碳試點城市而言,did在試點政策實施當年及之后年份取值為1,否則為0;對于非試點城市而言,did始終取值為0。

控制變量。參考Li等[|5]的思路,選取了如下控制變量:①經濟發展水平(PGDP),采用各城市人均GDP來衡量。②人口規模(Population),采用各城市年末戶籍人口來衡量。③科技創新能力(Technology),采用各城市科學技術支出與GDP的比值來衡量。④金融業發展(Finance),采用各城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與GDP的比值來衡量。⑤產業結構,具體包含第二產業(Industry)和第三產業(Service)兩個變量,分別采用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來衡量。此外,文章對非比值型變量進行了對數化處理。

2.3數據說明與描述性統計

研究樣本為2004—2018年中國285個城市的面板數據。以2004年作為樣本起始年份的原因主要在于:城市居民生活用電量等指標在2003年以前缺失。考慮到數據完整性,樣本中不含港澳臺和西藏地區,以及樣本區間內行政級別發生變更的城市。相關數據主要來自歷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以及各城市統計年鑒、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資料。需要說明的是,計算碳排放所需的各區域電網排放因子數據來自《中國區域電網二氧化碳基準線排放因子》;單位供暖面積耗煤量數據來自《民用建設節能設計標準》,其附錄中未公布該數據的城市以其所在省份已公布城市的平均值作為替代。此外,文章使用插值法對部分缺失數據進行了填補。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2。

3 實證結果分析

3.1 基準回歸結果

基于模型(1)的回歸結果見表 3。表 3列(1)顯示,在未加入控制變量時,did 估計系數顯著為負。這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顯著降低了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強度,提高了其綠色生活水平。表3列(2)—列(6)顯示,在逐步加入控制變量的過程中,did 估計系數始終顯著為負,且其絕對值逐漸增大。可見,低碳城市試點政策使得城市居民生活更加綠色化。

3.2 平行趨勢檢驗

參考 Beck等[16]的做法,對政策沖擊前試點城市與非試點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是否具有相同變動趨勢進行驗證,具體模型如下:

其中:變量dids為以試點當年為參照生成的各相對年份政策變量,其賦值規則如下:對于政策執行前第,年的試點城市,did-的值為1;對于政策執行后第j.年的試點城市,did+j的值為1;否則為0;dids在非試點城市中始終為0。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政策執行前第六年及以上的所有年份,變量did-6值取1;對于政策執行后第六年及以上的所有年份,變量did+6值取1。平行趨勢檢驗結果如圖1所示。不難看出,在低碳試點政策實施前did估計系數均不顯著,即滿足平行趨勢假定。

3.3安慰劑檢驗

若計量模型的識別框架中遺漏了重要解釋變量,則可能導致回歸結果有偏[17]。對此,參考Li等[18]的做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安慰劑檢驗。該方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采用雙重差分法的研究中[19],其思路為:從樣本中隨機抽取處理組生成虛假政策變量,將其加入模型并替代原政策變量進行回歸,最終通過所得估計系數分布圖判斷模型是否遺漏了關鍵變量。具體做法如下:①從285個樣本城市中隨機非重復抽取與歷年實際低碳試點城市數量相同的城市作為處理組,其他城市即為對照組;②將隨機抽取的處理組與試點政策執行年份對應,得到虛假政策變量did;;③保持其他控制變量不變,將變量didr代入模型(1)進行回歸。基于1000次隨機抽樣設定處理組的did;估計系數概率分布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變量did;估計系數以0為中心分布,且與基準回歸結果存在顯著差異。這再次印證了前文基準回歸結論的可靠性。

3.4穩健性檢驗

3.4.1預期效應檢驗

若政策沖擊前處理組具有預期效應,則可能導致政策效應估計結果有偏。參考Lu等[20]的做法,將試點前一年的政策變量predict加入模型(1)中來進行預期效應檢驗。表4列(1)結果顯示,did估計系數顯著為負,而predict估計系數不顯著,即表明不存在預期效應。

3.4.2緩解序列相關問題

前文采用的多期倍差法雖然能有效識別多次沖擊事件的政策效應,但該方法可能產生潛在序列相關問題[17]。對此,借鑒周茂等[19]的做法,采用兩期倍差法來緩解潛在序列相關問題。具體而言,以首次試點年份為分界點將樣本劃分為兩個區間,分別以兩個區間中各主要變量的均值進行回歸分析。表4列(2)結果顯示,id估計系數顯著為負。這說明在緩解了潛在序列相關問題后,前文基準回歸結論依然穩健。

3.4.3控制干擾政策影響

借鑒龍小寧等[21]的思路,在模型(1)中引入相關干擾政策虛擬變量來排除其對估計結果的影響。①創新型城市試點。張華等[22]研究發現,自2008年起實施的創新型城市試點政策提升了城市碳減排績效。樣本區間內共開展了四次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對此,構建政策變量IC,將創新型試點城市在試點當年及之后的年份賦值為1,其他情形賦值為0。②碳排放交易試點。參照李治國等[23]的變量定義方法,構建政策變量CT,將6個碳交易試點省份(市)在2013年之后的年份賦值為1,其他情形賦值為0。在此基礎上,將政策變量IC和CT同時加入模型(1)中,回歸結果如表4列(3)所示。不難發現,dtd估計系數顯著為負,即支持了基準回歸。

3.4.4強度型DID

部分低碳試點城市存在此前其所屬省份已獲批成為試點地區的情況。前文在構建政策變量時將重復獲批低碳試點城市的試點年份與其所屬省份同步。由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的落實由試點政府自行安排和決定,這可能導致試點城市之間的政策執行力度存在差異。為此,參考蔣靈多等[24]的做法,采用強度DID方法對政策變量did重新賦值。對于重復獲批低碳試點的城市,將其再次獲批試點當年及之后年份did賦值為2。如表4列(4)所示,變量did估計系數仍顯著為負。

3.4.5更換控制變量設置方式

借鑒張國建等[25]的做法,將全部控制變量滯后一期處理,代替模型(1)的控制變量進行回歸,以緩解潛在雙向因果關系導致的內生性問題,得到如表4列(5)所示的估計結果。與此同時,為考察控制變量時變效應對估計結果的潛在影響,文章參考盧盛峰等[26]的做法進一步加入控制變量與時間趨勢的1—3階交互項,得到如表4列(6)所示的估計結果。不難發現,上述兩列中政策變量did估計系數均顯著為負,即基準回歸結論仍然穩健。

3.4.6更換被解釋變量衡量指標

前文采用單位GDP的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為考察指標敏感性對估計結果的影響,分別以人均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量的對數為被解釋變量,得到如表4列(7)一列(8)所示的回歸結果。結果顯示,id估計系數均顯著為負,即基準回歸結論仍然穩健。

3.4.7PSM-DID方法

采用PSM-DID方法分析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影響,對前文結論的穩健性做進一步驗證。參考張國建等[25]的做法,將模型(1)中控制變量作為匹配變量,分別采用半徑匹配、核匹配和臨近匹配三種方法對樣本進行匹配,回歸結果見表5。不難看出,表5列(1)—列(3)中did估計系數均顯著為負,即進一步支持了基準回歸結果。

3.5工具變量法

為緩解由試點城市選擇可能非完全隨機導致的潛在內生性問題,文章在數據可獲得性的基礎上以各城市公園綠地面積構建工具變量來進行處理。其合理性在于:一方面,城市公園綠地面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較為重視環保的城市主動爭取并獲批低碳試點的概率相對更高,滿足相關性。另一方面,城市生活類碳排放主要源于居民生活狀況,而城市公園綠地面積主要由政府規劃,并不會直接影響城市居民生活類碳排放產生量,滿足外生性。基于工具變量法的估計結果見表6。第一階段回歸結果顯示:工具變量iv與政策變量did顯著正相關;F統計量值大于臨界值10,表明不存在弱識別性問題;Kleibergen-PaaprkLM統計量對應P值小于0.01,表明通過識別不足檢驗。第二階段回歸結果顯示,did估計系數顯著為負。這表明,在進一步緩解潛在內生性問題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正向提升作用依然存在。

4機制分析

前文實證結果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顯著降低了居民生活碳排放強度,提升了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那么,這一提升效應究竟是如何實現的?由于國家發改委在2010年發布的《通知》中闡述“倡導低碳生活方式”這一任務時明確提出要“推廣使用低碳產品,弘揚低碳生活理念”,因此低碳城市試點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作用機制可以從“綠色產品供給”和“綠色消費意識”兩方面來展開分析。

一方面,低碳城市試點可能通過增加城市的綠色產品供給來降低居民生活碳排放強度。根據徐佳等⑵的研究,低碳城市試點可以誘發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實現綠色技術進步。這不僅代表著企業自身碳減排績效顯著提高,還意味著企業生產的產品更加綠色,從而增加綠色產品供給。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帶來的綠色技術進步紅利將滲透并惠及城市居民生活的諸多方面。例如,傳統能源效率提升、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環保節能產品的研發使用等都將使居民生活單位能耗碳排放量下降,從而形成更加綠色化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低碳城市試點可能通過提高城市居民的綠色消費意識來降低其生活碳排放強度。一直以來,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方式給中國帶來了巨大損失5。隨著生活條件改善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對美好綠色生活的需求日趨強烈。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實施后,試點城市居民綠色消費意識可能會進一步增強,例如更加節約用電、更多使用新清潔能源、購買節能型綠色產品、選擇更環保的綠色出行方式等,從而降低生活碳排放強度,提高綠色生活水平。

為驗證低碳城市試點政策能否通過上述兩條機制提高居民綠色生活水平,文章引入兩個中介變量必:綠色產品供給(GS)和綠色消費意識(GC),并借鑒溫忠麟等[28]的做法,構建以下中介效應模型。

其中:中介變量M定義如下:①綠色產品供給(GS)。“綠色產品供給”機制是指低碳試點可以促進城市技術進步而降低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耗,從而使得試點城市的產品供給更加綠色化。考慮到全要素生產率越高往往意味著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能源消耗量越低攻,從而使得產品綠色化程度越高,因此文章以此來衡量綠色產品供給。由此,文章在數據可獲得性的基礎上,以城市單位從業人員數量和固定資產合計為投入變量,以城市生產總值為產出變量,通過DEA-malqusit指數法計算出城市全要素生產率。②綠色消費意識(GC)。“綠色消費意識”機制是指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實施后,試點城市居民主觀消費理念實現綠色低碳化轉變,從而使得居民生活更加綠色。參考逯進等m的做法,文章采用城市公交車數占公交車與岀租汽車總數的比重來衡量居民綠色消費意識。

基于中介效應模型的檢驗結果見表7。歹(1)對應模型(3),與基準模型(1)結果一致。表7列(2)、列(4)對應模型(4),分別展示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綠色產品供給(GS)和綠色消費意識(GC)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id估計系數均顯著為正。這說明低碳城市試點顯著增加了城市綠色產品供給,增強了居民綠色消費意識。表7列(3)、列(5)對應模型(5),分別展示了將政策變量和機制變量共同加入模型的回歸結果。表7列(3)結果顯示,did和綠色產品供給(GS)的估計系數均顯著為負。這表明“綠色產品供給”機制成立。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可以通過提高城市綠色產品供給降低居民生活碳排放強度,從而幫助居民形成綠色生活方式。表7列(5)結果顯示,綠色消費意識(GC)的估計系數不顯著。這說明“綠色消費意識”機制不成立,即低碳城市試點未通過增強居民綠色消費意識來提高其綠色生活水平。

5異質性檢驗

5.1碳排放類型異質性

考慮到由于不同城市在經濟發展水平、氣候條件等方面的差異會使得居民在生活用能結構上存在差異,文章根據不同碳排放類型將居民生活碳排放分解,分別以居民生活用電、用氣、交通和供暖碳排放強度為被解釋變量來進行異質性檢驗,估計結果見表8。其中,第列(2)did估計系數不顯著;而其余三列did估計系數均顯著為負。這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顯著降低了城市居民生活用電、交通和供暖的碳排放強度,并未顯著減少其生活用氣的碳排放強度。進一步對比估計系數絕對值可知,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居民生活交通碳排放強度的抑制作用最強,對居民生活用電碳排放強度的抑制作用次之;而對居民生活供暖碳排放強度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小。可能的原因在于:城市居民對不同類別生活碳排放的“依賴程度”存在差異。一方面,居民生活用氣和供暖的碳排放量相對穩定。其中,家庭供氣主要用于爐灶做菜、熱水器燒水等,居民對其需求具有一定的剛性;而家庭供暖由城市(社區)按規定標準進行集中供給,居民對其依賴程度較高。此外,近年來在部分北方供暖城市及南方城市,居民已采用自采暖方式替代集中供暖方式來滿足家庭供暖需求。由于自采暖方式主要通過燃氣采暖爐等設備進行家庭供暖,其產生的碳排放量計入生活用氣碳排放量中。因此,這可能導致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居民生活用氣碳排放強度影響并不顯著的結果。另一方面,相對而言,居民生活用電量和交通出行方式選擇的靈活性較強。這使得居民生活用電和交通碳排放量的可調節性相對更強。隨著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需求日益強烈。城市居民更加注重節能環保,通過購買節能產品、選擇低碳出行方式等途徑使生活用電和交通碳排放強度顯著降低,形成了更加綠色的生活方式。

5.2城市類型異質性

考慮到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的居民在綠色產品供給、綠色消費理念等方面往往存在差異,進而使得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產生差異性影響,文章將城市分為東部城市、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來進行異質性檢驗,得到如表9列(1)一列(3)所示的估計結果。結果顯示,前兩列did估計系數均顯著為負,而列(3)系數雖為負但不顯著。其中,列(2)did系數絕對量值高于列(1)。這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提升效應在中部城市最強,東部城市次之,而在西部城市并不顯著。可能的原因在于:東部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處于領先地位,其綠色技術進步水平較高,使得低碳城市試點政策能夠通過“綠色產品供給”機制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中部城市屬于經濟次發達地區,與東部城市相比具有更大的綠色技術進步潛力,從而使得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中部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強;西部城市屬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地區,難以通過增加綠色產品供給來提高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進而導致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未能有效推動西部城市居民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考慮到氣候條件因素會導致不同熱工分區(如“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城市的居民生活方式(如取暖、建筑形式等)存在差異,進而使得低碳城市試點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產生差異性影響,文章將城市劃分為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進行異質性檢驗,得到如表9列(4)一列(5)所示的回歸結果。不難發現,兩列did系數均顯著為負,而列(4)did估計系數絕對值更大。這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北方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促進作用更強。可能的原因在于:相比南方城市,北方城市冬季更為寒冷且時間較長,因此供暖需求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更為嚴重的空氣污染,使得北方城市居民對改善環境的訴求更為強烈,從而可能更加積極地響應低碳城市試點政策。與此同時,北方城市政府為響應居民環保訴求會以更大力度落實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從而使得該政策效應在北方城市中更強。

考慮到城市人口規模會對居民生活方式帶來多方面影響,從而可能使得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不同人口規模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影響不同,文章參照2014年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根據城市人口數量將樣本城市劃分為中小城市(100萬人以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500萬人以上)來進行異質性檢驗。表9列(6)一列(8)展示了相應回歸結果。表9列(6)中did估計系數不顯著;列(7)一列(8)中did估計系數均顯著為負,并且列(8)did估計系數絕對值更大。這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提高了規模較大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而對中小城市的影響不顯著。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相比中小城市,規模較大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較高,對綠色消費理念的追求更為強烈,從而有利于政策效應的發揮。另一方面,規模較大城市往往擁有更多財政資金來實施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因此,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提升效應在規模較大城市中更強。

5.3時間異質性

地方政府獲批低碳城市試點后,相應低碳工作的推進與落實可能具有一定時滯。為進一步在時間維度探究前文政策效應的異質性,文章借鑒郭俊杰等[30]的做法,將政策變量did拆分為short和long,用以分別衡量政策的短期和長期效應。對所有試點城市在獲批試點的前兩年內,short取1,否則為0;所有試點城市自獲批試點的第三年起,long取1,否則為0。采用short和long替代政策變量did的回歸結果見表10列(1)。不難看出,變量short回歸系數并不顯著,而變量long系數顯著為負。這說明低碳城市試點對居民綠色生活水平提升作用的發揮存在一定滯后性,該政策效應主要體現在長期。在此基礎上,文章采用與前文平行趨勢檢驗部分一致的變量設置方法將did逐期拆分,由此考察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實施后各相對年份的政策效應。表10列(2)顯示,除did0和did*1外,其余各變量均顯著為負。這表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提升效應在政策實施后的第二年起開始發揮作用。

6結論與政策啟示

基于2004—2018年中國285個城市的面板數據,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法檢驗了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的影響,并對其作用機制和異質性展開了進一步探究。研究結論如下:①低碳城市試點政策顯著降低了居民生活碳排放強度,提高了居民綠色生活水平。該結論獲得了包括工具變量法等在內的一系列穩健性檢驗的支持。這一政策效應具有一定的時滯性,并在長期持續存在。②低碳城市試點政策主要通過增加試點城市綠色產品的供給提高了居民綠色生活水平,并未通過提高城市居民綠色消費意識實現這一政策效應。③通過細分各類居民生活碳排放,文章發現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實施后,居民整體生活碳減排績效的提升主要來自居民生活用電、交通和供暖碳排放強度的降低,生活用氣碳排放對其貢獻度不大。④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提升效應主要集中在東中部城市和規模較大城市,而在西部城市和中小規模城市中并不顯著。相比南方城市,該政策效應在北方城市中相對更強。

基于以上發現,文章得出如下政策啟示。①擴大政策試點范圍,科學推進全國低碳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試點城市政府應積極貫徹執行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合理制定城市碳減排目標,充分總結試點經驗。非試點城市也應積極提高城市碳減排績效,為獲批低碳城市試點做好充分準備。中國政府可以從綠色生產與綠色生活等多個維度對試點城市的碳減排績效進行系統評估,樹立全國模范低碳城市,以供各試點城市學習借鑒其思路和寶貴經驗;同時加強推進低碳試點城市的建設和部署工作,確保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早日在全國更大范圍內落地,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綠色生活水平。②提高城市居民綠色消費意識,最大限度發揮綠色技術進步對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水平的積極作用。地方政府應在嚴格監管城市企業生產碳減排績效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城市居民生活碳減排績效。鑒于低碳城市試點政策未能通過增強城市居民綠色消費意識來有效提升其綠色生活水平,中央和地方政府應加大對“節約能源“綠色消費”低碳出行”等環境友好行為的宣傳力度,使城市居民切實感受到綠色生活方式的好處;同時可嘗試公布全國或全省(市)范圍內各地區居民生活碳減排績效的年度排名情況,由此激發城市居民自發選擇綠色生活方式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打通“綠色消費理念”這一機制路徑,進一步促進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此外,地方政府還應大力扶持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企業環境友好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持續提高城市綠色技術進步水平;同時岀臺政策鼓勵企業加強對產品的研發創新投入,并對其所生產產品的環保屬性提出更高要求,從而增強市場中綠色環保產品的供給,使其惠及廣大人民,以促進城市居民綠色生活方式的形成。③合理制定各區域居民生活碳減排計劃,對不同類型城市試點針對性強的低碳城市建設任務。不同試點城市的特征存在顯著差異,導致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對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影響不盡相同。文章發現,該政策效應在西部試點城市和中小規模試點城市不顯著,并且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西部城市和中小規模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水平較為落后。因此,相應試點城市政府應加強對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的監管,及時總結并合理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考慮到上述城市綜合實力相對較弱,中國政府可對其適當提供相應的制度與資金支持,以加快當地居民綠色生活方式形成。中國政府應加強對低碳城市試點政策在地方落實情況的監督,積極引導落后試點城市學習先進低碳城市的建設經驗,統籌中國低碳城市建設全局,從而促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形成,協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環境質量改善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熊廣勤,石大千,李美娜.低碳城市試點對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J].科研管理,2020,41(12):93-102.

[2]徐佳,崔靜波.低碳城市和企業綠色技術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20(12):178-196.

[3]丁凡琳,陸軍,趙文杰.城市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測算及空間相關性研究:基于287個地級市的數據[J].經濟問題探索,2019(5):40-49.

[4]逯進,王曉飛,劉璐.低碳城市政策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基于低碳城市試點的準自然實驗[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0(2):104-115.

[5]龔夢琪,劉海云,姜旭.中國低碳試點政策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29(6):50-57.

[6]宋弘,孫雅潔,陳登科.政府空氣污染治理效應評估:來自中國“低碳城市”建設的經驗研究[J].管理世界,2019,35(6):95-108,195.

[7]王華星,石大千.新型城鎮化有助于緩解霧霾污染嗎:來自低碳城市建設的經驗證據[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41(10):15-27.

[8]周迪,周豐年,王雪芹.低碳試點政策對城市碳排放績效的影響評估及機制分析[J].資源科學,2019,41(3):546-556.

[9]張華.低碳城市試點政策能夠降低碳排放嗎:來自準自然實驗的證據[J].經濟管理,2020,42(6):25-41.

[10]LENZENM,DEYC,FORANB.EnergyrequirementsofSydneyhouseholds[J].Ecologicaleconomics,2004,49(3):375-399.

[11]BINS,DOWLATABADIH.ConsumerlifestyleapproachtoUSen?ergyuseandtherelatedCO,emissions[J].Energypolicy,2005,33(2):197-208.

[12]吳建新,郭智勇.基于連續性動態分布方法的中國碳排放收斂分析[J].統計研究,2016,33(1):54-60.

[13]韓峰,謝銳.生產性服務業集聚降低碳排放了嗎:對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面板數據的空間計量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7,34(3):40-58.

[14]張艷,秦耀辰,閆衛陽,等.我國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類型及影響因素[J].地理研究,2012,31(2):345-356.

[15]LISJ,WANGSJ.Examiningtheeffectsof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China'scarbonproductivity:apaneldataanalysi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9,659(4):681-690.

[16]BECKT,LEVINER,LEVKOVA.Bigbadbanks:thewinnersandlosersfrombankderegulationintheUnitedStates[j].Thejournaloffinance,2010,65(5):1637-1667.

[17]王若蘭,劉燦雷.市場競爭、利潤分享與企業間工資不平等:來自外資管制政策調整的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19(11):42-59.

[18]LIP,LUY,WANGJ.Doesflatteninggovernmentimproveeco?nomicperformance:evidencefromChina[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16,123:18-37.

[19]周茂,陸毅,杜艷,等.開發區設立與地區制造業升級[J].中國工業經濟,2018(3):62-79.

[20]LUY,YULH.Tradeliberalizationandmarkupdispersion:evi?dencefromChina'sWTOaccession]j].Americaneconomicjour?nal:appliedeconomics,2015,7(4):221-253.

[21]龍小寧,萬威.環境規制、企業利潤率與合規成本規模異質性[J].中國工業經濟,2017(6):155-174.

[22]張華,豐超.創新低碳之城: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碳排放績效評估[J].南方經濟,2021(3):36-53.

[23]李治國,王杰.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空間減排效應:準自然實驗與政策溢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1,31(1):26-36.

[24]蔣靈多,陸毅.市場競爭加劇是否助推國有企業加杠桿[J].中國工業經濟,2018(11):155-173.

[25]張國建,佟孟華,李慧,等.扶貧改革試驗區的經濟增長效應及

政策有效性評估[J].中國工業經濟,2019(8):136-154.

[26]盧盛峰,王靖,陳思霞.行政中心的經濟收益:來自中國政府駐地遷移的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19(11):24-41.

[27]韓超,胡浩然.清潔生產標準規制如何動態影響全要素生產率:剔除其他政策干擾的準自然實驗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5(5):70-82.

[28]溫忠麟,劉紅云,侯杰泰.調節效應和中介效應分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9]魏艷旭,孫根年,李靜.基于技術進步的中國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前后兩個30年的比較[J].資源科學,2011,33(7):1338-1345.

[30]郭俊杰,方穎,楊陽.排污費征收標準改革是否促進了中國工業二氧化硫減排[J].世界經濟,2019,42(1):121-144.

Has the policy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led to a green life?

CAO Xiang,GAO Yu

(School of Economic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Abstract The policy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with the main purpose of forming a green lifestyle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for China tofulfill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 to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While there is almost no literature that uses the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metho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policy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green lifestyle of urbanresident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obtain more objective pilot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To address the issue, this paper used the pan-el data of 285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8, regarded the three low-carbon city pilots as quasi-natural experiments, and took thetime-varying DID method to examine the real impact of the policy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on residentsgreen living standards.On thisbasis,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d its mechanism and heterogeneity.The study found that: ① The policy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green living standards of residents, which was still valid in a series of robustness tests including PSM-DID and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Besides, the policy effect had a certain time lag and persisted for a long time.② The policy of low-carboncity pilot mainly improved the residentsgreen living standards by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green products in pilot cities, instead of im-proving the residentsgreen living standards by raising their awareness of green consumption.③ Low-carbon city pilot policy had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traffic and heating, but had no obvious impact on the residentialgas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④ The effect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policy on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green living standards was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cities, central cities and large-scale cities, while it wa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western cities, small cit-ies and medium-sized cities.Relative to the southern cities, the policy effect was greater in the northern cities.In view of th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ts effort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projects.The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be com-mitted to raising residentsawareness of green consump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green living standards of urban residents.Thesefindings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policy effect of low-carbon city pilot on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 residents, and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to achieve its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 goals.

Key words low-carbon city pilot policy; green lifestyle;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責任編輯:王愛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h视频在线| 亚洲黄色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视频影院| 婷婷丁香色|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成人91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亚洲激情99|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欧美日一级片|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尤物国产在线|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亚洲乱伦视频|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色综合日本| 伊人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色综合国产| 中文一级毛片| jizz国产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一区|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激情|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 欧美性久久久久|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日韩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伊人久综合|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天堂2014| 91视频精品|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 亚洲无卡视频|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成人在线亚洲| 澳门av无码| 亚洲天堂区| 日韩天堂视频|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