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微生物生態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刊登的我國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喝水都胖”的奧秘。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證明腸道菌群紊亂與肥胖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通過小鼠實驗證實,一種名為“陰溝腸桿菌”的腸道細菌是導致肥胖的罪魁禍首。研究人員從病態肥胖者的腸道中分離出一種產生內毒素的細菌陰溝腸桿菌B29,并將其注射至無菌小鼠體內,觀察小鼠身體反應及變化。結果顯示,該菌可誘導小鼠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這種情況只出現在高脂飲食組小鼠中,在正常飲食的對照組小鼠中,未發現相同結果。進一步分析發現,陰溝腸桿菌可導致肥胖小鼠血清內毒素復合增加,炎癥加重。研究人員還發現,當產生內毒素的腸桿菌相對豐度從35%下降到檢測不到時,體重下降很快。經過飲食控制,23周后血糖血壓恢復正常。
研究說明,對于已經做到“管住嘴,邁開腿”卻依然肥胖的人群來說,應對腸道菌群紊亂才是防治肥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