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詠嘆調《偷灑一滴淚》是多尼采蒂所創作的最經典的詠嘆調之一,受到很多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青睞。筆者通過對作品歌劇創作背景、歌劇劇情發展、曲式結構、歌曲旋律的分析,并結合筆者在學習演唱本首詠嘆調時的收獲,總結歸納出演唱此首作品時所用的具體四種呼吸技巧和三條基本元音的練聲方法,以及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的肢體語言、表情動作等。通過系統的歸納后,能夠幫助到演唱者在演唱本首詠嘆調時,對這部作品作出更為充分的表達和詮釋。
[關鍵詞] 多尼采蒂;詠嘆調;演唱處理
[中圖分類號]J6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HTSS]1007-2233(2021)02-0103-03
[作者簡介\] 李 純(1969— ),女,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許 琦(1996— ),男,南通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南通 226019)
一、創作背景
17世紀和18世紀的歐洲,正在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都發生變化,其中浪漫主義時期的意大利喜歌劇就在這樣的影響下應運而生。
啟蒙運動是一場反教會壓迫、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一系列解放獨立的思想為浪漫主義的發展埋下伏筆,許多作家、音樂家、藝術家們開始嘗試不同的創作,這種全新的創作風格被稱為浪漫主義風格。在這一時代下,藝術不再只是被王公貴族所享受,普通民眾也能學習并接觸到,加速了浪漫主義的傳播和影響。
啟蒙運動期間的喜劇名作《費加羅的婚禮》在弘揚個性解放和平民地位的同時,也預示了封建貴族階級必然走向滅亡,后來被莫扎特采用作為創作喜歌劇的腳本,使其成為意大利喜歌劇史上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
二、歌劇《愛的甘醇》的劇情簡介
(一)第一幕
故事發生在意大利的某個莊園中,美麗富裕的莊園主阿迪娜愛上一位務農青年,同樣男主人公內莫利諾也深深地喜歡著阿迪娜,但由于自己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缺少勇氣向阿迪娜表白,阿迪娜對內莫利諾的懦弱和不敢向其表白的行為很生氣。而在此時,一位年輕的軍官貝爾克萊無意間在村莊中遇到了美麗的阿迪娜并開始對其展開熱烈地追求。內莫利諾面對這樣的情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這時,一位江湖郎中出現了,他吆喝著自己出售的一種“靈酒”名為“愛的甘醇”,并說喝下這“酒”的人,馬上就能使自己的心上人愛上自己。內莫利諾半信半疑的將身上僅有的錢買下了這瓶“愛的甘醇”并一飲而盡,內莫利諾在喝酒之后,整個人亢奮起來,他不再懦弱膽怯,又跳又唱并故意怠慢阿迪娜,這件事使阿迪娜更加地生氣了,她在氣憤中答應了軍官貝爾克萊的求婚。
(二)第二幕
正當村民們在為阿迪娜和貝爾克萊唱祝福歌并準備婚禮時,內莫利諾還在焦急地等待著藥效的發作,在等待藥效無果后,內莫利諾想再買一瓶“愛的甘醇”渴望更大的藥效,無奈身上卻沒有一分錢了,他想到參軍入伍可以獲得一筆入伍費,就報名參軍了,內莫利諾買了第二瓶“愛的甘醇”。在第二瓶酒喝下后,他變得活潑了,向村民們講述參軍的光榮。此時自信的內莫利諾吸引了很多村莊里的姑娘,而阿迪娜在得知內莫利諾從軍是為了自己,便向內莫利諾說出自己愛的人是他并不是貝爾克萊,內莫利諾以為“愛的甘醇”起了藥效,并沒有對阿迪娜及時回應,而阿迪娜看內莫利諾不再理會自己便傷心地走了,內莫利諾看到了阿迪娜眼中的淚水便意識到阿迪娜是真正的愛著自己,在這時內莫利諾唱起了《偷灑一滴淚》。阿迪娜從貝爾克萊的手中買下了內莫利諾的參軍證并向其坦白,貝爾克萊看到阿迪娜的決心知道沒有辦法挽回阿迪娜的心,解除了婚約無奈的帶著隊伍走了。此時,城中又傳來消息,內莫利諾的叔叔病逝留給了他很大一部分財產,村里的姑娘紛紛追求內莫利諾,但內莫利諾的心里還是只有阿迪娜,經過一番波折后,阿迪娜和內莫利諾終于在一起。江湖郎中知道后,對外宣傳全是“靈酒”的功勞,于是,大家都爭先恐后的購買他的“愛的甘醇”。
三、詠嘆調《偷灑一滴淚》的曲式結構
(一)圖示結構
(二)文字分析
這是一首單三部曲式的詠嘆調。該曲的構成是由引子(9小節)、A段(12小節)、B段(5小節)、A1段(12小節)、結尾(11小節)構成。
引子部分的開始是降b小調的一級和弦分解重復的,旋律色彩黯淡憂傷,從第二小節加入右手伴奏旋律,旋律線條起伏波動不大,其旋律就是演唱時A段的主旋律,速度是largetto較為舒緩的進行,引子部分的節奏是6/8拍,全曲節奏沒有變化,伴奏的織體是左手分解和弦為主,右手單音、雙音為輔,引子以K46-V7-Ⅰ完全終止結束。A段由a、b、a’三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4個小節,結構較為規整,a、b、a'三樂句旋律線條平緩,節奏、伴奏織體、速度無明顯差別都以八分音符為主,伴奏織體都是左手分解和弦右手單音雙音交替伴奏。由于A’段是A段的派生,旋律、節奏、織體、速度等差別不大,只是在唱詞上略有不同,筆者不多加以分析。B樂段是一個獨立樂句樂段,5小節構成,在這一段里樂曲由降b轉為降D大調,旋律由憂郁轉為明朗,旋律線條和A段相比幅度變大,音強由p轉f,音符、節奏更加規整,在最后一小節轉回降b小調,整個B段雖短但和A段相比更有利于情感的宣泄和表達。結尾部分一共有11小節,在降b小調的同名大調上陳述,音樂情緒更加明朗。旋律節奏是整首曲子最復雜的一部分,不僅多了裝飾音,旋律線條波動變得幅度大頻率高,節奏上也多出連續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等復雜節奏,在伴奏織體上不僅只有分解和弦,并且多出半分解和弦、柱式和弦,用來推動整體的音樂情緒,推動整個結尾段成為全曲的高潮。
四、詠嘆調《偷灑一滴淚》的演唱技巧
“《偷撒一滴淚》這首詠嘆調是一首抒情曲目,在演唱過程中要體現出內莫利諾對愛情的渴望,并重點表現在看到阿迪娜對他的反應后心里的興奮與激動,再考慮到內莫利諾的人物性格,他是一個含蓄、老實、善良的農民,所以在演唱過程中要有一種“激動到說不出話來”的感覺,內心雖然非常激動,但臉上卻依然是一副憨厚老實的樣子。在演唱技巧方面要多運用“弱聲”來處理。這種輕聲更能唱出情感,雖然是輕聲但需要更強的氣息來支持,這就要求演唱者有極強的控制力。”
(一)呼吸技巧
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支持力。歌唱的呼吸與生活的呼吸是有區別的:在生活中呼吸是人的本能,沒有呼吸就沒有生命。但如果用本能的呼吸去歌唱,是無法唱出美的聲音的。與生活中的呼吸相比,歌唱中的呼吸變化要更多,氣息要深、要長。歌唱的呼吸要根據歌曲表現的情緒去變化,根據歌曲樂句的長短曲變化。因此,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的呼吸,而屬于有意識、有目的、帶有技巧性的呼吸\[2\]。筆者結合自己學習演唱詠嘆調《偷灑一滴淚》,總結出了以下四種呼吸技巧:
1快吸慢呼:在演唱歌曲A段21小節接B段22小節時,21小節是長達6拍高音延長并做出由弱漸強的處理,僅一個短暫的氣口,就緊接著22小節的持續性高音。此處的氣口只要吸氣的速度稍微慢下一點,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節奏。在演唱這樣的高音、延長音時,如果氣息呼出的太快,那將無法保證樂句后半部分聲音的質量和完整性,而在整首詠嘆調中,這種樂句不止一處,且占據在全曲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在演唱這一部分時演唱者要保持所唱樂句整體的穩定就必須要用快吸慢呼的方法。
2慢吸快呼:這種呼吸方式是筆者針對本曲結尾段45小節處的高頻率起伏且所占時值較長的波浪式裝飾音所總結的。在演唱此小節之前必須要做好充分地準備,如果氣息不足將不足以支撐演唱者唱完此樂句,因此,演唱者要在第44小節處充分慢吸,保證氣息儲備,并在演唱到45小節的裝飾音處時,快速呼氣,以氣帶音,否則將很難在短短三拍之內流暢的唱完18個音符。
3慢吸慢呼:筆者通過上文對曲式的分析,不難看出在A段和A’段處的節奏勻稱,速度優雅緩慢,樂句的時值較長,并且基本上每個樂句與樂句之間都有休止符。因此,在演唱這兩段時,有充足的時間給演唱者調整呼吸,并且這兩段的宣敘性較強,多尼采蒂也是通過這兩段營造黯淡、憂郁的音樂氛圍,因此在演唱此段時不管是呼氣還是吸氣都應放慢不應放快。
4快吸快呼:在詠嘆調進入結尾部分第39小節的降B大調后,詠嘆調的情緒也進行到了高潮,此處情緒逐漸激動,節奏也越來越緊湊,速度比前面有所加快。如果演唱者在演唱此處時還保持慢速的呼吸狀態,那么演唱者將很難把曲中的情緒帶入給自身,也同樣很難打動聽眾。因此,演唱此處時應該用快吸快呼的呼吸狀態。
(二)吐字技巧
在解決氣息問題后,必須要解決的就是咬字問題。在咬字方面要力求清晰,保證每一個元音都要清晰地演唱出來。
唱好意大利語歌曲的關鍵離不開對a、e、i、o、u這五個元音的訓練,所謂歌唱中吐字要求的“字正腔圓”就是要求唱好這五個元音。很多學習美聲唱法的人忽略了對歌曲中對元音的重視,導致唱出的美聲“不地道”,要想把意大利的歌曲唱出“味道”就必須在學習歌曲旋律的同時,認真找出歌詞中所包含的元音,并找出哪些元音相互轉換,從而制定與所唱歌曲相匹配的練聲方法,用這樣的方法學唱歌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學習詠嘆調《偷灑一滴淚》期間,發現演唱此曲難點句子的保持音都為開口音,分別是a、e、o其中a元音尤為重要。在此曲的B段的第22至第23兩個小節中a元音出現了四次之多并且都在高音上,其中最高的音停在小字二組的降A上,再回過頭來縱觀全曲不難發現a元音出現的頻率很高,大多分布在重要樂句上,由此可見a元音在此首歌曲中的重要性。此曲另一個難點也是另一個高潮的樂段即此曲的結尾部分,位于第39小節至歌曲結束,這一部分的重點元音出現頻率最多且在重要位置的元音分別是o、e這二元音所在之地,不在高音上就在強音上,不在強音上就在旋律上行處,所以此樂段的重點元音是o和e。至于i和u元音雖然在歌曲中也多次出現,但大多出現在弱音上和弱拍上,所占時值并不長,所以針對這首歌曲所采取的練聲方法應該以a、o、e三元音為主,以i、u二元音為輔。
(三)制定合適的練聲訓練
唱好這首詠嘆調就必須解決其難點,通過前面對這首曲子的分析可以直觀的看出,要唱好這首詠嘆調需要解決高音、強音、弱高音、強后即弱、高頻率的旋律流動的問題,為此制定三條練聲練習。第一條針對B段和結尾部分前兩小節以a、e、o元音為主的高音、強音。在歌曲中這兩處的旋律線條起伏不大,最高音和最低音不超過五度,節奏勻稱,以八分音符為主,所以第一條練習從中央c開始,以八分音符為一拍,以小廣板的速度稍緩慢的級進五度后再下行回歸到中央c,練習的最高音不宜超過小字二組的降a,照此方法三個元音各唱一組。第二條針對A段的弱高音、B段接A1段時強后即弱的問題。在A段開始的第10小節和即將結束時的第18小節的開始是以小字二組的fa的弱高音開始的,這兩處的旋律線條起伏相比于B段的旋律線條要大,呈五度向下跳進,節奏、速度與B段相似,所以第二條練習從小字一組的sol開始下行呈三度跳進到中央c,高音用強音唱、低音用弱音唱,同一調循環兩次,兩元音u、i各唱一次,練習的最高音不宜超過小字二組的fa,這一條練習的重心放在高音區處。第三條針對結尾段第40小節、第43至46小節高頻率的旋律流動問題,此處的旋律線條起伏最大,尤其是第45至46小節,旋律線呈波浪式上升,采用32分音符,最高音和最低音相差八度音程,極其容易唱錯,所以這兩小節應從歌曲中抽離出來,以該樂句原本的元音“i”作單獨練習,不做改變。
五、詠嘆調《偷撒一滴淚》的表演技巧
對于歌唱者來說,演唱歌曲時演唱者的面部表情尤為重要,面部表情可以直接影響到聽眾的情緒。在面部表情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眼睛的表現力即演唱者眉毛和眼睛之間的配合所形成的一種表演手段。
筆者通過觀摩各個優秀歌唱家對這首詠嘆調的表演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演唱的經驗,對這首詠嘆調的表演要求做一個比較詳細的歸納。
演唱者在演唱前需要調整呼吸、待前奏開始后,將呼吸的氣口向伴奏的氣口去靠攏,并調節身體站姿,保持身體直立頭部微低,在前奏彈奏到最后一小節即第9小節時,頭部抬起并呈四十五度仰視前方,準備演唱。在演唱A段時,表演的主題是表現出由憂郁緊張的情緒轉變為明朗興奮的情緒。從第10小節開始,演唱時眉毛微皺上揚、眼睛微瞇、小臂微抬,整體動作不宜過大,在演唱到第18小節后,表演狀態要轉變為興奮、積極的情緒,雙手由自然垂直收攏到胸前,在演唱到第20小節時,雙手由胸前向兩側打開、頭部抬起、面帶微笑的演唱并將歌曲推向詠嘆調第一個高潮。在演唱B段和結尾部分時,身體形態和表演技巧與A段形成明顯的對比,在演唱時,雙腿打開與肩同寬,胸膛挺起,面部表情整體打開,眼神聚焦,雙手隨著旋律的波動在身前起伏。
每位演唱者都有其獨特性和差異性對歌曲的理解也因人而異,在表達情感方面每位演唱者也都有其獨到的一面,筆者僅通過觀摩各個優秀歌唱家對這首詠嘆調的表演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演唱的經驗做出的歸納和總結。
結 語
筆者通過對本首作品的結構、旋律的分析,并結合對本部歌劇《愛的甘醇》整體劇情的介紹,可以得出這是一首旋律優美、節奏舒緩、劇情故事精彩曲折、扣人心弦的詠嘆調。這首詠嘆調有很深的藝術性,要想將其充分表達,需要對演唱者進行高標準、全方位的要求。如果僅從音高和節奏的標準去要求演唱者,那將遠遠不夠把這首作品所包含的內容進行充分的詮釋,并很難打動聽眾,演唱者還需要在此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本首詠嘆調的速度力度、呼吸技巧、吐字技巧、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問題作出更加細膩的要求,還要通過不斷的舞臺實踐進行長期磨合。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更深層次地挖掘詠嘆調《偷灑一滴淚》中所包含的藝術性,從而使演唱者更加完美、充分地演繹、演唱好這首經典的詠嘆調。
注釋:
[1\] 王 叢唐尼采蒂歌劇《愛的甘醇》中《偷撒一滴淚》詠嘆調的演唱技巧分析\[J\]戲劇之家,2017(05):95
[2\]秦鵬楠,王 艷多尼采蒂《偷灑一滴淚》的音樂分析與演唱處理\[J\]電影評介,2009(11):98,100
[3\]李光華男高音詠嘆調《偷撒一滴淚》的演唱分析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2):161,163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