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松 宋 力 劉 浩
(1.灌南縣水利局,江蘇 連云港 222500;2.江蘇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材料結構研究所,江蘇 揚州 225002;3.連云港市臨洪水利工程管理處,江蘇 連云港 222006)
薔薇河發源于馬陵山系的踢球山,匯汾水、沙河和后沭河于吳場,經臨洪閘排放入海,流經新沂市、沭陽縣、東海縣和海州區,全長97km。其中,連云港市境內從小吳場地涵至臨洪閘,長約50.5km,流域面積1349km2,河道至薔薇河大橋下游1km處分支流(東站引河)經臨洪東泵站入海。沿線支流有民主河、馬河、淮沭新河、魯蘭河和烏龍河等。薔薇河承擔著連云港市城區生活、生產與生態等水源供給任務,同時兼具排澇、通航等功能。
薔薇河流域范圍廣,沿線入河支流排口多,經初步排查,薔薇河沿線共有支流排口142個,主要受農村農業面源污染、酸洗石英砂點源污染等因素影響,河水水質不穩定。
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在薔薇河各級河長的履職推動下,各方治水力量協同發力、聯防聯治,在鎮村污水有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酸洗石英砂整治、生態空間管控、尾水專道建設、工程綜合治理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薔薇河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河流水質提升還不明顯。國家監測數據顯示,薔薇河臨洪閘(地表水國考)斷面2018年、2019年平均水質均為Ⅳ類,連續兩年未達到Ⅲ類考核要求。其中2018年高錳酸鹽指數、氟化物分別超標0.07倍、0.02倍,2019年高錳酸鹽指數超標0.054倍。
薔薇河水質超標高風險因子主要為高錳酸鹽指數和氟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生化需氧量、石油類等指標偶發超標,風險相對較低。
為全面掌握薔薇河沿程水質變化情況,連云港市生態環境部門在薔薇河沿線加密監測,共設置7個河長制監測斷面,分別為友誼橋(省考入境)、張灣橋、劉頂取水口(水源地加密)、洪門大橋、新浦大道橋、臨洪閘(地表水國考)、臨洪東站斷面。水質監測斷面見圖1。

圖1 薔薇河水質監測斷面示意圖
經過對薔薇河沿線主要5個監測斷面及4個區間沿程兩年來的水質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薔薇河沿程水質下降明顯(見表1)。上游入境友誼橋斷面水質相對較好,基本穩定為Ⅲ類;至洪門大橋斷面水環境容量相對不足;再至臨洪閘斷面已處于Ⅲ~Ⅳ類臨界值,且多為Ⅳ類。

表1 薔薇河2018—2019年水質超標高風險指標沿程變化情況統計
薔薇河連云港市境內由于高錳酸鹽指數、氟化物濃度增加,水質分別下降34.6%、39.7%。
a.沿程4個區間每100km隨著高錳酸鹽指數濃度增加,水質下降比例依次分別為71.4%、41.7%、66.6%、9.5%,說明薔薇河東海段及魯蘭河流域匯水對薔薇河高錳酸鹽指數影響較大。
b.沿程4個區間每100km隨著氟化物濃度增加,水質下降比例依次分別為39.3%、100%、133.3%、85.7%,監測數據與河流沿線污染源分布調查情況基本相符,說明魯蘭河、淮沭新河、馬河等支流匯入對薔薇河氟化物影響較大。
經排查,薔薇河污染主要來自沿線居民生活、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及酸洗石英砂點源污染。薔薇河水質超標主要原因有以下3方面:
a.薔薇河及支流沿線鄉鎮生活污水、農村面源排污影響。調查發現,由于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滯后,鄉鎮污水收集比例偏低,薔薇河及主要支流沿線東海縣張灣、平明、白塔、駝峰及海州區新壩、錦屏等鄉鎮污水處理廠空轉現象較為普遍。沿線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低,沿線鄉鎮、農村未經收集的生活污水經溝渠、支流匯入薔薇河,影響河流水體水質。2019年9月下旬,連云港市生態環境部門對薔薇河沿線全部30個有明顯水流排污口及6條支流進行采樣監測,監測結果顯示36個(條)排水口、支流全部達不到Ⅲ類水要求,其中16個為劣Ⅴ類,3個為Ⅴ類,17個為Ⅳ類。
b.沿線農業種植回歸水及養殖尾水匯入影響。每年6月下旬夏種期間,大部分來自東海縣,少部分來自海州區西南片區水稻種植產生的農田回歸水、秸稈還田漚水、攜帶支流溝渠積存的污水短時間集中匯入薔薇河及其支流民主河、馬河、淮沭新河、魯蘭河等,造成薔薇河流域6—8月水質嚴重超標。薔薇河支流魯蘭河沿線有大面積水產養殖,大規模養殖尾水未經有效凈化直接排放。2020年1—2月,臨洪閘等斷面出現部分時段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同時大幅度升高情況,溶解氧濃度過飽和達20mg/L以上,與養殖塘起塘養殖尾水大量入河有關。
c.東海縣酸洗石英砂影響。石英酸洗行業是硅產業發展的基礎,是東海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初,東海縣共有酸洗石英砂集中區10個,全縣共有涉氟涉酸企業41家。為有效解決酸洗廢水對環境的影響,東海縣印發《東海縣涉氟涉酸企業集中整治實施方案》《東海縣酸洗石英砂集中區升級改造工作方案》等,開展涉氟涉酸企業集中整治行動,重點打擊涉氟企業設施不正常運轉、超標排污的違法行為,依法取締非法涉氟涉酸企業,對全部10個酸洗石英砂集中區開展全面停產整頓,實施升級改造。監測數據顯示,薔薇河流域2019年氟化物指標較2018年有所改善,但氟化物污染問題仍未有效消除,尤其是2019年7月以后,出現大幅度反彈現象,造成薔薇河主要支流淮沭新河氟化物年均值超標,影響薔薇河水質。
針對薔薇河水質現狀及存在問題,亟待開展薔薇河全流域污染源排查及水環境容量測算工作,重點調查分析流域范圍內鎮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運行情況、鎮村垃圾收集處理情況、畜禽水產養殖分布情況、直播稻和秸稈還田實際污染情況、農村河道溝渠水系連通及保潔管護、碼頭及船舶污染防治等情況,為推進薔薇河流域水環境系統治理、快速提升薔薇河水質提供參考和依據。在實地調研薔薇河水環境質量現狀,綜合分析連云港市各相關部門相關工作進展的基礎上,提出如下10條建議。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部門數據顯示,薔薇河流域村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覆蓋率70%左右,但仍有生活污水未經收集直排入河;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雖然實現全覆蓋,但由于管網配套不到位,污水收集量較少,污水處理廠空轉現象普遍存在。
因此,要盡快解決流域范圍內鎮村生活污水直排問題,加快鎮區污水管網鋪設,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
在分散村莊通過建設分步式污水處理設施,來有效收集處理村莊生活污水。薔薇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側1000m范圍內的鎮村,加快完善鎮村污水收集管網體系,實現鎮區(園區)污水全面收集、全面處理,加強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確保穩定運行;提升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對富安排灌站等33個嚴重超標的排口實施截污納管或在匯水區建設分布式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每年6月中下旬,水稻種植集中退水,薔薇河水質嚴重惡化,農業種植面源污染成為薔薇河每年6—8月嚴重污染的重要原因。為最大限度地減輕農業種植面源污染影響,以薔薇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側500m范圍內農田為試點,推進土地集中流轉,開展規模化種植;加快種植方式調整,加大對綠色農業的引導扶持力度,繼續推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實施秸稈離田,推行休耕輪作;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控制用水總量,推廣節水灌溉,減少水稻種植傳統大水漫灌方式對水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調查發現,流域范圍內仍存在少量畜禽養殖場,養殖糞污未有效處理,如遇較大降雨,極易隨雨水通過溝渠支流匯入薔薇河,影響薔薇河水質。且薔薇河支流魯蘭河、烏龍河沿線水產養殖較多,尤其是大密度泥鰍養殖投放飼料、頻繁換水、污水直排等問題,造成薔薇河臨洪閘斷面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等指標超標。
為解決流域范圍內畜禽水產養殖污染問題,建議加大對流域范圍內畜禽養殖場的清理整治力度,鞏固規模化養殖場整治成果,堅決取締流域范圍內沒有糞污處置設施的規模化養殖場。清理整治流域范圍內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減少無序養殖對水環境的破壞。同時,加強水產養殖尾水治理,針對水產養殖污水直排問題,探索養殖尾水生態凈化治理新路徑。
薔薇河流域范圍內存在部分酸洗企業未整治到位情況,主要是部分關停企業酸洗池廢水、廢渣未轉運,較大降雨后容易匯入薔薇河,造成薔薇河氟化物超標。建成運行的東海尾水通道排放能力為10萬t/d,但目前實際排放量為2.5萬t/d。區域大量尾水須經處理達標后,接入尾水通道排放。
繼續推進東海縣8個石英砂酸洗集中區取締工作,在確保尾水通道暢通情況下,將暫存石英砂酸洗廢水處理達標后,接入尾水通道排放。嚴厲打擊非法石英砂酸洗活動,加強外購石英砂氟化物殘留量監管,未經徹底清洗嚴禁購入,嚴防外購石英砂二次清洗造成河道氟化物超標。
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部分鎮村河道溝塘被占用,河網體系被破壞,流域范圍內存在大量斷頭河,水體流通不暢。農村河道管護不到位,由于未落實具體管理單位、經費、人員,河道溝渠中存在雜草和垃圾。部分垃圾站設置在河道堤頂,存在垃圾飄灑入河的風險。
通過加強管護,減少垃圾入河,消除水面漂浮物,及時清理溝渠中雜草,減少雜草腐爛漚水對水體的影響。對流域范圍內農村河網體系開展集中連片治理,消除斷頭溝、污水塘等,促使溝渠連通,改善水體流動性;加強農村河道溝渠日常保潔管護,及時清理河道溝渠中的雜草和垃圾;進一步理順完善沿線鎮村垃圾處理機制,實現垃圾全面無害化處理,垃圾收集點設置應遠離河邊,避免垃圾飄灑入河。
2019年起,連云港市開展河湖違法圈圩和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薔薇河沿線共完成市級“兩違”整治任務93項,清理違法圈圩2.2萬m2,整治違法建設1.8萬m2。通過兩年多的整治,保護河流生態管控空間的共識基本形成,侵占河流生態空間的新增違法行為得到全面遏制。通過全面排查整治侵占河流生態管控空間違法行為,重點整治亂占、亂建、亂排等突出水環境問題,可清除直接影響河道水質的點源污染風險。做好復岸復綠工作,可提升河道岸線環境。加強河道巡查管護,鞏固整治效果,可防止發生反彈。嚴格控制侵占河流生態管控空間的新增違法行為,從而逐步消除違法存量。
薔薇河沿線有多個碼頭,薔薇河偶發石油類指標超標,與碼頭、船舶污染有關。建議加強通航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和沿線碼頭整治監管;完善沿線碼頭、船舶垃圾和污水接收處理設施;杜絕碼頭和運輸船舶產生的污染物拋灑入河;重點防范石油類等指標超標。
維修沿線破損閘站,完善水利工程設施建設,對流域范圍內具備閘壩控制條件的入河口門實施統一調度管理;嚴禁擅自排放,一經發現偷排或排放不到位的情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通過嚴格管控污染物入河,倒逼源頭治理。
為推動縣區源頭治理工作,可通過加密水質監測,密切關注水質變化,建立水質風險預警機制,發現超標及時查明原因,并推動落實整改。探索建立薔薇河水環境區域補償機制,同時加大對水環境較差地區的資金懲處力度;建立問責機制,對落實整改不力、造成下游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加大生態調水力度,增加向薔薇河及其支流生態補水量。探索利用石梁河水庫、新沭河水源,通過通榆河、烏龍河向薔薇河及市區應急補水;實施魯蘭河等河道清淤疏浚,優化水系連通,將魯蘭河流域部分匯水引流至烏龍河,減少薔薇河面源污染匯入量;優化水利工程調度,適時開啟臨洪閘、臨洪東站自排閘、烏龍河調度閘排水,增強水體流動性,改善河道水質。
近年來,通過多項治理管護措施的落實,連云港市薔薇河水質已明顯提升,尤其是在2020年汛期降雨頻繁、流域污染匯入量偏大的情況下,河流平均水質仍然好于2019年,治理管護成效初步顯現。但客觀上,薔薇河流域每年6—8月易受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的根源性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工程、非工程措施加強區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斷鞏固治理管護成果,使薔薇河水質盡快實現穩定達標并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