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102)
新建獸南高速鐵路日照至臨沂段 RLTJ一標段天地廟特大橋全長1082.4m,起訖樁號DK39+656.45-DK40+738.35。橋梁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長度在16-29m,共有144 根梁,配套16 個明挖基礎。在其他方面,橋梁承臺數量為18 個,橋臺2 各,墩柱32 個,高度4-20m。
(1)①對相關施工標準、規范和本工程的設計圖紙進行全面熟悉掌握,審核施工圖,并前往施工現場進行核對;②對施工現場的樁點和交接樁進行復測;③交接樁包括設計技術交底和現場樁位點交,交接樁應按有關規定辦理書面交接手續,對復測過且數據、位置無誤的樁點做好記錄,以復測結果為基礎整理報告,并報建設單位。
(2)①結合設計文件、工程承包合同等相關資料,參考建設單位物資管理規定,對甲供、甲控物資的種類、品質、數量、規格及質量技術標準分別進行確定;②結合施工計劃和進度,對主要物資的進場數量和使用時間進行確定,并以此為基礎編制物資需求和供應計劃。
(3)①根據主要物資的需求、供應計劃和采購權限,將甲供物資的供應計劃與甲控物資的采購計劃及時上報建設單位,并做好自采物資的采購組織;②在物資正式采購之前,物資部門要組織人員進行市場調查,對當地資源的分布現狀與目前的供求趨勢進行分析,做好相關準備與市場信息收集;③針對意向采購或已采購的物料,如砂石、水泥、混凝土外加劑、粉煤灰等應取樣送檢,以保證主要材料的質量;④按照建設單位批復的甲控物資招標計劃,在相應節點前完成招評標,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工程物資的需求量和進場時間。
(4)①以主要物資的運輸條件、供求關系為基礎,提前計劃物資儲備、倉儲,并開展臨時工程的建設;②結合本工程施工計劃和物資需求,對相應物資做好發貨和催運工作;③對物資進行細致的驗收和倉儲保管,確保物資可滿足施工需求;④根據試驗與檢驗要求,提前完成工地試驗室設置,試驗室必須認證合格,檢驗儀器設備應滿足項目質量檢測的要求。
該項作業的開展具備一定的設計要求,測量工作包含樁位的測放和樁底面的高程測量這兩項。以樁位為中心,在其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設置護樁,以便在施工期間能夠快速地檢測樁的中心和高程,提高施工的可控性。關于樁位放樣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樁位放樣
以厚度為6-12mm 的鋼板為基礎材料,加工成鋼護筒,在鉆頭直徑的基礎上增加200~400mm,作為內徑的控制標準。護筒的埋設深度要超過2m,地面露出的部分至少要達到0.5m。以前期測放的樁位中心為基準,要保證護筒中心位置的偏差在±50mm 之內,護筒需始終維持垂直的狀態,埋設到位后復測樁中心點,確保無誤[1]。
3.3.1 鉆進施工前
鉆進施工作業開始前,要提前完成對鉆桿、鉆頭等施工工器具的全面檢查。
3.3.2 正式鉆進時
(1)將鉆頭垂吊穩定,再緩慢向下入孔,液壓裝置同步加壓,以旋轉的姿態有序向下鉆進,期間產生的鉆碴經進渣口轉入鉆筒內,并及時在孔內進行水泥漿的加注,保證泥漿壓力的穩定性和合理性。施工過程中發現鉆筒內部填滿鉆渣時,要立即進行反轉并關閉進渣口。
(2)在鉆桿帶動鉆筒運動的同時,依舊向孔內注入泥漿,待孔內水頭達到既定的穩定值后,再將鉆筒提出孔外。提鉆初期遵循的是勻速、緩慢的原則,在鉆頭與孔底的距離達到數米后,若無異常則按照正常速度提升,在液壓系統的作用下將筒門開啟,清理內部的鉆渣,按照此方式持續操作,直至距離設計標高僅剩50cm 為止,靜置一段時間后,殘渣完全沉淀,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鉆進作業。
(3)在鉆孔施工期間,操作人員應密切關注鉆機的狀態,若存在下沉或停機的情況,需及時處理。
3.4.1 清孔
在鉆孔作業進行期間,達到設計標高后,要對孔位、孔徑、孔深和豎直度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滿足要求和保準后才能進行清孔,若不達標,要立即進行整改,直到達標。清孔時采用換漿的方法,取密度交底的泥漿適量,在其作用下將鉆孔內處于懸浮狀態的鉆碴置換出,若孔內泥漿比重<1.1,方可停止。
3.4.2 檢孔
用φ20mm 的鋼筋作為基礎材料,將其加工成籠式檢孔器,但須注意長度要是樁徑的5 倍,外徑需比樁徑小2cm。在對孔進行檢測時,可通過吊裝的方式將檢孔器吊起,將繩子系在檢孔器頂端的穩定系上,通過此方法實現對檢孔器、孔、鋼絲繩中心的檢查,確保此三樣東西在相同的垂線上。
若無誤則緩慢向下放入,根據測繩的刻度確定其具體的下放位置,若能夠有效下放至孔底,則說明成孔無質量問題,若遇到阻礙,則可能存在縮頸或孔傾斜的情況,需重新下鉆頭,對該部分做針對性的處理。
25t 吊車吊裝預制成型的鋼筋籠,將其緩慢放入孔內。為確保質量,在吊裝前需檢查鋼筋籠,分析其是否存在結構受損或變形的問題,在經過監理檢查并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下放[2]。
在吊裝施工階段,采取的是三點起吊的方法,具體位置為骨架的下方(第一點)、骨架的1/2 至上1/3 處(第二點)以及骨架的頂端(第三點),加強對各吊點的控制,確保其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以免在吊裝期間發生鋼筋籠變形的情況。圖2為鋼筋籠吊裝示意圖。

圖2 鋼筋籠吊裝
嚴格控制儲料斗的容積,其必須能夠完全滿足首次封底施工的用量需求,從而快速完成封底作業。在對首批入坑的混凝土進行封底作業之前,導管的埋設深度應不小于1m,在完成此環節的操作后,用小料斗替換大料斗,再進入到后續正常的灌注施工作業階段。此時,在導管和下料斗的共同加持下,不間斷地灌注混凝土,直到整根樁的灌注作業完成。為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成樁的質量,要盡可能保證灌注施工的連續性。因此,參與現場施工的人員要保持密切聯系,對施工現場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
對于以各級第一管理者為首的質量保證體系要不斷強化,對相關人員和崗位要增補齊全,針對各級領導、業務部門、現場指揮人員及作業班組的目標、責任和質量要進行明確劃分,及時有效運用各類獎懲措施,在保證員工積極性的同時保護好員工的自主創造性。
挑選業務骨干與較強的管理人員進行結對,加強職工的質量安全意識教育,施工開始前完成人員的培訓與技術考核,堅守持證上崗原則。同時,與建設和監理單位加強聯系配合,主動與監理工程師交換意見,積極促進“六位一體”聯合創優質量工作格局的實現[3]。
組織參加本標段施工的全體干部職工學習國家和鐵道現行的規范、規則、規定,學習有限公司編制下發的各種文件、標準、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員工進行高速鐵路施工管理知識的學習,確保員工熟悉管理施工程序與質量要求;條件允許時,還可安排超前培訓,并定期組織技術和業務考核。但須注意,對參與工程施工的工人,必需堅持持證上崗和崗前培訓制度[4]。
在項目總工的領導下,工程管理人員從上到下都要接受質檢員的監督,對于發現的不合格材料,質檢員有權禁止使用;對檢查中發現的不正確、不恰當的施工操作方法和方式,質檢員有權進行指正和禁止;若檢查出質量問題,質檢員還可對責任工長或操作員進行相應的質量處罰。項目經理、總工、施工負責人及生產、技術、質量管理人員應分別承擔相應的質量責任,要實行質量獎懲制度,若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對質量產生影響,也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拿到設計圖后,總工程師要組織技術、質量管理等相關人員對圖紙進行熟悉審核,積極參與施工技術交底,保證設計圖的正確和有效性,從而進行周密的施工組織設計編制[5]。
將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送審并確認后,要組織全員對施工方案進行學習研討,施工前還要針對單項工程技術、安全、質量等方面完成書面交底,找出質量安全重點監控部位和監控點。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實時指導,確保全員做到質量重點心中有數,全員參與質量管理。
建立“自檢、專檢、互檢”的質量“三檢制”和工序前試驗、工序中檢查、工序結束驗收的工作制度。具體要堅持“三服從、五不施工、一個堅持”原則。
(1)“三服從”:進度服從計劃、進度服從安全和質量、質量服從監理。
(2)“五不施工”:準備不充分不施工、未達到試驗標準不施工、未確定施工方案與質量保證措施不施工、設計圖紙未通過審核和優化不施工、未進行技術交底及特殊工序沒有《作業指導書》不施工;
(3)“一個堅持”:工程質量未達標堅決返工。
相比其他工法,鉆孔灌注樁施工因其施工震動小、噪音低等優勢,非常適合鐵路橋梁工程建設的應用,它的成樁質量也相對較高。在加強施工技術優化的同時,還要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合理的應用該項技術,控制原材料的質量以及機械設備的性能,并做好人員管理,使人員和設備都能發揮出應有的生產價值,從而促進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