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鐵路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0)
哈爾濱市軌道交通3 號線北馬路站為地下二層局部三層(換乘)島式車站,車站總長316m,有效站臺寬度為14m。車站采用明挖順做法施工,主體結構標準段為雙柱三跨現澆混凝土箱形框架結構,基坑支撐體系采用地下連續墻+內支撐支撐體系。基坑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地連墻墻幅間采用十字鋼板接頭連接,地連墻厚度分為:1000mm(換乘節點)、800mm(端頭及標準段)、600mm(負一層外掛),地連墻標準長度6 米,墻深為18.1~41米。車站端頭井及標準段均采用一道混凝土支撐+3 道鋼支撐+1 道換撐;換乘節點處采用2 道混凝土支撐+4 道鋼支撐+2 道換撐。北馬路站共設4 個出入口,2 組風亭,其中1 號風亭設于主體內部,其余均為地下一層外掛式結構。北馬路站平面示意圖見圖1。

圖1 北馬路站平面示意圖
施工單位須領會設計意圖,掌握基坑支護設計形式和特點,各專業管理人員根據施工圖紙進行核實工作,檢查各專業施工中是否有矛盾之處,特別是地連墻圍護結構的布置、分幅位置、接頭形式等,將項目部圖紙會審工作做好,將圖紙會審文件形成,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
在地連墻施工前編制《地下連續墻施工安全專項方案》、《地下連續墻鋼筋籠吊裝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地下連續墻測量方案》、《北馬路站地下連續墻監測方案》等方案并上報審批。
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

圖2 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流程圖
綜合考慮地連墻垂直度及主體側墻防水層,防止圍護結構侵入主體結構,要求地連墻統一外放10cm,導墻以墻體中線為基準統一加寬5cm。測量放樣完成后,必須由測量工程師向現場工程師進行測量交底后方可進入下步施工,鋼筋籠下放過程中,由施工隊測量員對鋼筋籠籠頂標高進行復測,現場工程師確認標高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導墻開挖前必須進行管線挖探作業,嚴禁出現管線事故,導墻開挖時嚴格控制開挖尺寸,禁止超挖欠挖,對于雜填土或地質不良區域進行換填及施作深導墻。導墻開挖完成后需對槽底進行平整處理,導墻鋼筋按照圖紙要求排布、綁扎、固定,鋼筋綁扎完成后進行測量復核,導墻模板采用木模+內部支撐體系,確保模板安裝穩定性,模板安裝完成后再次進行測量復核,混凝土澆筑采用直排和泵送方式,從兩邊向中間分層澆筑、分層振搗,在導墻模板拆除后,進行內部支撐和及時回填的施工。
成槽施工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操作證上崗作業,成槽機工作半徑設置防護欄,抓斗行車速度必須依據路面及斗體擺動情況確定,嚴禁抓斗大幅度擺動,斗體齒尖應盡量貼近地面,防止渣土外泄對環境造成影響。泥漿控制要點及質量要求見表1。

表1 泥漿控制要點及質量要求
(1)待成槽施工完成,須檢測槽體垂直度、槽寬及槽深,可利用超聲波成孔(槽)檢測技術完成。
(2)成槽施工完成后,將十字鋼板清理干凈,可利用成槽機安裝鏟壁器進行,再更換刷壁器進行不小于20 次的刷壁處理,刷壁器上方無夾泥時刷壁工作完成。
3.6.1 鋼筋籠加工質量控制要點
1)鋼筋加工:直螺紋套絲加工,端頭采用無齒鋸切斷、角磨機磨平,套絲長度與套筒匹配:外漏<2 絲。
2)鋼筋安裝:設置籠臺、精確調平;刻畫定位線、嚴控間距;直螺紋連接、焊接滿足規范要求;桁架、吊點位置設置充足的加強措施筋,并嚴控焊接質量。
3)預埋件安裝:砼支撐預埋接駁器、鋼支撐預埋鋼板定位準確,嚴格復核;聲測管、測斜管、袖閥管、注漿管等預埋管路,盡量采用套絲連接、端頭和接頭做好密封、固定采用鐵絲綁扎固定。
4)鋼筋籠驗收:嚴格執行半成品、底排筋、桁架筋、預埋件、上排筋、整體驗收六部驗收原則,保證鋼筋籠加工質量。

3.6.2 鋼筋籠加工安全控制要點
1)現場電焊工上崗前需經過三級教育和安全交底。
2)鋼筋焊接要嚴控間距;焊接點和重要吊裝點要滿足規范要求,防止出現開焊脫落現象。
3.7.1 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
1)導管:使用經過水密性試驗且合格的導管;導管下放至距槽底30~50cm,導管內放置隔水栓,混凝土澆筑過程確保導管埋置深度2~6m;
2)混凝土調度:為確?;炷吝B續澆筑,待混凝土罐車到場4 車后開始澆筑,澆筑時各導管同時澆筑,混凝土澆筑液面差控制在50cm 內;
3)混凝土檢測:到場后按要求每車次進行塌落度試驗,離析或流動性差的堅決退場,避免堵管造成斷墻事故;混凝土按要求留置試塊。
4)接頭箱起拔:混凝土開始澆筑時留置同條件試塊,待試塊初凝時開始起拔接頭箱。
3.7.2 混凝土澆筑安全控制
保證機械設備正常運轉,操作靈活,按鈕開關、鋼絲繩、吊鉤等,不得帶病作業。現場保持道路暢通,換漿應及時,防止搗漿過程因中斷而造成混凝土強度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施工質量。
地鐵車站通常設置于城市道路下方,但也有少部分車站位于老舊棚戶區內,北馬路站原房屋拆遷后未及時清理地下障礙基礎,地連墻范圍內存在地下室底板、梁、建筑垃圾回填等,對地連墻成槽質量和設備吊裝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處理措施:施作導墻前需對房屋基礎及地下室進行破除處理,采用三合土換填并分層碾壓后進行導墻施工。地下障礙基礎處理見圖3。

圖3 地下障礙基礎處理
北馬路站周邊寶宇建筑樓房地下圍護結構采用咬合樁+預應力錨索形式,錨索布置形式為豎向3 排豎向間距2.5 米,水平間距0.9/1.8 米,水平影響范圍26 米,經資料收集及實際調查,確定寶宇一期、二期、三期錨索已侵入北馬路站主體基坑范圍內,寶宇四期侵入四號出入口基坑范圍內,侵入基坑錨索約652 根,影響地下連續墻約77 幅。
處理措施:項目針對地下錨索擬定三種處理方案,方案一是利用全回轉鉆機排孔清障,方案二是利用繩鋸機切割處理,方案三是將成槽機斗齒焊接高強鎢鋼板,利用成槽機直接抓取錨索,通過施工風險、施工效率、成本等綜合分析,采用方案三進行試驗,實驗結果可行,相比其他方案成本低、效率高,后續對因錨索拔除造成的局部塌孔位置地連墻墻面進行找平處理,避免影響主體防水施工。地下錨索范圍平面圖見圖4。

圖4 地下錨索范圍平面圖
北馬路站在地連墻施工期間,場內尚存燃氣、10kv 地埋電纜共2 條管線尚未遷改,管線與地連墻垂直交叉,對7 幅地連墻施工造成影響。
處理措施:項目對燃氣、電力管線進行臨時保護,管線四周利用鋼板封閉保護,鋼板與導墻鋼筋焊接后整體澆筑導墻混凝土,再進行兩側抓槽,利用抓斗焊接長斗齒抓取管線下方土體,分兩幅吊裝子母型式鋼筋籠,槽內合幅,地連墻混凝土整體澆筑。成槽機抓取錨索見圖5。

圖5 成槽機抓取錨索
地連墻施工關鍵技術須重點把控質量及安全的控制要點。針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提前謀劃并制定切實有效的處理措施,依照施工順序進行合理施工,保證每個環節的施工準確性,打造高質量地連墻圍護結構工程,在圍護結構質量基礎上,提升車站深基坑開挖施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