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花
棕編藝術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小學美術教育中引入民間棕編藝術,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有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把棕編藝術引入課堂教學,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展開課堂教學活動,讓小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愛棕編藝術,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棕編藝術引進小學美術課堂的價值
(一)符合美術教學發展趨勢
棕編藝術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而且它的材料在我國傳統手工當中較為特殊,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體現了手藝人的工匠精神,而且還體現著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新課改的背景下,主張促進不同學科間的相互聯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棕編藝術引進小學美術課堂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另一方面還能夠有益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二)滿足美術教學需求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棕編藝術,能夠有效調動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令小學生切身體會到棕編藝術的魅力,培養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小學美術的教學與改革。為此,小學美術教師應加強對棕編藝術的重視,發揚棕編藝術這一傳統的手工技能,提高小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更好地滿足美術教學的需求。
二、棕編藝術引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方法
(一)營造教學情境,深化對棕編藝術的了解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美術教師在帶領學生賞析美術作品時應想辦法發揮小學生的想象力,加強對小學生的引導,使其體會到棕編藝術的學習樂趣,教授學生基本的棕編方法,讓他們對棕編造型和表現形成良好的認識。在課堂教學時,美術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大自然輕音樂,指導小學生閉上雙眼仔細聆聽……待學生發言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說:今天有12個可愛的朋友想要和大家一起上美術課,你們來看一看他們是誰,接著使用多媒體播放12生肖的圖例,然后和學生一起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擺放……
(二)優化課前導入,提升學生審美意識
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的時候為學生講述棕編的發展歷史或相關的民間小故事,讓小學生感受到棕編藝術的獨特人文魅力,提高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問學生有沒有知道棕編的,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手工制品都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教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棕櫚葉和學生說:你們知道嗎,這個葉子叫棕櫚葉,它也可以制作出許多非常美觀的工藝品?然后為學生播放棕編視頻,為小學生介紹民間的棕編藝術發展,讓小學生了解到棕編藝術的情感價值和人文價值。
(三)注重動手實踐,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在美術教學之前,美術教師應事先準備好的棕葉和工具,可以先在黑板上貼出制作的圖例,然后用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初級的棕編方法,一邊解說一邊引導小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以蝴蝶為例,待小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單編方法以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嘗試著創新,把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用多媒體展示蚱蜢、蛇、魚及其他動物的圖片,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在規定的時間內合作完成棕編作業。學生做好后,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品收上來,在講臺前展示,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后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試著編織,引導他們自主展開實踐,激發他們學習棕編藝術的熱情。
三、棕編藝術引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注意事項
考慮到小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和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美術教師針對小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的作業,讓小學生可以在興趣的引領下主動地展開學習,提升他們對棕編藝術的了解。此外,還需要精心設計校園環境,在學校的走廊、櫥窗或者是學習園地等處展示棕編藝術作品,大力宣傳棕編藝術,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最后,注意將棕編藝術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定期舉辦棕編作品展覽,為小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他們對棕編藝術學習的興趣。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