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棱
新修訂版的英語課程標準致力于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完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最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文根據中學英語教學設計和實施的特點,倡導充分做好四個“E”,以實現培育中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一、以Engage(參與)為前提,提升學生學習參與
學生是課堂的中心,筆者在“Dynamic English Classroom(動態英語課堂)”實踐中,提倡通過身動、腦動、心動,以Engage(參與)為前提,提升學生學習參與。
1.身動:活動層面的參與
參與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起到積極影響。而在促成參與的手段中,身動是一個比較好的組織形式。一是教師設計綜合性強、關聯性緊以及實踐性突出的活動,通過自主研究、同伴啟迪、群體共研等形式,激發學生興趣。二是全方位打開學生的感受和參與通道,通過多器官的有機整合運用,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益。三是通過身動,學生加深英語學習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對自我進行科學管理。
2.腦動:認知層面的參與
在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的過程中,要進一步考慮腦動的因素,以通過腦動促進參與。一是在語言能力的提升方面,要充分利用聽、說、讀、看、寫等形式,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感,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形成英語語言意識和使用英語表達意義的能力。二是在思維品質的錘煉方面,充分考慮對學生心智的鍛造,同時不斷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問題等方面的能力。
3.心動:情感層面的參與
參與的第三個促進要素和指標是心動。在參與上,心動主要指情感層面的參與。學生通過情感層面的參與,能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促進對文化意識的培養。一是要考慮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通過對心動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認識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加深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同時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和歸屬感,并強化對地球村的認知和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修養。
二、以Explore(探索)為方法,保證學生學習體驗
探究學習是中學英語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生以Explore(探索)為方法,對形成良好思維品質、提高語言能力和發展學習策略都有積極的作用。
1.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橋梁
自主探索是探索的一種方式,是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獲得發展的一種途徑。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有助于分析和解決問題,提升總結和歸納的能力,為語言能力的提升和思維品質的錘煉提供可能。在組織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有三點需要關注:一是對內容的把握,要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特點,不宜過難或簡。二是對過程的監控,教師一方面要學會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適時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最近發展區的內容。三是對結果的認可,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和總結,加深學生對自主探索的信心和成就感。
2.合作探索:交流智慧的熔爐
合作學習也是促進學生共同研究、互相學習的有效途徑,而合作探索是整合了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綜合學習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三個方面:一是對內容的安排,選擇的內容要適合用于合作探索,才能使合作探索的效益最大化。二是對人員的安排,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合理設置配隊或組隊,以保障合作探索的順利推進。三是對結果的安排教師要通過合適的形式處理有關結果,或對結果進行分享、探討,以保證合作學習的效果。
3.師生共探:進步提升的通道
教師的參與對學生有效完成探索、形成核心素養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做好角色定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審判官;是協調者,而不是主講人。二是做好過程監控,要及時發揮引導者和協調者的作用,一方面幫助學生回歸對主題等的探究,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課堂生成進行靈活處理。三是做好結果梳理,對結果進行認定和強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三、以Express(表達)為手段,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在輸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輸出的作用,以Express(表達)為手段,幫助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學用能力。
1.從輸入到輸出
適量的輸入是輸出的必要基礎。在對輸入、輸出的認識里,要理清兩者關系,為表達的實現理清脈絡。一是輸入是基礎,是前序環節。良好的輸入需要通過聽、讀、看等環節來鋪墊,需要通過以上研討的參與、探索等方法和形式來實現。二是輸出是結果,是后序環節。在充分輸入的基礎上,輸出的可能性得到了提升。輸出是對輸入的反饋,是學習的遷移,是一個自然漸進的過程。三是輸入與輸出的交互關系。從輸入到輸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線性的過程,需要條件的積累。同時,輸出也對輸入內容進行了復制、遷移和創造,學生通過分析、推斷,提高了自身的表達性技能,也為進一步的輸入提供了動機和先導。
2.口語表達
狹義的表達指口語表達。學生利用習得知識,綜合調動應用能力和策略,對分析和理解的內容進行加工,從而促成了口語表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關注兩點:一是打通語音通道。如今英語測試體系中,越來越多的測試已經加入了聽說測試,體現了對語音通道重要作用的認可。二是聽和說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良好的聽的基礎上,說的實現有了可能;在說的基礎上,進一步聽也擁有更大可能。
3.書面語表達
廣義的表達還應該包括書面語表達,也就是寫。書面語表達與大量的聆聽和閱讀有很大的關系,并且和口語表達還構成了相互促進的關系。具體而言,可以從兩點進行關注:一是聆聽和閱讀為書面語表達提供了堅實基礎,根據輸入輸出理論,聆聽和閱讀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內容,為學生的口語和書面語表達提供了原始積累。二是書面語表達和口語表達的相互促進關系,口語表達的進步,為書面語表達提供了基礎,而書面語表達也進一步為口語表達理清邏輯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