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梅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不斷進行深化研究,制定有效策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chuàng)設濃厚的學習氛圍,組織生動有趣的課堂,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角色扮演,激發(fā)興趣
一年級的小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注意力不夠集中,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如在教學“誰比誰多,誰比誰少?”時,學生對如何求“比一個數多的數是多少?比一個數少的數是多少?”常常容易混淆,無法準確判斷用加法還是減法計算大數和小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請三位同學上臺分別扮演《回收廢品》里的角色小林、小紅、小青。當三個同學拿著裝滿塑料瓶的麻袋走上講臺時,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了過來,聚精會神地聽著三位同學的發(fā)言,認真記其中的數學信息,比較他們回收的塑料瓶數量誰多誰少,應該怎樣用數學方式解決。教師適時點評,數量多的是大數,數量小的是小數,引導學生積極討論,“求大數用加法還是減法?求小數呢?”學生對自己身邊生活中的問題總是特別感興趣。這種角色扮演的形式,既加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發(fā)展了學生的數學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水平,又在交流討論中輕松掌握了知識重難點,使數學課堂煥發(fā)。
二、利用童話故事,給數學披上夢幻的色彩
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數學題目的趣味性,我們可以采用編故事、改編題目的方式,把枯燥的數學問題變成有趣的童話故事或學生自己的故事,吸引全班同學的注意。如在北師版數學一年級下冊《小兔請客》講解時,我適時添加一些繪聲繪色的童話故事,“今天,小兔子家來了三個重要的客人,它們可都是小兔子最好的朋友。同學們,朋友來了,我們應該怎樣招待它們呢?”同學們馬上被吸引過來了,老師順勢接著編故事,“小兔子呀也和我們小朋友一樣,熱情地拿出了家里最好的水果來招待客人,它先拿來了幾盤蘋果?每盤幾個?”這就成功地把學生吸引到課堂教學中,并積極參與討論,很快完成了整十數的加法計算。
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是很難持久的,當整十數的加法計算學完后,學生的注意力又有些松懈了。于是,在講解減法時,我將童話故事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繼續(xù)繪聲繪色地講解小刺猬背蘋果的滑稽可愛畫面,引得同學們開懷大笑,“原來小刺猬為了逗其它小動物開心,故意和朋友們玩游戲呢。那誰來說說小刺猬拿走了幾個蘋果,桌上還剩幾個蘋果?用加法還是減法計算?”在輕松愉悅的故事環(huán)境中,學生踴躍發(fā)言,馬上列出了算式,并順利算出了得數。
三、適時鼓勵,善用表揚
一年級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都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適時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把學生注意力引導回正常教學中來。經驗豐富的老師知道,學生都喜歡被表揚,適時的鼓勵和表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小組比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組的學生獲得的紅花最多,得紅花最多的小組給予獎勵,得到老師一份特別的獎賞。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小組同學互相監(jiān)督,課堂紀律馬上就安靜下來了;學生都有向榜樣學習的心理,有時老師上課看哪個同學或哪一組表現好,獎勵一朵紅花或星星,頓時全班同學的目光都集中朝向被表揚的同學或小組,同時不約而同地調整自己的坐姿,坐得端端正正了。因此,充分利用表揚和鼓勵的力量,在班里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課堂中來,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