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設定為6%以上。
除了上述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進出口量穩質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因素,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設置具體的GDP增長目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設置GDP目標,有著全面綜合的考慮。相關分析認為,這一方面印證我國經受考驗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另一方面也昭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全年GDP增長2.3%。此前,各大機構紛紛對我國2021年GDP增長作出了較高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為8.1%,世界銀行預計為7.9%。
3月6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1.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2月2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該計劃。
經濟救助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將每周失業救濟額外福利提高至400美元,擴大失業救濟范圍并將適用時間延長至8月29日;為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注資200億美元;提供500億美元用于新冠病毒檢測和感染者追蹤;為州和地方政府注入3500億美元;為學校重新開放提供1700億美元等。
參議院通過的經濟救助計劃修改了眾議院通過版本中有關失業救濟福利的部分,例如,將每周失業救濟額外福利從400美元下調至300美元并將該福利適用時間延長至9月6日。因此,該計劃將交回眾議院重新審議和投票。經濟救助計劃獲得通過后將提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成為法律。
分析認為,如果美國強勢經濟刺激計劃落地,將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顯著影響。此前受該計劃發布影響,市場對通脹預期的加強,美債收益率近期直線上升,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飆升到1.6%之上,創下一年來新高。

3月4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十四次部長級會議通過在線視頻舉行,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主持,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擔任聯席主席。歐佩克當日發布公告說,與會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原則同意將3月份的產量水平延續到4月份,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除外。俄羅斯被允許增產日均13萬桶,哈薩克斯坦被允許增產日均2萬桶。另外沙特阿拉伯決定4月繼續執行日均100萬桶的自愿減產。去年因疫情沖擊導致需求銳減后,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決定減產970萬桶/日,隨后這一額度被削減至770萬桶/日,并從今年1月起進一步降至720萬桶/日。2021年2月和3月,沙特自愿額外減產100萬桶/日。也就是說,目前,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的減產額度在820萬桶/日左右。
這一消息令市場感到意外,國際油價當天大幅上漲。市場人士分析指出,近期多國新冠疫苗接種進展順利,全球原油需求有望增加,而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成員國不急于提高原油供應量,國際原油市場供應或將趨緊,油價因此上漲。還有分析稱,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在面對需求復蘇時采取了謹慎態度。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和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分別收于每桶63.83美元和66.74美元,漲幅均超4%。
根據諾瓦克此前的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22年初或中期回升到疫情危機前的水平。
美國總統拜登2月24日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和機構對關鍵產品和行業的供應鏈風險進行全面評估,解決美國供應鏈的脆弱性和面臨的風險。這其中就包括對稀土供應鏈的評估。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總統下令進行的評估可能會最終表明,即使稀土供應鏈發生巨大變化,但美國距離實現自給自足至少還要十年時間。美國目前只有一個運營中的稀土礦,其他幾個距離投產還有十年,而開采的稀土都被送往中國進行加工。相比之下,中國有數十座礦以及數百座冶煉分離設施。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1月的統計,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約為1.2億噸,其中中國儲量達到4400萬噸,占比約為36.7%。2020年全球稀土產量為24萬噸,其中中國產量達到14萬噸,約占58.3%。2019年,美國對稀土的凈進口依賴度為100%,主要進口國是中國、愛沙尼亞、日本和馬來西亞。
《日本經濟新聞》3月2日報道稱,歐美、日本和中國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去碳化”目標,電動汽車有望早日實現普及。但用來生產電機的稀土主要來自中國,存在一定的供應風險。還有報道稱,為了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日本在深海海底資源開采、戰略儲備和國際合作上下功夫。日媒分析指出,稀土資源在世界各地都有儲存,但礦脈中的放射性物質導致其開發難度大。在分離、精煉和加工方面,中國占稀土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目前美國在開采本國礦石后還不得不出口到中國進行加工,再把成品運回美國。日本也與美國面臨同樣困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4日報道,俄羅斯財政部日前發布消息稱,該部門將美元和歐元在俄國家福利基金(NWF)貨幣結構的比例從45%下降至35%,而人民幣和日元的比例分別為15%和5%。英鎊的比例仍保持在10%的水平。據悉,這些更變旨在提高俄國家福利基金盈利能力并且分散投資風險。
俄金融專家認為,將人民幣和日元納入國家福利基金貨幣結構,是俄“去美元”化趨勢的延續。現在美元匯率不穩定,俄試圖將貨幣風險降至最低。
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IBGE)3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巴西GDP下跌4.1%,這是巴西GDP連續三年增長后的首次下降,創下該國自1990年GDP下滑4.3%以來的最大年度跌幅。
2020年,巴西GDP總額為7.4萬億雷亞爾(按當前匯率約合1.32萬億美元),人均GDP為35172雷亞爾(約合6270美元),比2019年下降4.8%,為25年來最低水平。2020年,巴西三大產業中,占巴西GDP比重60%以上的服務業下跌4.5%,工業下跌3.5%。不過,農業增長2%。在需求方面,2020年,巴西家庭消費下降5.5%,投資下降0.8%。外貿方面,2020年巴西出口下降1.8%,進口下降10%。
根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的修訂數據,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巴西GDP分別增長1.3%、1.8%和1.4%。而2015年和2016年,巴西GDP連續兩年萎縮,分別下跌3.5%和3.3%。
業內人士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巴西2020年經濟出現下跌,符合市場預期。目前,巴西經濟仍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據巴西金融市場最新預期,該國2021年經濟料將增長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