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采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大熊貓、朱鹮、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中國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其中,人工繁育大熊貓數量實現快速優質增長,繁育成活大熊貓258只,人工圈養種群總數達到633只。對大熊貓、麋鹿、朱鹮、林麝、白頸長尾雉、黑葉猴等一大批野生動物實現放歸自然,并不斷擴大放歸區域和范圍,特別是曾在野外消失的野馬、麋鹿,已重新建立起野外種群,9只人工繁育大熊貓放歸自然,并成功融入野生種群。目前,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只,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只以上。
通過對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天臺鵝耳櫪、普陀鵝耳櫪等近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使部分瀕危物種種群數量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