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傳鵬
(江蘇省泗陽縣中醫院 口腔科,江蘇 泗陽)
前牙外傷已成為口腔疾病中非常突出且重要的問題。其中上切牙在外傷中最易受累。牙齒外傷后常常會造成松動、移位或脫位,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外傷牙齒脫落或錯位愈合等多種不良后果,能及時選擇正確的固定方法是決定外傷松動牙預后的關鍵環節。
目前臨床上外傷松動牙常用的固定方法有成品牙弓夾板鋼絲結扎固定、粘著鋼絲樹脂夾板固定、不銹鋼絲8字結扎法固定等。以上方法在美觀性、舒適度方面以及對牙齒的固位效果及愈合方式尚都存在不足,有的固定方法在臨床上不易操作,有的不能確保牙齒的固定效果,有的固定方法對牙齦軟組織刺激較大,而且口腔衛生不易自潔。傳統的固定方法不能滿足臨床上患者對美觀性和舒適度的要求,因此,探索新的外傷牙固定方法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科室自2015年5月起應用法國RTD公司高強度石英纖維帶對外傷牙進行固定,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37例因外傷而引起牙齒松動或不完全脫位的患者,所有患者牙齒松動程度為Ⅱ~Ⅲ°,均為單個患牙。依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9例,男11例,女8例;對照組18例,男12例,女6例。兩組患者年齡8~18歲,平均12.5歲。患牙位置:上中前牙30例,上側切牙7例。牙齒松動程度:Ⅱ°15例,Ⅲ°22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為隨機分組的牙外傷引起的松動牙固定患者,兩組之間存在可比性。
Quartz splint TM 高強度石英纖維(RTD公司,法國),納米流動樹脂為Z350XT(3M ESPE,美國),酸蝕劑為Gluma(賀利氏公司,德國),粘結劑為AdperTM Single Bond 2(3M ESPE,美國)。
直絲弓托槽(新亞,杭州),磨牙頰面管(新亞,杭州),牙釉質粘合樹脂(光固化型)GREEN GLUE綠膠(西湖巴爾,杭州);光固化燈、牙線、小木楔等。
固定前常規檢查損傷程度、牙齦有無撕裂、牙槽骨損傷情況、拍牙片確定有無根折、咬合關系、牙體牙周及鄰牙情況,局麻下對外傷移位牙及半脫位牙行手法復位,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固定操作依據脫位牙數及鄰牙情況確定基牙數目。
高強度石英纖維樹脂夾板固定(實驗組):測量并剪取一根石英纖維帶,待用,長度包括松動或脫位牙兩側各二顆穩固牙(作為支抗牙)。將木楔置入牙齒鄰間隙以利于清潔,注意保持鄰間隙通暢。隔濕,酸蝕,沖洗,吹干,涂布粘結劑Single Bond 2,靜置10 s后,氣槍輕吹均勻,光照20 s,在酸蝕的牙齒表面涂上薄層流動樹脂,將剪好的石英纖維帶放在流動樹脂上,并用器械將纖維帶貼合于牙面,光固化20 s,然后在纖維夾板上輕輕覆蓋一層流動樹脂,之后再行20 s光照固化,打磨拋光,表面修整光滑平整。針對牙根發育完全者,于2周內行根管治療;針對牙根未發育完全者,密切觀察牙髓活力情況。
正畸托槽直絲弓技術固定(對照組):如果有牙齦撕裂先清創縫合,然后復位移位的牙齒,判斷需要粘結托槽的牙位,一般需固定移位松動牙每側2~3顆牙齒,乳牙一般不要粘結托槽。隔濕、吹干牙面,酸蝕,粘結直絲弓托槽,使槽溝在一直線上,托槽的中心不必與臨床冠中心一致,外傷牙復位后托槽的位置參照同名牙的位置粘結,最后選用0.018NiTi絲或0.16、0.18澳絲扎入,弓絲的外形應彎制成與牙弓外形相適應的形態[1],不要對牙齒產生額外的矯治力。可選用2×4矯治技術,在21|12粘結托槽,6|6粘結頰面管或者帶環。
術后囑患者患牙勿咬硬物,常規應用抗生素及漱口液,并進行口腔衛生宣教,所有患者固定術后均拍攝數字化根尖片,了解牙根情況及根尖部位是否存在陰影。囑患者2周后來復診,并行牙髓活力測試,根據具體情況,2周至4周拆除牙上固定物。3月后復診觀察遠期效果,臨床檢查患牙有無叩痛及松動,牙齦健康情況。把美觀性、舒適度、松動度、牙齦指數作為觀察指標,采用問卷調查形式評價效果。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組共37例患者固定術后2~4周拆除牙上固定物,三月后復診觀察遠期效果,外傷松動牙均無明顯松動,無叩痛,無脫落。對照組牙齦指數有2例達到2級記分標準,牙齦探診出血。咬合關系良好。拍攝牙根尖片顯示根尖區牙槽骨無明顯陰影,X線片示牙周膜正常或稍增寬。
詢問患者對兩種固定法的舒適度、美觀滿意度等。兩種固定法的舒適度、美觀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松動度和牙齦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二種固定方法均顯示外傷牙固定可靠,見表1。
目前,松動牙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光敏樹脂夾板固定、正畸托槽固定法、縫線懸吊臨時固定,鋼絲唇弓聯合樹脂夾板固定、預成鈦鏈+樹脂固定、石英纖維夾板+樹脂固定、全牙列合墊固定等。有文獻報道Super-Bond C&B粘結劑固定牙齒的鄰面[2],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牙齒脫位性損傷的分類:牙震蕩、亞脫位、半脫出、側方移位、挫入(嵌入)、全脫出,都有牙周組織的損傷。外傷牙固定后的牙周組織愈合方式:牙周膜愈合、表面吸收愈合、牙齒固連或稱替代性吸收、炎性吸收。脫位性損傷的牙齒,常有牙周膜的撕裂和出血,患牙應保持一定的生理動度,否則會引起牙齒固連,所以要采用彈性固定,對于全脫位時間小于1 h的再植牙或牙齒移位性損傷應彈性固定2周,而對于全脫位時間大于1 h的再植牙應彈性固定4周。在彈性固定方式中,高強度石英(或玻璃)纖維+流動樹脂夾板固定是首選方式。
正畸托槽弓絲技術目前在外傷前牙的固定中日趨增多,該方法是通過松動牙兩側的基牙作為支抗牙,利用弓絲入槽而達到牽引復位和固定松動牙。正畸矯治器固定為半彈性固定,也屬于半剛性夾板,外傷牙復位狀態一般,易使釉質表面著色,有時弓絲會損傷口腔黏膜。
臨床在使用正畸托槽片段弓固定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對基牙設計充分的支抗,使固定脫位牙的支抗力分散在多個基牙上,避免基牙發生移位;②注意托槽的黏結位置在同一水平;③彎制的片段弓絲要與牙弓形態相符,避免產生正畸力,造成患牙和支抗牙及其牙周組織的損傷;④對于牙列不齊的患者不適宜采用此法,以免增加弓絲彎制的難度影響療效[3]。
彈性纖維樹脂夾板固定的優點:彈力纖維夾板非常柔順,易貼合于牙齒表面;彈力纖維夾板表面光滑,易于與光固化樹脂粘結;彈力纖維夾板與牙色光固化樹脂固定在牙齒表面美觀,也易于拆除;彈力纖維夾板可向不同方向牽拉,外傷牙固定后仍有一定的生理動度,有利于牙周組織和牙髓的血液循環。
高強度的Quartz SplintTM石英纖維是RTD公司最新研制的齒科固位纖維材料,Quartz SplintTM高強度石英纖維夾板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的產品,采用RTD專有牙科用石英纖維,在嚴格的工藝條件下用復合樹脂基質對纖維進行預浸裹,有效地防止了樹脂聚合過程中氣泡和空洞的產生,最大限度獲得材料強度,能與大多數樹脂發生化學結合。當光固化后,復合樹脂充分聚合,石英纖維帶能提高樹脂的強度達300%,而且,該石英纖維具有零記憶特性,使其能極為方便地根據口腔形態和實際需要彎曲定型,方便地獲得所需要的形態。
帶狀編織的Quartz SplintTM石英纖維是專為松牙固定而設計的,是堅固、高效、美觀的牙周夾板。該纖維帶浸裹樹脂以后的厚度僅為0.4 mm,寬度為2.5 mm,十分輕薄,避免了令患者產生十分不適的異物感,非常適宜于臨床應用,替代了以往的金屬栓絲。帶狀編織的石英纖維帶是石英纖維經硅烷預處理工藝后,在材料上均勻地浸裹光固化復合樹脂,這種石英纖維帶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松牙固定的諸多弊端,在臨床上易操作,對牙齦刺激小,固定可靠。此固定方法具有美觀、方便、安全和舒適的優點[4]。

表1 兩種固定方法臨床效果比較(n)
石英纖維帶用于治療松動牙的固定,最大的優點是便于塑形,另一方面在臨床上容易獲取,比預成鈦鏈成本低,而且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固化,因而也可應用于復雜條件下的松動牙固定,如完全脫位牙的固定,具有彈性固定的優點,使牙周膜愈合成為可能。其良好的柔韌性使臨床醫師在治療牙外傷患者時,尤其是那些牙列擁擠明顯或排列不齊的牙外傷患者時,不再有彎制和固定不銹鋼弓絲的困難,石英纖維帶更容易與牙面貼合,操作更加方便[5]。
綜上所述,石英纖維夾板固定法的美觀性、舒適性及牙齦指數均優于正畸托槽固定法,是青少年前牙松動固定治療較為理想的選擇。本研究通過對正畸片段弓技術和高強石英纖維夾板兩種固定方法的比較,認為對于外傷所致的上前牙移位或脫位患者,兩種固定法均可有效的固定松動患牙,石英纖維夾板固定法在臨床效果的美觀和舒適度方面優于直絲弓托槽固定方法,是松動牙固定較為理想的選擇。基于本研究納入的樣本例數較少,且觀察時間較短,我們將收集更多的外傷牙固定病例,進行長期觀察來完善相關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