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光
(貴黔國際總院 手術麻醉中心,吉林 白山)
胃鏡是胃腸道疾病的診斷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患者常出現各種不適,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誘發心律失常。異丙酚起效快,恢復快,已被廣泛用于檢查無痛胃鏡的醫療領域,但由于異丙酚單獨經常出現更咳嗽,身體運動明顯受到種種障礙等不良反應,也影響麻醉[1]。因此單獨應用丙泊酚導致效果并不完美。而芬太尼可以減少這些副作用[2]。通過異丙酚臨床效果與丙泊酚應用的臨床治療效果,我院欲進行調查探究,以此尋找一個好的臨床藥物配伍方案。
在進行護理探究前要提前為患者進行一次身體檢查,若患者患有消化道出血休克且血壓不穩,則院方及時表明該類患者不得參與本次關于丙泊酚配伍芬太尼的調查探究。同時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哮喘病史患者,任何患有心臟相關疾病例如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患有3級高血壓和藥物易過敏的患者都要排除。隨機抽取我院就診的200例無痛胃鏡檢查的門診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入院時間為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保證患者BP、ECG、胸片等檢查效果良好身體情況穩定和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協定書簽署下,方可進行對比調查。患者年齡平均67.9歲;平均體重59.8 kg。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體各項機能,免疫力差異,受教育程度,心理承受能力,有無其他既往病史等方面皆不會對本次探究產生較大影響。本院按照不同的藥物施加方案將抽取的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使用丙泊酚+生理鹽水組藥物方案,觀察組患者使用丙泊酚+芬太尼組藥物方案。其他方面無較為明顯的差異,本次探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在術前禁食12 h,禁水8 h,術前沒有飲食禁忌規定。對照組觀察組入室后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體位、坐姿等調節好內窺鏡的方向和位置,護理人員應戴衛生手套操作,注意內窺鏡的咬口衛生,使用前清洗消毒。患者進入手術狀態后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在術中是否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受限,煩躁易怒的情況。為患者適當添加濃度為0.5~1 mg·kg-1的異丙酚;當患者血壓降低,則靜脈內注射5 mg的麻黃堿便可上升;當患者心臟速率每分鐘低于50次時,要靜脈注射0.1~0.5 mg且規格為<90%的氧飽和度的阿托品。當患者出現呼吸受限,不通暢的時候,要為患者戴上面罩壓力來進行通氣。
(1)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睫毛反射情況記錄注射異丙酚后患者的發病時間和喚醒時間。(2)記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和脈搏血氧飽和度,和做胃鏡期間患者的心跳次數情況。(3)記錄患者不自主運動、呼吸抑制、心動過緩、低血壓、惡心嘔吐等反應癥狀。
護理人員記錄患者治療狀態,并由專業的分析人員對比得出兩組丙泊酚用量、起效時間和清醒時間比較情況:觀察組患者丙泊酚用量較對照組患者藥物用量相對較少,且觀察組患者的起效時間和清醒時間均縮短,相比對照組患者效果略微明顯(P<0.05),見表2。和檢查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丙泊酚用量、起效時間及清醒時間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丙泊酚用量、起效時間及清醒時間比較( )
項目 對照組 觀察組 P丙泊酚用量(mg) 92.31 115.44 <0.05起效時間(min) 0.96 1.38 <0.05清醒時間(min) 2.93 4.00 <0.05
組檢查過程中HR、MAP和SPO2的比較:由表2數據顯示:觀察組在置入胃鏡前、胃鏡經咽時、鏡檢時及鏡檢后5 min各時點MAP較對照組降低(P<0.05),兩組患者SPO2術中無明顯變化。
表2 兩組患者檢查過程中HR、MAP及SPO2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檢查過程中HR、MAP及SPO2比較( )
指標 組別 置入胃鏡前 胃鏡經咽時 鏡檢時鏡檢后5 min HR(次·min-1)對照組 64.5 72.6 69.8 64.9觀察組 68.2 78.4 78.8 68.9 MAP(kPA) 對照組 79.1 74.6 75.9 85.0觀察組 92.6 85.1 84.0 91.0 SPO2(%) 對照組 99.0 98.4 98.9 98.8觀察組 99.1 98.4 98.4 99.0
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檢查過程中不良反應比較(n)
內鏡檢查已經成為消化科檢查最常規的手段之一,病變可直接通過內窺鏡觀察,活檢取以及各種內鏡護理治療。但目前較大一部分患者在普通胃鏡檢查時會難以自控的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情節嚴重者,則會引起咽喉腫痛、咽喉毛細血管出血。因此,有很多患者因不能忍受胃鏡插拔引起的這些應激反應而難以完成胃鏡檢查。現今臨床領域發展的無痛胃鏡,當患者在做這類檢查時便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患者自身的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與此同時,患者做無痛胃鏡時心臟等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風險也會提高。盡管如此,患者因減少了惡心嘔吐和健忘的反應,和該治療屬性半衰期短,給藥后迅速醒來等可見成效而使無痛胃鏡受到廣泛患者的接受從而大范圍的應用于臨床理療護理領域。在一定程度范圍內,藥物的止痛效果、咽喉刺激抑制情況隨著丙泊酚的用量而出現不同的程度,術中俯臥身體,咳嗽反應和異丙酚不順暢,導致血流波動較大,因此該劑量是不容易控制,高劑量增加的危險深度鎮靜[3]。醫護人員為患者注射丙泊酚時,因患者血管和身體內的疼痛感受器,激肽系統直接被藥物刺激,所以常伴隨著較為劇烈的疼痛[4]。另一種能夠有效鎮痛麻醉的藥物是芬太尼,由于該藥物的親脂屬性,能夠從血液滲透到其他組織器官,如肌肉、脂肪,它可在短時間內迅速緩解患者的疼痛。通常為了起到減輕患者全身的壓力,心肌器官消耗氧氣的程度,心跳速度,較強的鎮痛,減少應激反應對傷害性刺激和新陳代謝快等效果,臨床常常注射芬太尼,所以該藥劑很適合腸胃內窺鏡手術[5]。然而,患者也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6]。本研究旨在比較使用丙泊酚單獨無痛胃鏡的和組合的芬太尼和丙泊酚無痛胃鏡。本次調查探究表明:用單獨使用丙泊酚相比,聯合組異丙酚顯著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的起效時間和喚醒時間縮短。由此可見,無痛胃鏡下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數,從而減少病人的恢復時間的麻醉效果的量,降低了深度鎮靜的可能性,顯示出異丙酚配伍芬太尼在無痛胃鏡使用中減低丙泊酚單劑量[7]。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實質上減少單一藥劑的不利影響[8]。患者聯合治療組均順利完成胃鏡檢查,患者在注射丙泊酚配伍芬太尼時可使煩躁、惡心、嘔吐等劇烈應激反應減弱。藥物組合的藥劑絕大多數是在正常范圍內,無需院內進行某些特殊處理[9]。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鎮靜無痛胃鏡操作中,增加靜脈安全麻醉[10],表明該組合具有更優異的安全性。臨床應用效果顯著,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周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恢復患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屬的滿意度,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對患者家庭以及社會減輕了經濟上的負擔,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