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對當今物質生產極大發展的中國,消費主義思潮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種思潮導致了人們在超出自己需要和消費能力下,盲目去追求更高的消費水平。這種現象已經超越了當下人們處理人與物的正常關系,所以如何處理消費主義帶來的影響以及確立正確的消費觀對當今中國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將分析消費主義在中國帶來的影響以及消費主義產生的原理,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得出如何理性面對消費主義,樹立正確消費觀。
【關鍵詞】 消費主義;消費與生產;馬克思主義消費觀
【中圖分類號】B8?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8-0041-02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外來消費主義思潮影響,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在這種情形下,人們開始不斷地追求新的消費品,這會使人們在消費時大大超出了所必需的消費,以此來滿足自己所謂的精神快樂。在這種現狀中消費已經不再看作一種手段,而看成目的本身,為消費而消費。消費主義反映了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追求自我表現或為了尋找自我價值而進行的個性表現行為,這種消費主義所表現出來的許多現狀顯然對于社會是不利的。因此應該正確看待該思潮,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建立正確消費觀。
一、當下中國所出現消費主義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物質生產的不斷發展和人們消費欲望增長,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對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社會生產和思想觀念,人們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越來越追求新的物質產品,盲目跟風進行消費。這些變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并不適合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不利于正確的消費觀的建立,會對我國經濟體制建立以及思想文化造成影響。所以當代中國的消費主義更應該結合當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特別是從加快構建消費主導型經濟發展新模式下,應該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從而構建綠色和諧的消費觀念。
二、如今消費主義具體表現
(一)物質生產的豐富導致消費能力增長超越實際需求
消費主義在社會上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就有物質生產快速發展的因素,從一方面來說,“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核心,消費主義的本質是物質主義,人們對物質過量的需求超出了實際需求。馬克思指出:“錢是從人異化出來的人的勞動和存在的本質;這個外在本質卻統治了人,人卻向它膜拜。” 在“物質依賴”社會中,人們必然會遇到種種困境。人們不是依靠自己而存在,而是尋求外在事物的依賴。“物”成為人類生存和所有其他活動的基礎,它成為人類不斷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東西,影響著人們的現實生活。
(二)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被當下消費觀所趨同
現代經濟條件的成熟和社會文化的世俗化為消費主義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消費主義的最終確定及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大規模傳播是通過大眾媒體完成的。高速發展的傳播手段,為現代人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來源,其中一部分就包括消費主義的傳播。更因為大眾傳媒的普遍性,使得人人都能成為被迫接收信息的對象,沒有健全的消費觀的人容易受到其影響。大眾媒體以快速的傳播速度、精準的傳播效果,不斷對人民的思想意識進行著沖擊。因而在人們的頭腦中創造了一個虛擬社會形態,使得人們迷失在社會大的思潮中。它不僅創造了使用商品和創造消費者價值的愿望,刺激了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催生了整個社會對某種風格,美學和品位的追求。此時人的思想就容易被這種看似充滿現代風格的思想所趨同,導致人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在充滿了消費主義的社會生活中,人們的欲望超越了需求,人們的消費是盲目和被操縱的。人們購買的物品并不是他們所必需的,然而他們為了這些東西卻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勞動。馬克思說:“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的關系就是對一個異己的對象的關系。” 消費者的個性、主權和自由選擇事實上卻是一個巨大的騙局,盲目追求新事物而消費的人們反而產生了不利于自己的效果。通過不斷追求新的物體來滿足所謂的精神需求,并使人們在連續的消費陷阱中流連忘返,這種對新奇的不斷渴望是無止境的,但是卻沒有任何意義。這些物質需求滿足沒有持久性,人們對新奇事物的渴望是短暫而不穩定的。一旦人類價值觀受到消費主義價值觀的控制,就會產生許多連鎖反應,例如道德價值觀的扭曲和對生活缺乏信心。所以消費主義看似并沒有什么危害,卻在無形中同化了你,并產生了不利于自身的影響。
三、當代中國消費主義產生的原因
(一)物質生產與消費方式的不匹配導致的過度消費
物質生產決定了消費方式,生產不僅創造了消費的對象和數量,而且創造了消費模式和消費者。一方面,生產為消費者提供消費的材料和對象。如果消費沒有對象,就不會產生消費;另一方面,生產也創造了消費模式。新產品與使用消費這些新產品的人同時生產,這兩者是相互有條件和相輔相成的。同時,所生產的產品為消費者創造了新的需求,成為人們追求新消費的動力。因此,生產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費結構。如果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不合理,人們生產需求太少,供應短缺。如果不需要的東西大量生產,導致供過于求,不僅通過消費不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還會造成巨大的社會浪費。
(二)人們思想觀念的盲目盲從導致了不健康的消費觀
在現代西方文化世俗化的影響下,人們不再看重思想道德上的滿足,而在過度追求物質享樂。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人們因過度追求物質利益而帶來的道德的罪惡感被削弱,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被大大激活。從本質上講,它與傳統倫理道德所倡導的精神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從人類本能的心理因素來看,人的欲望具有無限的指向性,他們自然會追求和模仿高層次,更好的事物。對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而言,當前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展所帶來的物質生活空前繁榮,已經滿足了大多數人的基本食物、衣著、住房和旅游等樂趣,人們的物質生活比以前豐富得多。普通人可以通過努力模仿高等社會階層的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以實現他們的外在和膚淺的平等。因此,基于人的先天模仿和追求平等的心理因素,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后,繼續追求不斷更新和更高水平的享受是不可避免的。消費者行為如奢侈品消費和炫耀性消費變得普遍,人們的思想變得愈來愈加趨同。
四、如何應對當下消費主義現象
(一)建立健全正確的經濟發展模式
面對當下物質與精神都要豐富的需求。既要擴大社會有效消費需求,提高勞動者消費能力,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擴大消費者消費和實現消費能力從而提高促進經濟發展。又要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意識,做到理性消費。馬克思指出:“脫離這些事實和過程,就沒有任何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結合中國實際,以提高社會生產的發展水平,為社會提供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產品,促進人民需求。使得需求符合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能夠增加居民收入,實現物質公平分配。在中國,消費者主體是由工人主導的消費者群體。所以要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收入增長與分配合理,提高分配的公平性與效率性。只有生產與消費平衡發展,才能使得人們不再盲目追求高消費,形成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現象。
(二)使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樹立正確消費觀
在當前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條件下,面對消費主義對中國的不斷影響,并將會繼續發展的勢頭下,我們更需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來處理當下社會問題。馬克思指出真正的實踐是“現實的和實證的理論的條件。” 所以需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消費文化思想,形成具有科學、可持續消費模式。這種消費在滿足物質文化產品生產需求的同時,也能實現生產能力和適度消費之間的良性循環。我們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防止消費主義對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使得消費者能夠牢固樹立協調、綠色、健康的消費觀念,倡導節儉風尚,反對浪費的理性消費觀,踐行馬克思主義消費觀。利用可持續綠色消費的概念在協調社會和諧和個人的發展發揮作用,使消費與現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能夠和諧發展,使得生態環境與人民的需要可協調,人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協調。要將生活推向更高的質量,需要用有利于人的整體發展的高層次需求,來取代低層次的物質主義需求。我們必須在滿足合理物質需求的消費下,注重引導人們參與社會和文化活動的積極參與,在自然生態中需求和諧,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在面對當今世界物質極大豐富和外來思想觀念的影響下,樹立健康的消費理念尤為重要。人們應該從自己的需求出發,結合利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智慧,豐富精神需求,正確看待物質需求,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消費觀,這對于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經濟快速發展和思想文化快速變遷的影響下,正確的消費主義將會引領和諧發展道路,創造新的價值,推動幸福中國建設。
參考文獻:
[1]葛玉萍.當代中國社會的消費主義現狀及成因探析[J].市場研究,2019,(02):48-49.
[2]李晶晶.當代中國消費主義傾向研究[D].中共山東省委黨校,2010.
[3]尹元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消費轉型升級的思考[J].商學研究,2018,25(04):118-123.
[4]陳剛.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觀及其當代意義[J].江蘇社會科學,2005,(06):49-54.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張思琪,女,漢族,山西運城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專業:哲學;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