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冶
(興安盟人民醫院 心電室,內蒙古 烏蘭浩特)
高血壓最大的特征是動脈血壓測量值上漲超過正常值,并隨著病程的延長,容易造成糖代謝紊亂、心臟、腎臟、腦血管、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1-2]。目前對高血壓發作原因的調查顯示,家族遺傳、飲食習慣、緊張的精神壓力、治病用藥等都可能誘發高血壓,且發病率與患者的年齡增長呈正比[3-4]。是老年人健康問題關注的重點,并隨著國家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演變更加突出。目前,臨床中對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選用藥物來降低和控制血壓,比較困難的是高血壓合并癥的治療,而對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則需要準確判斷出原發疾病,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做降壓治療[5-6]。高血壓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跟病發后治療相比,能夠在高血壓早期發現并控制,對患者更有利。筆者本次研究的立足點在原發性高血壓對患者心臟造成的壓力,并提出利用高血壓患者心電圖檢查結果的變化來輔助高血壓疾病的診斷。研究中共選取了60例高血壓患者,先后進行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檢查,對比了兩種檢查中ST-T的變化,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心電室進行心電圖檢查的60例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與動態24 h兩種心電圖檢查。60例患者由37例男性與23例女性構成;年齡在30~75歲,平均(59.86±3.14)歲;高血壓病程9個月至18年,平均(11.49±3.44)年;合并癥有糖尿病、冠心病、其他腦血管疾病等。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其家屬愿意參與研究并提供自己的資料;②患者的病歷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資料保存不完整的患者;②患者、患者家屬有一方不同意參與的。
常規心電圖檢查,告知患者做好心電圖檢查前的準備,首先脫去上身衣物,使胸部充分暴露于儀器下,摘掉項鏈、手鏈、手表和手機等磁性物品交由家屬或醫護人員代為保管,使用常規心電圖檢查將十二導聯連接后記錄圖像,圖像記錄時常≥15 s,最后打印出獲得的圖像,心電圖檢查結果的分析需由2名經驗豐富的心電室主治醫師共同分析。
動態心電圖,使用心電室配置的動態心電圖機和模擬MVI、MV5、MaVF導聯,記錄描記24 h內患者的心電圖變化,最后使用計算機導入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同時由人工對數據信息做修正和編輯,并打印出最后的報告。在動態24 h心電圖檢查中,患者的正?;顒硬皇芟拗?,但需要注意3點,第一是活動不能過于劇烈,第二避免到有磁場的場所活動,第三是避免長時間觸摸身上連接的儀器。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的分析同樣需要在2名經驗豐富的心電室主治醫師共同進行。
60例患者均接受常規和動態24 h兩種心電圖檢查,記錄并比較兩種心電圖檢查中V1~V6T波直立、V1T>V5T,V4~V6T波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壓低的比率。
使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心電圖檢查結果與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中V1~V6T波直立、V1T>V5T對比,組間差異?。≒>0.05),V4~V6T波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壓低對比,組間差異較大,且常規心電圖檢出比率低于動態心電圖(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種心電圖檢查中患者ST-T變化情況[n(%)]
本研究中納入的60例患者中高血壓分期,Ⅰ期10例、Ⅱ期35例、Ⅲ期15例,患者心電圖ST段陽性改變檢出率比較,Ⅰ期,常規心電圖陽性檢出率0%,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30.00%;Ⅱ期,常規心電圖陽性檢出率5.71%,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51.43%,Ⅲ期,常規心電圖陽性檢出率40.00%,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80.00%。其中動態心電圖檢出ST段陽性改變的幾率比常規心電圖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種心電圖檢測不同高血壓分期患者的陽性檢出率[n(%)]
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致死或致殘,在臨床中屬于比較普遍的現象,其對人體的危害性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關于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調查發現,高血壓在所有因素中占比最多,是最主要的因素。高血壓,人類眾多的基礎疾病中的一種,發作后可以采取一定的醫療措施控制病情,使患者可以正常的進行日?;顒?,但無法根治[7-8]。高血壓得到控制的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也需要從飲食、作息、環境等方面著手,積極控制容易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導致的左室肥厚是心臟疾病的一種,在心臟科臨床較為常見,有學者做過相關調查,發現高血壓致左室肥厚的患者占了心臟疾病患者的三成,并且高血壓患者的年齡越大,檢出左室肥厚的幾率越大[9]。而左室肥厚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造成心臟功能異常,并隨著疾病的發展引發各類的心臟疾病。因此臨床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始終將控制血壓作為一個重點。
心電圖的主要作用是用心肌電的活動來表示患者心率的變化,通過分析可以得出患者是否存在電解質紊亂、心肌缺血、心包病變等癥狀。有研究表明,存在部分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心電圖分析結果不一致的情況,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心電圖檢查出無癥狀的心肌缺血情況,這一定對于提前預防冠狀動脈病變的意義重大[10]。
本次研究中將6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常規和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常規心電圖檢查結果與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中V1~V6T波直立、V1T>V5T對比,組間差異?。≒>0.05),V4~V6T波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壓低對比,組間差異較大,且常規心電圖檢出比率低于動態心電圖(P<0.05)。本研究中納入的60例患者中高血壓分期,Ⅰ期10例、Ⅱ期35例、Ⅲ期15例,患者心電圖ST段陽性改變檢出率比較,Ⅰ期,常規心電圖陽性檢出率0%,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30.00%;Ⅱ期,常規心電圖陽性檢出率5.71%,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51.43%,Ⅲ期,常規心電圖陽性檢出率40.00%,動態心電圖陽性檢出率80.00%。其中動態心電圖檢出ST段陽性改變的幾率比常規心電圖更高(P>0.05)。
總之,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會對人體的心臟造成負荷,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而心電圖主要是用于檢查患者心臟電的情況,其優勢在于無創、效率高,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的運用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的診斷高血壓疾病,臨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