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人民醫院,甘肅 慶陽)
目前臨床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便是糖尿病,該疾病主要存在于老年群體當中。引起患者出現該疾病的誘發因素較多,主要包括患者自身飲食習慣、體質過重以及自身免疫系統缺陷等等。在臨床中,相關研究人員將該疾病歸類于全身性代謝性疾病[1]。目前為21世紀,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改變,也導致人口老齡化不斷增加。據相關研究人員統計指出,國內每年糖尿病患者新發病率不斷上升,同時患者的機體長時間段都處于一個高糖狀態,自身器官遭受到無可避免的損傷[2]。倘若不早期對患者給予有效的干預,則患者將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主要包括糖尿病腎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危害患者個人生命安全的疾病[3]。由此看來,針對慢性疾病給予患者早期的診斷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隨機挑選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共1200例進行研究,分析采用生化檢驗以及常規檢驗診斷臨床效果進行對比,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隨機挑選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共1200例進行研究,根據實施診斷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600例常規組與600例實驗組,其中將常規檢驗方式用于診斷600例常規組糖尿病患者,男性382例,女性218例,年齡30~70歲,平均(54.12±9.24)歲,病程0.5~19年,平均(10.5±7.6)年。而其余600例實驗組糖尿患者則實施生化檢驗進行診斷,男性330例,女性270例,年齡33~69歲,平均(53.82±9.27)歲,病程0.5~20年,平均(10.4±7.5)年。比對以上收治的1200例糖尿病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兩組間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但具有可比性(P>0.05)。
常規組:針對該組收治的600例糖尿病患者給予常規檢驗,具體操作如下:實施檢驗的時候,臨床醫護人員需要提前告知患者在實施檢驗以前相關的注意事項。在進行尿液檢查的時候,需要告知患者禁水禁食。讓患者對于整個檢驗的流程以及實際操作方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而促使患者在接受檢查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并且醫護人員將患者的尿液收集完成后,應第一時間送至檢驗室,對其尿液進行檢查。實施常規尿液檢查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儀器為長沙愛威公司提供的AVE-752型尿液分析儀。
實驗組:針對該組收治的600例糖尿病患者給予生化檢驗,具體操作如下:在對該組糖尿病患者進行深化檢驗以前,臨床的醫護人員需要明確告知患者和家屬與生化檢驗相關的信息,讓患者和家屬對于生化檢驗的整個流程以及實際操作有一個深入的認識。與此同時,還需要明確告知生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重要價值。在實施檢驗前,需要告知患者生化檢驗時檢測的一系列項目,主要包括:空腹糖化血清蛋白值、空腹血清葡萄糖、糖耐量實驗、血清甘油三脂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值等。等到患者能夠完全了解生化檢驗相關基本內容以后,再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生化檢驗。檢驗過程中所采用的為日立HITACHI 7600-0I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在進行生化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要嚴格按照儀器的操作規程(SOP文件)進行操作,同時確保整個操作流程處于最佳狀態,從而提升檢驗結果的真實性。
分別比對兩組糖尿病患者經不同方式診斷后陽性檢出率。
分別比對兩組糖尿病患者經不同方式診斷后臨床效果變化情況。評判標準:按照《臨床醫藥實踐》中相關療效判定,臨床診斷的結果和最終檢驗結果保持一致則視為顯效;臨床診斷的結果和最終檢驗結果未達成一致則視為無效。
應用SPSS 24.0軟件進行計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所示,通過實施不同檢驗方式進行檢驗后,其結果顯示與實驗組患者總陽性檢出率相對比,常規組總陽性檢出率顯著偏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以上兩組糖尿病患者陽性檢出率(n, %)
表2所示,通過實施不同檢驗方式進行檢驗后,其結果顯示與實驗組患者有效率相對比,常規組有效率顯著偏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對比以上兩組糖尿病患者有效率[n(%)]
就目前而言,在非傳染性疾病當中糖尿病為第三位。糖尿病具有極長的病程以及隱匿性,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同時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4]。所以一旦患者發病以后需要給予早期且有效的診斷,從而為后期的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本次研究通過實施兩種不同的診斷方式,分別為常規檢驗和生化檢驗,并對其進行分析比較。據相關研究人員指出,糖尿病會受到環境以及遺傳等方面的影響,同時女性患者與男性患者相比較顯著偏少,該疾病主要以中老年為主。倘若患者出現糖尿病以后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自身機體將會出現以下兩類病變:其一微血管病變,其二大血管病變。與此同時,糖尿病患者還將呈現出以下幾種癥狀:心血管事件雙端壞疽、腎功能衰竭、雙目失明,部分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將直接引發腦血管病變。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新發人數猛增,并且大部分為心血管并發癥導致死亡,所以在臨床中采用有效的診斷方式來診斷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糖尿病患者一些臨床大夫主要采用簡單易行的尿常規檢測方式進行糖尿病篩選,使得臨床診斷結果與臨床檢驗結果出現一定的差異,這樣的情況使一部分患者病情未能及時發現,錯過黃金救治時間,促使患者的病情不斷惡化,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如今臨床將生化檢驗作為主要的診斷方式,其效果得到一致好評。生化檢驗主要采用的儀器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該儀器主要特征為檢測項目多,數據準確可靠。可對患者一系列臨床指標,例如空腹血清葡萄糖、糖耐量實驗、血清甘油三脂、糖化血清蛋白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等加以測定[5]。不僅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減少了檢驗時間。當患者處于空腹狀態時,患者血糖具體變化依據可采用血清葡萄糖水平表示,而患者具體恢復情況則可采用糖化血清蛋白值來進行表現,甘油三脂高是診斷高甘油三酯血癥,但并非診斷糖尿病的標準。真性糖尿病的依據為糖耐量下降,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依據是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以上指標均能夠將患者的實際病情程度反映出來。本研究結果指出,通過實施不同檢驗方式進行檢驗后,其結果顯示與實驗組患者總陽性檢出率相對比,常規組總陽性檢出率顯著偏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實驗組患者有效率相對比,常規組有效率顯著偏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與常規檢驗方式相比,生化檢驗效果更突出,它是屬于一種新型的檢測方式。就糖尿病患者來說,能夠將其價值作用發揮到最大,從而提升臨床診斷有效率以及準確率。為后期的治療提供有效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