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敏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蒙醫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腦血栓是指因腦動脈血栓所致的缺血性腦卒中,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發病率,也是當下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蒙醫認為腦卒中屬于薩病的范疇,情志失調、飲食失常以及久病體虛等均屬于這類疾病的誘發因素[1],為了驗證蒙醫在改善腦血栓中的應用效果,現抽取50例患者展開對比研究,結果如下。
累計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抽取50例腦血栓患者,根據其入院順序進行編號1~50,隨機抽取25例作為對照組,使用西醫治療,組內男女比13:12,年齡在48~74歲,平均為(63.5±2.4)歲;余下25例患者為觀察組,西醫聯合蒙醫治療,組內男女比14:11,年齡在47~76歲,平均為(64.1±2.6)歲,數據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排除標準:(1)排除距初次發生時間2周以上的患者;(2)排除行為意識存在障礙的患者;(3)排除臟器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4)排除合并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5)排除對治療藥物存在過敏反應的患者。
所選取患者均接受常規西醫治療,如腦神經營養支持、預防腦水腫、控制血壓等,觀察組選用西醫聯合蒙醫治療,使用藥物為珍寶丸、扎沖十三味丸(扎沖-13)等蒙藥制劑,按照藥物使用說明(珍寶丸每天用藥2次,用藥時間為早晨和中午,每次用藥量為13~15粒;扎沖十三味丸于晚上服用,每次的用藥量為5~9粒)對選取患者開展2個療程的治療,連續用藥10 d為1個療程。
統計選取患者癱瘓、失語等病癥改善情況,綜合評估治療效果。顯效為癱瘓、失語等病癥完全消失,患者具備獨立生活能力;有效為癱瘓、失語等病癥得到有效改善,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無效為癱瘓、失語等病癥無任何改善。借助NIHSS量表對所選取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越嚴重。
SPSS 17.0為本次研究獲取數據的處理軟件,借助χ2對以百分比表示的計數數據進行檢測,借助t對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進行檢測,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借助評判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觀察組內治療效果評估結果為無效的有1例,其余患者在治療后癱瘓、失語等病癥均得到改善,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良好,占總患者的96.00%,對照組內治療效果評估結果為無效的有5例,其余患者在治療后癱瘓、失語等病癥均得到改善,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良好,占總患者的80.00%,數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所選取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借助NIHSS量表對所選取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估,評估數據顯示,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NIHSS評分分別為(6.8±0.5)分、(6.7±0.6)分,數據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624,P=0.324);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NIHSS評分分別為(3.2±0.4)分、(5.6±1.1)分,數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762,P=0.000)。
腦血栓的主要發病因素為腦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壁增厚,動脈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影響到腦部的供血量和供氧量,短時間內沒有得到救治,腦組織將會因為長時間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因此腦血栓是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會嚴重影響人體的生活質量及生存質量[2]。
臨床上常用治療手段為擴張血管、神經系統營養支持以及抗凝血等,這些治療方法雖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但并未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出現病情復發的概率較高。蒙醫認為腦血栓屬于薩病的范疇[3],病理機制為三根、七素失調,惡琪素將、巴達干濁液明顯增多,與赫依相互制約,最終導致百脈之海--腦部組織受損[4],因此從蒙醫的角度來看,想要從根本上治療腦血栓,應當調理三根、疏通經脈、散瘀活血。珍寶丸、扎沖十三味丸(扎沖-13)等屬于化瘀止痛類的蒙藥[5-6],將其用于腦血栓患者的治療,能夠起到良好的活血、散淤、理氣、止痛的效果,相關研究顯示,這兩種藥物合理搭配使用[7-8],能夠達到擴張微循環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從而改善血液循環系統,消除腦動脈血栓。本次抽取50例患者來對比分析蒙醫在腦血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應用珍寶丸、扎沖十三味丸兩種蒙醫藥治療患者,所選取患者的臨床病癥得到有效改善,測定治療前后所選取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發現,蒙醫聯合西醫治療下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問題得到有效改善,與單純西醫治療具有明顯優勢,也驗證了蒙醫聯合西醫在腦血栓治療中的良好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腦血栓的出現會影響到患者的神經系統,造成神經功能障礙,引發偏癱、失語等疾病,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質量,及時發現并落實有效的治療手段可以減輕危害,蒙醫聯合西醫能夠從根源上消除血栓,改善各項臨床病癥,綜合應用價值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