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瓊,甄世曉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手術室是醫院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但由于手術室均為密閉環境,也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高危地區[1]。手術室感染會導致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受到影響,輕則延長患者的恢復時間,重則可能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減少手術過程中的感染一致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研究的熱點[2-4]。細節優化干預是一種對現有管理模式進行優化的模式,將其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提高對預防感染的重視程度。本次研究對我院實施細節優化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將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26例患者作為研究的觀察組,實施細節優化干預的感染控制;另將同期常規護理及感染管理的126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納入標準:①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②全程配合研究,未中途脫落、退出研究。排除標準:①既往罹患感染性疾病或干預前處于嚴重感染狀態;②合并精神、認知功能障礙。觀察組中,男66例,女60例;年齡24~78歲,平均(50.44±9.04)歲;手術類型:骨科55例,普外科36例,婦科35例。對照組中,男68例,女58例;年齡23~81歲,平均(50.78±9.12)歲;手術類型:骨科57例,普外科37例,婦科3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和感染防控;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細節優化干預。
細節優化干預:①組織培訓。在開展細節優化干預前,對參與研究的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手術室管理規范、消毒技術應用等相關內容,主要涵蓋醫院感染控制規范、手術室消毒技術規范等內容,在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同時定期對已合格的相關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其對醫院感染尤其是手術室感染的了解。②落實管理。實施專人專職制度,將考核工作落實到具體的護理人員,保證手術室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實。手術室感染防控管理包括:空氣消毒、紫外線消毒殺菌、手術室內部環境清潔、進出人員消毒、器械管理、器材保養等內容[5-6]。③落實考核,每月對手術室的干預預防效果進行評價,監督手術室的消毒管理、空氣質量、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護理操作等,對完成不到位的情況限定整改。
(1)干預后,采用自制手術室護士感染防控知信行問卷對兩組患者的經手手術室護士的感染防控知信行水平進行評估。主要可分為三個維度:防控專業知識、防控操作行為、防控護理態度。(2)記錄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的發生率,統計周期為每年,本次研究取每年平均值。(3)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該量表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總分100分。得分≥9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80~89分為基本滿意,得分≤79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室護士的知信行防控專業知識、操作行為、護理態度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室護理的感染防控知信行水平對比( , 分)

表1 手術室護理的感染防控知信行水平對比( , 分)
組別 例數 專業知識 操作行為 護理態度觀察組 126 43.52±5.32 41.25±4.20 42.31±5.24對照組 126 35.21±5.44 35.90±4.78 36.89±5.33 t 12.259 9.438 8.140 P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術后感染3例,發生率2.38%;對照組患者術后感染15例,發生率11.90%,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834,P=0.009)。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n, %)
在全國迎戰新冠肺炎(2019-nCoV)的大時代背景下,進一步的提升手術室的感染防控水平,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手術室作為疾病的治療場所,客觀原因導致其空間較為密切,人員密切接觸頻繁,由此是手術室常使用的紗布、廢料是細菌滋生的理想場所。因此嚴格執行手術室感染防控規范,不僅是對患者負責,也是對醫務人員自身的安危負責。手術室作為醫院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其感染防控關系到患者的手術治療質量[7]。本次研究為提升手術室感染防控水平實施細節優化干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優化細節干預,更為重視醫院感染管理,以更為嚴格的考核內容使手術室護士對手術室感染相關規范更為了解,從而將手術感染防控工作切實落實到實際工作之中[8]。
知信行理論認為,知識、信息的獲取是建立在正確的信念、態度等的基礎上,而信念、態度是達成目的,落實行動的動力。細節優化干預則在此基礎上發展,通過提升護理、醫務人員的知信行認知水平,達到提升手術室感染防控質量的目的。本次研究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及醫院感染防控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細節優化干預。在兩組的對比中,觀察組的手術室護士其知信行感染防控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的手術室護士(P<0.05),之所以通過細節優化干預有助于提升護理人員的知信行水平,主要在于以更為嚴格的管理模式,使醫務、護理人員明確自身的職責,明確不同環節的細節管理對整個手術室感染防控的作用。知信行理論將知識、信息、行動這一模式簡化,即建立正確的感染防控信念,通過積極的態度、完善的管理制度為行動的落實打下基礎,最終達到提升護理人員知信行水平的作用。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上述結果對比提示實施細節優化干預,可提升手術室護士對手術室感染防控的了解程度,從而作用于臨床工作中,使手術室感染風險大大降低。此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表明通過細節優化護理干預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體驗和護理質量,從而改善醫患關系,提升醫院形象。護理滿意率提升必定是建立在更為優質、高校的護理服務基礎上,由手術室一個點輻射到整個醫院。護理人員知信行水平的提升,極大的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職業榮譽感、責任感,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干凈整潔、通風通氣的手術室也近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認同感,因此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顯著上升。
綜上所述,優化細節干預可提升手術室護士的醫院感染知信行水平,降低患者手術感染風險,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