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李德剛,馬利軍,蘇寧
(1.內蒙古包頭市中心醫院,內蒙古 包頭;2.內蒙古包鋼醫院,內蒙古 包頭)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住培)是醫學畢業生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2013年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2015年住培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標志著我國的住培工作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培訓目標是培養高質量、臨床思維能力強和有良好實踐能力的合格的臨床醫師[1]。包頭市中心醫院放射基地是2017年10月獲批的第二批國家住培基地。隨著影像設備功能的不斷創新和檢查技術的飛速發展,影像檢查技術及診斷在臨床診療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我院將作為二級學科設置的放射基地進一步拆分為普放、CT、MRI、介入科,不利于放射基地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養。(2)沒有專職教員、加之自身的管理體制、醫療工作的實際狀況及帶教意識相對淡薄等諸多因素,放射醫師的培養過程、教學環節等方面與國內其他醫院相比差距較大。為了進一步提高住培質量,結合我院放射住培基地實際情況,我們正逐步探索建立一套實用、有效的住培體系。
樹立起導師是住培學員第一責任人這一觀念,在放射基地遴選出在臨床能力、科研基礎、教學水平和教書育人等方面能夠勝任指導工作的帶教老師,通過建立“導師-住院醫師”結對培養的“住培導師制”,導師在住培醫師的全程培養過程中進行個性化、特色化指導和管理,全面提升住院醫師的臨床、科研、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對每名學員入科時進行規范的入科教育,內容包括學員自我介紹、科室情況、工作流程、規章制度、培養計劃與要求、臨床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模擬訓練與考核方式與辦法等內容。入科時還需進行入科登記、分配帶教老師、由帶教老師按照輪轉大綱的要求制定帶教計劃。
日常考核包括規培醫師日常考勤、臨床工作、教學活動效果與反饋等方面。階段考核主要包括:理論考試、技能考試操作以及溝通能力、人文關懷等方面的考核。年度考核需通過內蒙古自治區統一組織的理論、技能考試,基地內部年度考核還包括綜合能力測試、客觀結構化測試等。
出科考核由四部分組成:日常考核、理論考試、技能考核、學習匯報、病例匯報。住院醫師出科時由各層次人員對其進行評價,如帶教老師、技術員、護士、培訓科室的其他住院醫師、患者等。
包括教學行為評價、教學成果評價,具體包括對帶教老師教學態度、教學內容、帶教方法、帶教能力、培訓效果、醫德醫風等項目進行評估,具體評分分別由學員、教學質量檢查小組成員、基地同行來完成。
基于崗位勝任力的主要目標包括:專業能力、溝通能力、學術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具體包括影像檢查技術原理、基礎理論、放射防護、技能操作、影像讀片診斷基本功、職業道德和人際溝通能力、教學和科研能力、正確的放射科臨床思維與工作方法以及最基本的臨床急救技能。規培期間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大型儀器設備上崗證考試。
放射科住培醫師在放射科內培訓為主(約占培訓時間的75%),另外,還要在超聲科、核醫學科及其他相關臨床科室輪轉培訓(約占培訓時間的25%),具體培訓計劃如下。
(1)初級階段(1~15個月):在放射科進行9個月的規范化培訓,初級階段要求影像醫師熟悉放射科各種影像檢查技術的原理、基礎理論;掌握放射科日常工作常用的各項檢查操作,讀片基本功方面掌握放射科日常工作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要點,完成國家住培大綱所列疾病種類的診斷報告書寫例數及技能操作例數。掌握靜脈應用對比劑的使用規范及不良反應的緊急處理流程。無執業醫師資格證的醫師第一年需通過執醫考試。
(2)中級階段(16~33個月)技能操作方面:理解并掌握各種影像檢查技術及圖像后處理技術,比如心臟大血管重建技術、骨關節重建技術、泌尿系統重建技術、MRCP、MRU等。能夠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進行胃腸造影操作。初步掌握介入放射學基本操作和臨床應用。影像診斷方面要求住培醫師系統掌握日常工作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的影像診斷與鑒別診斷。注重并鼓勵學員參加病例討論以及MDT討論會等以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培養閱讀中英文文獻的能力。培養科研思維能力、參與到科研活動中、收集整理數據等,參加學術會議。
(3)高級階段(34~36個月)技能操作方面:熟悉復雜部位的掃描技術及一些前沿知識,例如心臟核磁掃描技術、心肌灌注等,能在上級醫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基本技能操作。影像診斷方面系統掌握放射科所涉及的較常見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相關的臨床知識,能獨立值班。培養學員科研能力方面要求,在導師指導下發表一到兩篇論著或綜述。參與本科生的教學活動,參與指導低年資住培醫師與實習醫生。鍛煉小講課能力,鼓勵在學術會議上投稿發言。
(4)對于非影像專業住培醫師,根據其《培訓手冊》《考核手冊》的輪轉要求、結合專業特點有重點地制定培訓計劃、重點掌握與其所學專業相關的影像知識。考核標準和形式也有所不同。
見表1。

表1 放射基地住培學員每周教學活動安排表
放射基地的住培工作已經正式起步,國內一些優秀住培基地的工作流程與經驗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示[2]。我院放射基地的住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完善。第一,進一步完善住培導師的培訓、考核、激勵和退出制度[3-5],完善住院醫師對教學基地和帶教老師教學工作的評價,并及時反饋、分析[6-8]。將評價結果作為優秀住培基地和優秀帶教老師評選的重要指標。不斷提高住培導師的業務能力和人文素養能力,以保證良好培訓效果;第二,完善師資培訓體系,使帶教醫師能及時了解國家規培工作的最新政策,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第三,加強學員輪轉過程的管理、細化各個階段需掌握的內容,發現學員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引導;結合放射基地工作的具體情況,進行醫德醫風和人文素養的再教育,同時進行法律法規、醫學倫理、醫學人文的教育,使學員在醫醫溝通、醫患溝通等方面有所提高,注重醫德和職業道德培養,為學員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9-11]。第四,制定嚴格的出科考核標準,提升教學和培訓質量。
放射醫師規范化培訓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嘗試和改進,能更合理地對放射醫師進行培訓,培養出能勝任工作及適應社會需求的醫學人才。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