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燕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衛生中心,四川 綿陽)
近年來,護理教學在骨科研究方面有了較大提升,但仍與骨科研究頂尖國家有一定的差距,為提高教學水平及骨科患者的護理質量,緩解患者的痛苦,就需要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1]。但護士的護理水平參差不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隨著護理操作日益專業化,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規培護士模式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培訓模式,通過帶教老師對規培護士進行護理理論知識培訓、技能實踐培訓并進行護理考核,極大的提升了護士的技能水平[2]。為分析評價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規培護士模式的作用,本研究將我院56例規培護士作為對照組,將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的56例規培護士作為觀察組,進行研究,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現報道如下。
我院骨科共有五個亞專業,分別是脊柱、關節、創傷、腫瘤、運動,骨科專科護士10人,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骨科亞專業組進行常規培訓的56例規培護士作為對照組,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骨科亞專業組進行聯合培養規培的56例護士作為觀察組。
將規培護士作為對照組;將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的規培護士作為觀察組:(1)選拔帶教老師,由護護理部嚴格篩選把關,帶教老師必須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大專及以上學歷、業務能力強[3]。(2)護理理論知識培訓,由帶教老師每周對規培護士進行面對面及網絡專科授課,2次/周,每次1 h。(3)技能實踐培訓,帶教老師為規培護士手把手教導,骨科專科技能(4)護理考核,通過培訓、授課后,要對規培護士進行考核。
對比分析兩組規培護士的護理效果。觀察患者對兩組規培護士的滿意度,采用自制評價表,內容包括職業責任感、服務可及性、健康教育、病情監控等,每項為100分。比較兩組規培護士的護理質量,采用自制評價表,內容有基礎護理、團隊精神、護理技能、溝通技巧等,滿分100分,每項分數設置為25分。
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t和χ2檢驗,并分別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護理效果(98.21%)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效果(87.50%),兩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分析兩組規培護士的護理效果[n(%)]
患者對觀察組的滿意度包括職業責任感、服務可及性、健康教育、病情監控等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觀察患者對兩組規培護士的滿意度( , 分)

表2 觀察患者對兩組規培護士的滿意度( , 分)
組別 例數 職業責任感 服務可及性 健康教育 病情監控觀察組 56 95.88±3.11 94.47±3.58 96.14±2.04 95.15±2.73對照組 56 89.46±5.77 89.81±4.49 89.97±6.72 90.41±4.96 t 7.330 6.073 6.575 6.265 P 0.04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如基礎護理、團隊精神、護理技能、溝通技巧等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規培護士的護理質量( , 分)

表3 比較兩組規培護士的護理質量( , 分)
組別 例數 基礎護理 團隊精神 護理技能 溝通技巧觀察組 56 24.15±0.06 23.85±0.31 22.46±1.38 22.28±1.22對照組 56 22.75±1.73 22.02±1.49 20.55±1.53 20.85±1.19 t 6.052 8.998 6.937 4.585 P 0.000 0.000 0.000 0.000
為了提高規培護士的護理水平,本文探討了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規培護士的作用,其中護理理論知識培訓、專科技能培訓、護理倫理學的培訓是培訓的主要內容[6]。從骨科各亞專業組出發,制定具體流程,通過學習與考核,快速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協助護理部進行管理,增強規培護士的骨科專業水平,加強規培護士的自信,實現優質護理服務,不僅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風險,還有助于促進專科護理團隊的發展[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規培護士的效果(98.21%)高于規培護士的效果(87.50%),兩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患者對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規培護士的滿意度包括服務可及性、健康教育、病情監控等的評分均高于規培護士,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規培護士的護理質量如專科知識、專科技能等均優于規培護士,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骨科亞專業組聯合培養規培護士模式能增強護士的護理質量和專業性,提高其工作效率,令患者感到滿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一致認可,不斷探索、改進培養模式,有利于護理專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