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超,馬燕春,孫國秀,馮尚蓉,王惠
(青海省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品管圈(QCC)最早興起于日本,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分析其質量的變化,對目前存在的不足進行持續性改進,以提高整體工作質量,該活動近年已作用于各大醫院的質量管理活動中,作為持續性改進工作質量的措施之一,不僅針對護理人員,同時對患者的治療均有極高的使用價值[1]。專科疾病知識宣教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圈內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掌握以及患者的依從性中。為改善整體護理質量,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現通過于2019年3月開展品管圈活動,為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腦梗塞以及肺心病患者開展6個月的護理內容,有以下報告。
經科室護理人員一致同意,于2019年3月成立護理品管圈小組,取名為“夕樂圈”,全員由科室護理人員共同組成,經決定設立圈長1名,副圈長1名,圈員5名,并由其擔任2名主管護師以及5名護師,設有圈徽,以提高專科疾病知識落實率為標注開展品管圈活動。
所有參與品管圈成員首先需要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進行問題探討,對目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根據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進行分類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以可行性、自主性、效果性進行評分,并確立“提高醫護一體化專科知識宣教落實率”為本次品管圈活動主題。
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以每月1次的形式進行統計,同時制定相應的基本步驟,包含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2]。品管圈活動的圈長需要對圈員進行活動內容實時的監督,保證品管圈活動的有效推動。
由統計護士對符合醫院一體化患者1周內的專科知識宣教次數進行統計,通過自擬醫護一體化專科疾病知識宣教落實率登記表進行記錄,資料收集的時間于2019年4月16日至5月14日,目前已收集資料為:醫護一體化專科疾病宣教的新入院患者有27人;對其1周內的專科疾病知識宣教次數為12次;根據統計調查專科疾病知識宣教的落實率為44.44%。
由所有護士進行通過,設定目標值為:2019年5月31日至7月1日的調查人數共計27人;專科疾病知識宣教的次數需達到23次;同時醫護一體化專科疾病知識的落實率需達到85.19%。
品管圈活動人員需采用頭腦風暴以及自由發言的方式對問題內容進行分析,并采用魚骨分析圖的方式對目前主要存在的因素進行繪制,根據總結分析,目前主要存在的為題為以下幾點:①護士的宣教次數較少,或者對專科疾病知識宣教的形式單一,無法有效對專科疾病知識進行宣教,影響其落實率。探究其原因,可能與院內的工作量和形式有一定的關系,護理人員通常情況下工作量較大,臨床工作繁瑣,導致未能及時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導致專科疾病知識宣教次數過少;或因宣教方式的過于單一,僅僅通過口頭描述進行知識宣教,無法促使患者形成深刻的印象,導致知識落實工作不到位。②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無法對專業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講解。其原因主要在于患者的接受能力,由于患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部分教育程度較低的患者普遍對專業的疾病知識理解能力較差,無法體現知識內容對自身的關聯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患者缺乏獲取專業知識的途徑,護士的相關知識相對缺乏,無法對患者進行完整的知識講解。③患者及其家屬的認識程度不同,對知識的重視程度較低。分析其內容主要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對各病癥的危害了解不足,認為接受治療即可治愈病癥,自身無法形成對病癥的針對性護理,重視度不足[3]。
圈員根據問題的產生因素對各項問題進行對策擬定,主要包含以下方面:①針對護士的宣教次數較少或宣教形式單一的問題,現通過加強護士的責任心以及增加專業知識宣教次數的方式進行解決,從而提高專科疾病知識的宣教落實情況。另一方面可通過改變專科知識疾病宣教形式進行改善,采用317推送,于醫院的樓道以及病房內設置宣教二維碼,患者更容易接受且更容易理解[4]。②患者文化程度不一的問題需要護士加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以患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對知識內容進行講解,同時可制作公眾號進行知識宣傳,另外還可以通過開展專科疾病知識講堂的方式進行統一的知識宣教,提高患者對知識的理解能力。③患者及家屬的認識程度不同,重視度低的情況,需根據患者及家屬的疾病知識了解程度進行加強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知識的認識,同時需要做好定期的回訪工作,提高其對疾病危害的重視,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措施。
檢討內容根據各品管圈活動內容進行全面提升,加強圈員的整體配合度和活動實施效果。
品管圈活動標準化主要為整合宣教二維碼,包含手指保健操、肺心病相關知識、呼吸功能鍛煉、糖尿病相關知識、糖尿病飲食指導、胰島素使用、高血壓相關知識、腦梗塞相關知識、腦梗塞康復護理、消化性潰瘍相關知識、胃鏡檢查注意事項以及消化性潰瘍用藥指導的二維碼張貼。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品管圈活動的實施,專科疾病知識宣教的達成率由改善前的44.44%提升為85.19%,改善效果見表1。對比目標值73.01%,其目標達成率為143%;進步率為91.69%。
專科疾病知識宣教的次數由改善前的12提升為23次,各項目的宣教次數及占比見表2。
通過對品管圈活動的實施,各階段均有一定的缺陷,在主題擬定方面存在部分問題和難以實施的方式;活動方面由突發事件產生導致活動推遲;數據的收集不全面;目標設定相對易于實現;問題解析能力需繼續提升;需其他人員進行對策的擬定;對策的對比效果不明確等。但總體來講,通過品管圈活動的實施,可極大程度改善醫護一體化專科疾病知識的宣教落實率,對護理人員的知識掌握以及患者對疾病的程度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二維碼的采用使得患者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和方便的對疾病知識進行了解,從而根據自身的病癥類型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方向;護理人員的知識掌握同時也為其工作質量提供了基礎,為下一圈活動提供了知識基礎[5]。

表1 專科疾病知識宣教落實率比較(%)

表2 1周內宣教次數比較(n, %)
本文通過于2019年3月成立護理品管圈小組,通過開展各項品管圈活動內容對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腦梗塞以及肺心病開展為期6個月的護理內容得出結果:在經過6個月的品管圈護理活動后,品管圈活動實施效果良好,在專科疾病知識宣教落實方面及宣教次數上均有明顯的提升。護理人員對專科知識宣教的落實率由44.44%上升至85.19%(P<0.05),目標整體達成率為143%;進步率為91.69%。由此可見品管圈活動的實施對整體護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極大程度提高了圈員的護理質量,效果顯著,同時護理質量的提升,可顯著改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在各病癥的治療中能夠積極配合醫師的相關工作。
檢討與改進:通過將品管圈活動應用至醫護一體化專科疾病知識的宣教中,可保證參與人員學習到各種品管圈手法,充分掌握解決以及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對患者而言能夠加強其健康知識教育,在病癥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另外品管圈活動還能夠提高圈員間的默契,通過共同的品管圈活動內容強化圈員的個人能力。同時品管圈活動的實施,還有利于加強護患溝通,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