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磊
【摘要】房地產行業發展較為特殊,其周期波動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市場、政策及經濟因素等環境變化都會對房地產業帶來極大變動,導致該產業波動較大。進而對國民經濟產生系列影響。基于此,本文對房地產周期波動影響因素進行簡要分析,并就房地產業發展提出了一點淺見。
【關鍵詞】房地產;經濟周期;相關因素
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房地產業與經濟體系中的相關產業關聯性較強,房地產業的大幅波動會對經濟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并有可能引發系列金融風險。因此,保證房地產業穩健發展至關重要。與其他行業發展有很大不同,房地產業發展較為特殊,有著明顯的經濟周期,而對房地產業影響較大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到市場、政策及經濟形勢等,導致房地產業經濟周期波動明顯。要確保房地產業穩健發展,就應當對經濟周期準確預判,對房地產業市場做好統籌規劃,使房地產業的增長速度符合市場需求,這對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影響房地產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因素
房地產業與土地有關,有著地域性特點,而歸根到底,房地產業與經濟發展住房需求有關,促進特定的經濟周期形成。房地產是一項固定資產,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具有保增增值功能,因而受到人們的關注。總體而言,影響房地產經濟周期波動的主要因素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1市場因素影響
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房地產業兼有投資與居住功能,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這類商品同樣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較深。供大于求時,房地產業發展緩慢,房地產業的價值出現下滑;而供不應求時,會對房地產業形勢有利,引起房價上漲,房地產業利潤大增,刺激各類資本進入其中。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大批農民向城鎮轉移,在城鎮需要擁有居住之所,一部分人有購買能力的選擇了所在地城鎮購置房產,用于居住或投資之用,他們是市場購買的主體。而另一部分出于改善居住條件的需要,也在購買房產,使房地產市場不斷擴大。
1.2政策因素影響
由于房地產業在經濟體系中較為特殊,對眾多產業發展影響較大,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國家會運用政策調控工具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在房地產過熱時,國家會通過擴大供地規模、增加房地產供應,縮小信貸規模,提高貸款利率等方式,市場房源增多,購買成本增加,通過限購、限貸等方式,讓市場購買力減少,從而讓房市降溫。而在房地產市場下降嚴重,對經濟影響較大,需要刺激房地產業拉動經濟發展時,政策導向將會出現轉型,如擴大貨幣投放,取消限購限貸政策,降低貸款利率,實行稅費減免等系列措施,鼓勵房地產市場發展。從而導致房地產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政策周期。
1.3經濟因素影響
一個家庭購買房子往往傾注了一家人的全部積儲,外加若干年的房貸負債,才能實現。因此,家庭經濟條件是影響購買力的決定性因素,對房地產業有著極大地制約。一部分家庭雖然在城鎮就業,但無力購買住房,主要是受經濟條件限制,沒有經濟能力購買。而一旦具備有經濟能力,極有想法去實現購房愿望。此外,房地產相關的經濟產業發展狀況也會對房地產發展有著極大影響。如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建筑設備的投入與使用,會極大地提高房地產建設質量,縮小建設周期,減少項目風險,加快房地產業發展,有利于房地產項目快速建成,投入市場。
2、推進房地產業良性發展的具體對策
2.1做好市場調查,順應市場需求
房地產業與社會經濟發展休戚相關,對經濟影響很大。由于房地產在地域上的獨特性,各地在發展房地產業時,必須充分考慮區域因素,對本區域的市場狀況進行周密調查,了解市場行情,如本地的住房需求多少,可供房源多少,需工多少時間“去庫存”,如何盡可能滿足市場需求等等。只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順應市場,才能獲得投資上的成功,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和諧發展。反之,如果盲目入市,對市場需求把握不準,導致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失調,將會對經濟發展造成極大危害,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性。
2.2運用好各項政策,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房地產業發展受宏觀政策的影響很大。要推動房地產業穩定發展,必須綜合運用好各項宏觀政策,做好宏觀調控,減少房地產經濟波動幅度,縮短經濟周期,防止房地產經濟波動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為此,必須運用好如下政策:一是加強土地管理,科學運用土地政策。土地是有限的資源,要對城鄉土地進行統籌規劃,對城鎮建設規模進行總體控制,根據各地發展狀況做好科學用地預測,防止盲目城鎮建設擴大,特別是加強房地產用地嚴格管控。二是加強信貸管理。要大力支持居民自住房購買信貸,對居民購置首套、改善性住房要提供信貸利率優惠,對其購買行為進行鼓勵;而對投資購房進行限貸,防止炒房行為發生。三是運用好財稅政策進行調節。對購買住房實行稅費減免政策,鼓勵居民購買;對出售住房課以重稅,限止居民利用住房進行投資投機行為,運用稅費政策進行購銷調控。四是靈活運用“限購”政策。要保證人口合理流動,對人口流動制定發展規劃,進行政策引導、產業引導,使人口就近向城鎮集中。要控制大城市規模,減輕人口轉移壓力,要靈活運用限購政策,對房地產供求進行調節,促進區域經濟和諧發展。
2.3大力發展經濟,努力改善民生
隨著居民收入不斷增長,人們對居住需求也會發生改變。在“衣、食、住、行”中,“住”在人們心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只有經濟發展,才能保證居民收入增長,居民才會在居住條件改善上想心思,有能力購置房產。如果經濟下行嚴重,居民收入不保,即使購置了房產,后期的房貸無法償還,將會帶來系列鏈鎖反應,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因此,各級政府要大力發展經濟,擴大就業,就近安排本地勞動力就業,努力改善民生,讓居民收入有保障,不斷獲得積累,增加住房購買力,有利于房地產經濟良性發展。要引導產業轉移,將部分勞動力需求密集的產業從大城市向小城鎮、勞動力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轉移,使大城市的住房需求趨于平衡,減輕大城市的住房環境壓力,讓中小城市與農村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促進這類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房地產業穩定增長。
結語:
房地產業經濟發展模式較為特殊,與區域經濟發展有很大關系,同時,對區域發展有很大影響。房地產經濟周期波動與國家政策、市場供求及經濟發展有很大關系。要保持房地產業穩健發展,必須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科學預判,運用好宏觀政策,要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有利于房地產經濟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宇文靜.分析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大數據應對措施[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08):62.
[2]別依然.房地產經濟對中國經濟周期的影響作用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25):226.
[3]劉云超.探析經濟周期對中國房地產及投資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