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雪平
隨著信息技術和時代的高速發展,涌現出了更多的思想和文化。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之根本,大學生的思想建設工作尤為重要。為了讓大學生在面向社會時能把握初心,擁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我們需要在高校內進行更多的思政教育。本文簡單探討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一、相關概述
(一)課程思政的概念
課程思政就是將思政教育融入各門課程中,通過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相互融合的形式,共同促進教育,達到“三全育人”目的。課程思政這一教學理念由上海市教育部門最先提出,隨后在2016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為了緊跟黨的號召,各大高校紛紛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研討工作。
(二)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在高校,如根據各專業課時計算,專業課教師大約占教師總人數的70%左右。這充分說明,專業課教師是與大學生接觸時間最長、接觸空間最廣的群體,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課程思政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作為科學、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課程思政倡導高校教師挖掘學科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并將其有機融入專業課課堂教學。課程思政是時代發展和現代教育的需要。
二、課程思政的應用現狀
目前,課程思政已被很多高校、很多學者進行研究,但仍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在應用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專業課教師對自己立德樹人的意識還存在欠缺,部分教師對自身政治紀律的要求不高,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專業課教師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鉆研知識與技能的傳授,缺乏對育人素材的挖掘和運用,與思政課教師缺乏合作,協同育人機制還需要進一步落實等。
三、課程思政的實踐方式
(一)提升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教學觀念
根據目前課程思政所面臨的問題來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專業課教師自身的意識不夠。課程思政的首要內容便是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教師能夠意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更加重視課程思政的應用。
一是高校將現代教育有關文件及信息,通過網絡、會議、教研活動等形式,不斷向一線教師廣泛宣傳,使教師不斷提升課程思政意識,樹立課程思政育人的自覺理念。
二是提升學校德育工作地位,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現“三全育人”,將德育納入考評范圍,重視專業教育的同時,強化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的意識。
(二)加強專業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立德樹人,首先要求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面對部分教師對自身要求不高這一問題,要切實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有關教師行為規范的學習。方式有請進來、走出去,集體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有關講座活動,要求教師定期學習前沿的政治、法律基本理論知識,評選、宣傳、學習最美教師、師德師風典型事跡等,使教師能夠正視、規范自身行為,為學生做出很好的榜樣,引導教師將課程育人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完善獎懲機制,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三)提升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的教學技能
1.定期對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技能培訓
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方案,如多參加或組織課程思政的教學比賽,堅持以賽促教,評選、推廣課程思政先進典型,將校內外優秀的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廣泛在教師中進行宣傳,讓教師進行觀摩、學習、交流,使教師通過借鑒先進經驗,結合自身教育形式,凝練、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思政教育具體手段,更好地將課程思政教育方法應用到專業課教學中。
2.結合專業課特點優化教學組織
教師要遴選、使用優秀的專業課教材,組織好教學內容設計,專業課可為課程思政提供大量素材和切入點,要將挖掘出來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中,要找準切入點,從學科內在邏輯出發,從學生關心的現實問題入手。課堂授課要注意講究時機,注意語言藝術,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通過案例式、探究式、體驗式教學讓課堂“活”起來,發揮隱性教育作用,引發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在不斷啟發中進行思想引領、價值塑造,實現潤物細無聲。
3.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
大部分學生畢業后都會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各行各業中都有職業榜樣。我們可以結合專業特點,在課堂中積極引入一些與專業內容相關的職業案例或素材,將榜樣的力量傳遞到學生心中,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地達到學以致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擁有一份社會責任感,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4.緊貼時事,全面發展
德育沒有界限。在本專業范圍內需要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是綜合教育。教師可以在本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緊貼時事,引入更多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確前行。
(四)搭建課程思政交流平臺
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便是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學相互融合,要想進一步加大專業課中的思政教育力度,必須強化協同育人理念。
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在課程思政教育中的指導性作用。術業有專攻,不同教育崗位上的教師,側重的信息與知識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我們要搭建課程思政交流平臺,整合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學生輔導員或班主任隊伍,組建多學科背景互相支撐、良性互動的課程教學團隊。組織課程思政教研活動,通過教師之間的“同向同行、協同育人”,保障課程之間的“同向同行、協同效應”。
四、教學模板——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
課前準備:首先要了解思政課教師目前的教學內容,最好將思政課教學內容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其次要準備一份完整的教學課件,在課件中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兩份案例,另外準備一個能夠引入課堂的視頻片段。課件設計應當緊抓學科特點與思政元素的切入點,使思政元素能夠融入教學過程中。督促學生準備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時政要聞,提前一周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預習。
課堂教學:首先通過一段視頻資料來引入課堂內容,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對近期的時政要聞進行播報,在播報結束后,為學生總結新聞中的課程知識與思政元素。緊接著引入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來完成課堂教學,結合思政課上近期所學的知識,對思政元素進行合理的滲透。
課堂活動:課堂活動主要以角色扮演、辯論賽和新聞播報的形式進行,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感,對物流管理在工作中所需要規范的地方更加了解,清楚各項行為會對企業和大眾產生怎樣的后果,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能力的教學效果。
課后作業:課后作業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來完成,首先可以與思政課相結合,通過對某一案例的分析來遞交案例中所涉及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也可以是傳統的書面作業,設置與思政教育相關的題目,讓學生能夠在日常考核中明確哪些行為是正確的。
五、結語
總的來說,育人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力度,我們有必要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積極開展各種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專業課成為思政教學的陣地,將專業課與思政課協同教學、相互促進,實現高校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賈若雨.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15):123-124.
[2]熊芳芳.專業課教學的“課程思政”建設方法探究:以公共關系學課程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2):83-84.
[3]張莉.課程思政視閾下高職院校思政與專業課相融合的實踐探究[J].經濟師,2021(1):198-199+202.
[4]褚銀菲,邵嫻.融于專業課的思政育人模式探索與實踐:以“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為例[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4):99-102.
(作者單位 黃河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