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艷


微短劇,正成為文娛市場里的新寵。多家短視頻平臺針對微短劇推出的激勵計劃,令業界振奮。
根據抖音最新發布的《2020抖音娛樂白皮書》,抖音聯合出品的首部豎屏微短劇《做夢吧!晶晶》將于近期上線。2021年上半年,抖音首批微短劇將陸續開播,包括關曉彤、婁藝瀟等主演的《男翔花園》,秦牛正威、李誕等主演的《為什么還要過年啊》,費啟鳴、白舉綱、何泓姍等主演的《別怕,戀愛吧》,以及黃新淳、劉津言等主演的《星動的瞬間》等。
無獨有偶,快手于2020年12月18日發布“快手星芒計劃”。對2021年的短劇分賬規則進行升級,有效播放量達標的制作方每月可獲10萬-20萬元現金獎勵,同時,快手投入百億級流量,打造1000部快手獨家精品短劇。
與此同時,另 家短視頻平臺騰訊微視,也在去年底宣布,2021年將投入10億元資金、百億流量扶持微劇,同時推出主打制作精良的1-3分鐘豎屏連續微劇品牌“火星小劇”,以及針對精品微劇的扶持計劃“火星計劃”。據悉,騰訊微視將與騰訊動漫和閱文集團等進行IP合作,由參與團隊進行豎屏微劇向的再創作。
這些利好消息的集中釋放,讓更多人意識到——微短劇,已經從最初的星星之火,開始向燎原之勢發展。在多方推動下,微短劇能否成為影視新“賽道”?
微短劇崛起
回溯微短劇的發展史,繞不開2012年上線的《屌絲男士》第 季(單集時長16分鐘,共7集)與201 3年上線的《萬萬沒想到》(單集時長5分鐘,共15集)。相較當時單集時長超過40分鐘、集數超過20集的劇目,這兩部劇集時長短,節奏快,反轉多,每集故事獨立,均可納入廣義的微短劇范疇。不過,此后較長段時間,微短劇的制作并未形成規模。
2018年,隨著短視頻應用崛起,短視頻成為搶奪用戶時間的重要組成。3年來,用戶在短視頻上的使用時長逐年遞增。入局的各方都致力于在微短劇的賽道上分杯羹——制作者可以通過微短劇的形式,以更低成本了解市場反饋,抑或尋求更多商業變現渠道,平臺在已有內容基礎上,繼續多元化發展,以吸引更多用戶,IP方希望利用新的媒介擴大IP聲量——微短劇成為各方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門類。
各方下場百花齊放
在微短劇的界定與品相上,各平臺呈現明顯差異化。芒果TV平臺運營中心大芒短劇制片人湛亞莉介紹,2020年開始.芒果TV大芒短劇著重發力短劇業務,定制劇單集時長多在10-15分鐘,一般為12-18集,橫屏劇優先。2021年,平臺會嘗試互動劇和豎屏劇,橫屏劇依然是主流。
優酷開放平臺負責人錢晶告訴《綜藝報》記者,優酷平臺上的微短劇發展思路跟長劇不同,重點在于“人格化”+“系列化”,對時長和集數不做過多限制。“核心是看故事的節奏和奇思妙想用幾分鐘能講完。”不過從平臺數據來看,優酷的微短劇單集時長多在10分鐘以內,同樣以橫屏劇為主。
基于用戶的觀看習慣和平臺調性,大眾普遍認為,短視頻平臺應與豎屏劇畫等號,長視頻平臺均為橫屏劇。事實并非全然如此。等閑內容引擎的《奇妙博物館》、兔猻文化的“不思異”系列和觀正影視的《精準射擊》均為橫屏形式.3檔劇均在快手播出;由春風畫面制作的豎屏互動劇《只好背叛地球了》在愛奇藝上線。
即便都面向短視頻平臺,內容制作方在投放時,也會根據平臺調性做出細微調整。微短劇《危險關系》制作方、融創文化的短劇業務負責人李芳芳介紹,其投放至快手的微短劇,多為單集3 5分鐘,一般為20集;投放至騰訊微視的微短劇,單集時長通常為1分半至2分鐘,集數增至50集。
隨著微短劇的規模化發展.2020年12月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下發了《關于網絡影視劇中微短劇內容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就“微短劇”的定義審核標準審查細節備案誤區等問題,進行了規范和明確。廣電總局對微短劇的定義是 網絡影視劇中單集時長不足10分鐘的劇集作品。
在備案規則的指導下,各平臺的微短劇標準或將向廣電規則靠攏,最終趨于致。
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長視頻平臺與短視頻平臺都在向對方“陣地”擴張,互有交叉。平臺方對此解釋,自身定位“不會局限于大眾曾經的認知”,實則都是為了拓展更多內容業態,實現平臺內容多元化,爭取更多潛在用戶。
定義爆款等待破圈
頭部作品或所謂的“爆款出現,會讓個門類迅速出圈,吸引更多人關注。屬于微短劇的“爆款”有了嗎?
對此,兔猻文化總經理“不思異”系列出品人邱其虎認為,首先需要厘清“爆款”的含義 它究竟是服務于垂直領域用戶的“爆款”,還是突破各圈層的“出圈作品”?他表示,公司推出的幻想懸疑微短劇廠牌“不思異屬于前者。2017年5月,兔猻文化首部作品《不思異:辭典》推出,之后3年時間里,《不思異電臺》《不思異錄像》《不思異謎人謎事》等相繼問世。其中,多部作品豆瓣評分7分+,截至2021年1月,“不思異”系列發行86集.全網播放量破2億,抖音話題量超過10億次。
在錢晶看來,優酷獨播短劇《東北風云》是平臺上表現不錯的頭部內容。“《東北風云》上線5天,分賬超過百萬元,創下行業新紀錄。該片最終分賬突破500萬元。”
各平臺及制作方均有表現亮眼的作品,但無法否認的是,破圈的“爆款”依然較少。
等閑內容引擎商務總監張帥將優質內容分為3個階段。該公司作為承制方制作的《報告醫妃》(全網播放量6349萬)《河神的新娘》(全網播放量1.8億)、《當影后有了讀心術》(全網播放量4500萬)均取得不俗表現。在他看來,這些劇集可以稱得上“爆款的1.0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未來的作品制作會更加精良,內容也會更優質。”他認為,優質內容的2.0版本會吸引更多的專業內容方入場,3.0版本則有望實現破圈,從品相到商業價值都會再上個新臺階。
商業模式仍需探索
被問及微短劇未來時,李芳芳一語道破發展困惑,”行業想要良性發展,必須解決核心問題,就是微短劇的商業模式。”
相較網絡劇,微短劇在成本方面大幅降低,但不明朗的商業模式,仍然成為有意入局者的“攔路虎”。
微短劇的商業模式能否比照網絡劇?網絡劇目前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廣告植入定制、分賬、會員付費等形式。受限于時長短、聲量小的現實困境,微短劇的投資效益尚不明確,因此不管是廣告植入還是定制,廣告主普遍處于觀望狀態。
對此,錢晶認為,不能拋開內容談商業模式。微短劇相對長劇來說,成本低、周期短靈活性高,同時在內容上講究奇思妙想,和電商中腰體量、講究傳播和轉化的營銷類廣告主等契合度良好。這對短劇制作方提出了定要求:不是簡單植入SKU(庫存量單位).而是基于客戶投放的產品做劇情化延展,讓廣告內容化。
不過,對于二者的結合效果究竟如何,他表示,需要有個行業內的典型“范例”。
同樣提到”范例”的還有張帥。他希望平臺能夠給廣告主提供更多的數據反饋,讓廣告主清晰了解,一次針對微短劇的廣告投放,能夠帶來多少價值。
至于分賬模式,多家平臺也均有釋放。2019年,愛奇藝公布了《劇情短視頻付費分賬合作說明》,開啟對豎屏分賬劇的布局,2020年2月,優酷發布了分賬劇新規,其中新增短劇分賬。芒果TV也透露,平臺專門針對微短劇的全新分賬政策正在討論中,預計很快對外公布。
明確分賬規則,對制作方來說無疑是利好,但個別框定過細的規則,也在定程度上限制了制作者。微短劇是否還有更多商業模式?
李芳芳介紹,目前公司正在做新的商業模式探索,即“短劇+品牌營銷+達人帶貨”。截至1月25日,該公司制作的微短劇《危險關系》在快手平臺上線1 6期,播放量超過6000萬,主演阿力的個人IP效應水漲船高,不管是與一線藝人合作直播帶貨,還是個人品牌營銷.都有望在未來獲得更多發展。
風口將至
在《綜藝報》對多位業內人士的采訪中,大家均表達了對微短劇前景十分看好的樂觀態度。
湛亞莉說;“隨著短視頻、中視頻的崛起,接下來,微短劇肯定會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錢晶甚至直接給出了“微短劇行業發展時間表。他預計,2021年年底,就會有微短劇破圈的頭部內容出現,隨著行業規模的提升,到2022年,更多參與者入場,會讓這個市場更加成熟。
邱其虎也認為,預計兩年內,微短劇數量會出現井噴。原因在于.前兩年短視頻的觀影形態培養了碎片化觀影的受眾,微短劇的風口已經形成。“根據廣電總局備案公布的情況,加上網站自審的非重點網絡劇備案,我估計微短劇合計數量很大,不論是傳統平臺尋求新增長點,還是新興平臺進軍視頻領域,輕量級的劇情向內容是必選項之。”
“網絡劇、網絡電影、直播,從出現到成熟,分別用了3-5年時間,各方應該再耐心些,給微短劇一些時間。”錢晶如是說。
還在持續投資微短劇的張帥希望,那些專注長遠、注重品質的入局者能夠形成合力,營造一個良性的行業發展環境,而非僅僅將目光放在短期回報上。
預計兩年內,微劇微數量會出現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