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清
“我的手機沒電了,請問在哪里可以充電?”
“我要換乘去成都站,請問怎么走?”
“我的電腦包忘在列車上了,能找回來嗎?”
成都東站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車站管轄。今年春運期間,在成都東站,短短幾分鐘內,就有數名旅客到“游佳服務崗”咨詢。作為客運售票車間客運副主任、“游佳服務崗”負責人,游佳帶領工作人員始終面帶微笑,耐心解答,旅客道謝聲不絕于耳。
這是“游佳服務崗”成立以來第十個春運。“由于疫情影響,成都東站日均發送旅客量為七八萬,而在疫情前客運高峰期,日均發送旅客量約25萬。”游佳最大感受是,“只要上崗,工作就按下快進鍵”。
在鐵路人看來,“游佳服務崗”是服務品牌、先進的代表。在旅客眼中,這里是溫馨港灣、快樂驛站。從每天早晨五點開站,到凌晨最后一輛列車抵達,19個小時里,游佳帶領團隊日復一日,用愛心、熱心、耐心服務南來北往的旅客,演繹著一幕幕溫馨故事。
“在服務崗,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真情。我們希望在別人最有需要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每段旅程增添一抹溫暖色彩。”游佳認為,這就是“游佳服務崗”意義和價值所在。
站在成都東站大廳內,劉明軍(化名)老人犯了難。
無需提前取紙質車票,刷身份證或手機二維碼即可秒速進站驗票乘車,電子客票的普及為大眾出行帶來便利。然而,很多像劉明軍這樣的老年人,不會使用自助設備、記不住車次信息、看不懂行程信息單。
“游佳服務崗”解決了他的難題。“遇到這種情況,佳姐會將乘客的車次、檢票口、座位號寫在愛心便利貼上,讓老人一目了然。”服務崗工作人員王永敏說,“如果老人還是不明白,她會細心把乘客送到列車上,并與列車員做好交接,還會提醒我們提前給老人所到車站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保證老人能夠順利出站”。
“佳姐”,是服務崗90后團隊成員對游佳的昵稱。出生于1982年的游佳,是四川成都人。2000年大學畢業后,她來到成都車站,成為一名客運車間客運員,開啟自己的鐵路事業。
2011年5月8日,成都東站正式投用。本著從旅客最關心、最需要的問題入手,為旅客解決困難,提供一流便捷服務的思路,三個月后,以服務標兵游佳名字命名的“游佳服務崗”應運而生。
“服務崗為旅客提供信息咨詢、引導候車、重點服務、失物招領、投訴受理等服務項目。我們力求在服務中提升質量,在工作中創新方法,以實際行動踐行鐵路人的神圣職責。”游佳說。
位于成都東站南門處的“游佳服務崗”,面積45平方米,工作人員11位。
一處小小服務崗,卻最大程度輻射出溫暖與正能量。
有一天,旅客王女士匆忙趕到服務崗。“我剛才坐車到東站,因為下車匆忙,把隨身攜帶的挎包丟落在車上了,身份證、銀行卡、現金都在挎包里,你們能不能幫幫我?”
“您不要著急。您乘坐哪趟車?我馬上聯系列車長尋找。”得知王女士乘坐的列車后,游佳立即通過對講機聯系站臺客運員,幾經周折,從列車座位下方找到遺失的挎包,并由其他列車帶回交給了王女士。
王女士拿到失而復得的挎包,感激地說:“如果今天沒有你們幫忙,我一個人在成都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太感謝你們了!”
還有一次,在人員川流不息的車站里,游佳看到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獨自在“游佳服務崗”附近發呆。她馬上迎上去親切地問:“小朋友,你是不是走丟了?”小女孩無助地點點頭。游佳用車站廣播找到她的爸爸后,才得知,原來爸爸帶女兒準備一起坐車去看望生病的媽媽,進站時不小心走散了。爸爸急急忙忙趕到服務崗,看到女兒后,臉上馬上露出了笑容,游佳牽掛和著急的心也放了下來。
在“游佳服務崗”,類似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日復一日的付出與堅守中,“游佳服務崗”成為全國鐵路優質服務品牌,游佳也先后榮獲四川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中國鐵路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鐵路勞動模范等榮譽。
一位旅客在留言薄上寫到:“游佳服務崗”是西南鐵路客運窗口的亮麗名片,一流的溫馨服務展現了鐵路客運服務新形象和新風貌。
“游佳服務崗”除為旅客提供信息咨詢、引導候車、投訴受理、幫助找人、失物招領等常規服務外,還為老弱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提供“一對一”帖心服務。
有一次,正在為旅客解答問題的游佳接到一個求助電話:“你好,請問是游佳嗎?我爺爺乘坐今日的T248次列車到武昌,因為身體不太好,需隨時吸氧氣,想咨詢一下,我們能否攜帶制氧機進站乘車,軟臥車廂是否有插座?”游佳聽后說道:“軟臥車廂有電源插座,老人進站上車不方便,你們到達成都東站后可以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進站口接送你們優先進站乘車”。“那太好了,謝謝您!”掛掉電話后,游佳馬上將該項信息記在服務記事本中。
旅客按時抵達,游佳早已在進站口等待,接到李新明老人后,她一路引導老人到重點旅客候車區休息。列車檢票前,游佳護送老人從老弱病殘孕通道進站上車,并與列車長做好重點旅客交接工作。老人萬分感激,不停道謝:“謝謝,謝謝!給你們添麻煩了,真不知道怎么感謝你們!”
游佳回答:“為您服務是我的職責,您滿意就是對我工作最大鼓勵。”
成都東站候車廳占地面積大,光靠服務崗位人員力量,很難做到全方位、全跟蹤地幫助困難旅客。為做好重點旅客協調交接和服務追蹤工作,游佳主動將服務崗定位為內外聯系的紐帶、應急處置的支點、提升服務的“情報站”,將全站資源調動起來,集全站之力提供更加優質服務。她和同事首創以“愛心導購、愛心傳遞、愛心專區、愛心專口、愛心延伸”五項愛心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游佳服務法”,做好愛心傳遞的使者。
2015年2月24日,“游佳服務崗”接到緊急通知:華西醫院有副活體肝臟需要通過動車轉送到重慶,需要開辟綠色通道,快速帶領他們進站上車。服務崗工作人員分別在進站口、檢票口、站臺駐守,在進站口對社會車輛進行清理,在檢票口對候車旅客進行引導疏散,在站臺與列車長進行交接,安排就近車廂上車,迅速梳理出一條暢通無阻的“生命通道”。當天18時30分,醫務人員帶著“救命肝”到達東站南門,服務崗派員專程引導。“平日里需要7分鐘走完的路,那次僅用3分鐘。”通過路地協調聯動和愛心接力,最終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在長期實踐中,游佳不斷摸索先進的管理和服務方法,總結管理和服務的訣竅,積極向團隊成員進行推廣,在減輕大家勞動強度的同時,不斷提高服務效率。為了使成都東站整體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她與重點旅客建立了長期幫扶聯絡機制。
“由于攙扶重點旅客需在進站口、候車室、站臺間多次往返,她曾經每天步行至少20公里,雖然工作強度很大,但她堅持服務標準不降低,不懈為旅客提供優質服務,我們都深受鼓舞。”團隊成員任睿說。
西南地區多山,山區地質復雜,暴雨、地震等突發事件極易引發各種自然災害,暑運期間更是暴雨頻繁,影響旅客列車正常運行。“游佳服務崗”在游佳帶領下,面對突發事件導致旅客列車大面積晚點時,不僅做到妥善處置,而且千方百計為旅客排憂解難,充分展示鐵路人的擔當精神。
2016年6月25日,受渝利鐵路水害影響,成都東站開往上海、武漢、南昌等方向的9趟動車全部停運。游佳和同事們第一時間啟動列車大面積晚點應急預案,3名休班人員放棄休息時間,緊急趕來支援,協助做好旅客宣傳解釋和安撫工作。
動車組停運的消息發布后,部分購買車票不能正常出行的旅客情緒比較激動,“游佳服務崗”一瞬間成為旅客的目標,大批旅客圍住服務崗工作人員,要求鐵路給個說法。有些情緒激動的旅客將服務臺電腦推倒,并將空飲料瓶砸向工作人員。
關鍵時刻,“游佳服務崗”工作人員沒有臨陣退縮,她們堅守崗位、迎難而上。
“大家冷靜一下,現在因為暴雨引發水害,為了保證大家出行安全,鐵路部門才做出停運決定。暴雨無情,安全第一!鐵路部門也是為了保護大家生命財產安全,才做出無奈之舉,希望大家多多理解……”游佳帶領團隊反復向旅客耐心解釋、安撫。同時,她們緊急聯系汽運、公交公司增派,延長汽車班次,車站及時增加退票改簽窗口,為旅客辦理免費改簽、退票手續。
整個過程中,雖然有職工受到委屈、筋疲力盡,但在游佳引導下,大家沒有一點怨言,依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23時05分,游佳把最后一位旅客送離車站。
游佳說,自己十分理解旅客的心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告訴大家真實情況,安撫旅客,同時盡可能聯系汽車、航空或者退改車票,讓旅客減少損失和影響。”
閑聊時,游佳也會跟團隊交流,“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能在我們服務崗做下去”。服務崗考驗著團隊的工作作風與整體素質。
作為團隊帶頭人,游佳充分發揮自身服務經驗豐富的優勢,抓培訓,強技能,狠抓崗區職工服務規范培訓、文明用語培訓,新上崗員工培訓等。她通過觀察,細心掌握每一位成員的優缺點和操作能力,在工作安排中注重水平高低搭配,這樣保證了年輕員工盡快掌握服務技能,在保證日常服務效率整體提升的情況下,使得團隊工作人員能夠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為每一個旅客解決難題。
今年是游佳在服務崗工作第十個年頭。在成都車站團委書記唐乾漢看來,作為全國鐵路勞模,游佳多年來身體力行為旅客服務,在班組、車間一線勤勤懇懇工作。大多數時候在加班,很少見她休息。車站有什么事情她都積極參與。比如前段時間,成都車站高標準迎接成渝城際提質安標線建設驗收評定,她都是全程參與。“同時,她為職工著想,從很小的事情著手。近期,東客運車間職工搬寢室了,考慮到職工生活方面,她建議車間安裝了衛生紙盒,準備了洗潔精、洗手液、消毒液等等。”
“佳姐平日對我們很關心,我們在工作中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都會跟她分享,她也會耐心地指導我們。”王永敏說,“她對工作要求很高,非常負責,時刻提醒我們要專業地為每一位旅客提供優質服務”。
每當團隊有新人加入,游佳會告訴他們:“來到服務崗,是一種幸運。服務崗就像一本教科書,在這里,用一天、一個月的時間,你就可以看到人間冷暖,增添成長閱歷,是人生中寶貴財富。”
辛苦付出背后,是收獲無盡感動。
游佳記得,曾經有一個女性重點旅客,由于常常來成都看病,與服務崗團隊接觸很多,相互熟識。后來,隔了很長時間,團隊都沒有這個旅客的消息,于是就給旅客打電話問候情況。她的愛人接了電話,語氣哽咽,“謝謝你們的關心,她人已經走了”。不久后,他專程為服務崗送來錦旗,說:“她在走之前說,這段時間沒少麻煩你們,這是她的一點心意,請你們一定要收下。”聽了這番話,游佳的眼眶濕潤了。
還有一次,服務崗幫助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找到了她丟失的包。老太太非常開心,因為年輕時是舞蹈演員,她在服務臺前,用舞姿表達感謝。
就在今年春運期間,服務崗工作人員幫助兩位盲人上車,告別時,盲人夸獎:“謝謝你,小姑娘,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我們知道,你一定是人美心善!”
“有時,可能是旅客一句話,或者為表達謝意送你的一包花生、一袋橘子,就會讓我們覺得受到肯定,非常開心。”任睿說。
“在服務旅客過程中,我們傳遞了信任和溫暖。”游佳說,“在服務崗,我們日復一日地做著看似平凡的事,但是我們就是要把這種平凡,以我們的真誠,長久地做到旅客心里去”。
每天,接送完最后一位重點旅客,游佳才結束一天的工作,伴隨著深沉夜色,走向回家的路。常常會有人問她:“每天這樣高強度工作,是否感到疲憊與厭煩?”游佳總會微笑著回答:“為旅客提供服務是我們的職責。我們用關心和關愛,才能使更多的旅客感受到鐵路的溫暖和人性化。每當看到旅客臉上露出感激與滿意笑容,所有苦累都會隨著那真誠微笑而隨風消逝。”
責任編輯 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