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揚

在新冠肺炎病毒侵襲的這個頒獎季赴美發展的電影人趙婷執導的《無依之地》 成為備受矚目的文藝片代表之一 已經橫掃諸多“風向標”,毫無疑問,《無依之地》是本屆奧斯卡大熱門。《無依之地》宣布將于1月29日登陸北美IMAX影院2月19日在北美部分影院汽車影院上映并將同步于Hulu上線。
盡管不是商業大片, 《無依之地》仍然收獲了一系列榮譽。從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多倫多電影節人民選擇獎,到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導演趙婷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及她們的電影,所向披靡。電影內外女性都是主導者她們的悲喜表達具備自我凝視的哲思高度。趙婷是第6位獲得金獅獎的華人導演,很有可能拿下奧斯卡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
《無依之地》主演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是著名電影導演科恩兄弟中的喬的妻子,此前她憑借《冰血暴》和《三塊廣告牌》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出演骨子里倔強的角色向來是她的拿手好戲,《無依之地》也是她發現原著小說購買版權并組織劇組。趙婷導演的《騎士》獲得她的賞識.電影中粗放又細膩、自然主義的西部氛圍.正是《無依之地》的電影美學訴求之基礎。于是趙婷為《無依之地》做編劇導演并剪輯,其男友約書亞詹姆斯理查茲繼續擔綱攝影師。
該片是部小成本電影,根據美國知名調查記者杰西卡布魯德同名紀實小說改編,內容對準當代房車流浪者的漂泊歲月。他們在最新一次大蕭條(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失去了正常的人生(工作、家庭和精神世界的崩塌),只能居住在房車中做現代游牧民,他們的生活基本脫離主流群體.被拋擲到都市的荒原。人是社會的產物,這些人在流浪時,依然試圖建立起一點點脆弱的社會關系又隨時做好逃離的準備。
《無依之地》的主題并非底層失敗者的喪文化而是無奈之下的憂傷,他們不向命運低頭、盡一切努力,希冀留下生活的意義,在孤獨和逍遙中成為脫離社會的流浪者(房車是最后的家園)。當女主角說出“如果離開此地那么死去的丈夫便不再存在”, 溫暖如同春風但她終究無法掙脫時間的壓迫。愛得越深刻越無家可歸,丈夫工作的地址連郵編都被撤銷了,這是社會對未亡人最兇狠的毒打。
女主角對丈夫的愛,足夠深沉, 路上見到的風景,路過的自然,她都看作兩人起經歷。表面上看,是她選擇了流浪的生活方式,本質上卻是社會選擇了她。人是社會的一員,大蕭條將大多數人的生活往下打壓,中下層普遍被擠出舒適區。本片中的角色們成為當代游牧民,無論他們有沒有做好心理建設。
華爾街的無限欲望,炮制出次貸危機,并演化為經濟大蕭條。對于美國普通人來說就是產業空心化,制造業外流采礦業紛紛倒閉、亞馬遜取代社區超市。女主角在丈夫去世之后,在亞馬遜兼職做無操作難度的揀貨員。亞馬遜的巨型車間和房車再路過的廣闊西部世界,使失意人的孤獨倍增憂傷。
經濟危機結束之后.片中的大多數角色不再被社會需要,他們只能繼續上路,或者找個地方去死,或者回到家庭。放不下的執念,念茲在茲的情感,遠山、長河燕巢、荒原,車輪向前、泥土芬芳。“當他不在了,我該如何在地球上活下去?”被迫流浪的女主角,穿過西部,成為騎士在漂泊中體認到生活生命、生存的多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