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笑桃 李佳 鄧芳芳 馮惠霞
共情疲勞(CF)屬于繼發性創傷壓力(STS)范疇,是指協助者為受助者提供協助服務時,因共情投入或受助者負擔痛苦的影響,導致其自身能量或興趣下降,而出現工作倦怠,且伴有身心不適[1]。約93.6%~94.3%的護理人員曾經歷創傷性突發事件,超過80.00%的護理人員感到工作壓力大,長時間處于充滿“應激源”的高壓環境,極易誘發共情疲勞[2]。因腫瘤科護士工作強度大、患者負性情緒嚴重,護理人員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導致其出現工作倦怠、情緒低下的狀況,對臨床護理工作產生了極大影響[3]。本研究基于共情疲勞自我評估量表評價護理人員共情疲勞現狀,分析共情疲勞影響因素。
選擇某市二甲及三甲醫院腫瘤科2016 年8 月—2019 年8 月工作的護理人員70 名,納入條件:均為注冊護士;工作年限≥1 年;腫瘤科在職臨床一線護理人員;自愿加入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腫瘤科護理工作年限不足1 年;實習、進修或受訓人員;中途因故退出研究。所選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30 歲44 名,≥30 歲26 名;工作年限:<5 年34 名,≥5 年36 名;學歷狀況:大專52 名,本科及以上18 名;職稱級別:護師及以下56 名,主管護師及以上14 名;婚姻狀況:已婚38 名,未婚32 名。
借助基礎信息調查問卷獲取護理人員的一般資料,內容包括年齡、職稱級別、學歷狀況、婚姻狀況、工作年限、健康狀況等,研究共發放基礎信息調查問卷72 份,回收有效問卷70 份。
1.2.1 共情疲勞評價
(1)評價量表:選用中文版的“共情疲勞量表”評價患者共情疲勞狀況,量表共3 個維度,分別為共情滿意度、職業倦怠、繼發性創傷應激,量表3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0.88、0.75、0.81,每維度10 個條目,共30 個條目,條目評價均采取5級評分法,包括非常不符合、不符合、基本符合、很符合、非常符合5 個評價選項,對應分值1~5 分,量表總分30~150 分[4]。
(2)評價劃分:“共情疲勞量表”中共情滿意、職業倦怠、繼發性創傷應激3 維度的臨界值分別為37 分、27 分、17 分,如評價結果符合“共情滿意<37 分”“職業倦怠>27 分”“繼發性創傷應激>17 分”中任意一個,則屬于“輕度共情疲勞”;如符合其中任意2個,則屬于“中度共情疲勞”;如3個均符合,則屬于“重度共情疲勞”[5]。
1.2.2 職業認知調查 選用鄭培杰等[6]研究所提供的“職業認知調查表”評價腫瘤科護理人員職業認知狀況,調查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75,量表共6個部分,分別為工作壓力、擇業動機、職業前景清代、職業認可狀況等,共13 個條目。“職業動機”部分共1 個條目,分值為1~4 分;“擇業動機”部分共2個條目,分值為3~12 分;“工作壓力”部分共1 個條目,分值1~4 分;“工作熱情”部分共3 個條目,分值為3~13 分;“職業認可度”部分共3 個條目,分值3~14 分;“工作滿意度”部分共2 個條目,分值2~8 分;總分13~55 分。
1.2.3 社會支持評價 選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評價護理人員社會支持度,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92,共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度3 個維度,共10 個條目,客觀支持維度3 個條目,主觀支持維度4 個條目,支持利用度維度3 個條目,總分11~62 分,評分高低表示社會支持度高低[7]。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腫瘤科護理人員共情疲勞評分為87.51±4.25 分,處于中等水平,護理人員共情滿意度低,且職業倦怠、繼發性創傷應激嚴重,各維度分值見表1。

表1 共情疲勞評價結果
單因素分析可知,腫瘤科護理人員共情疲勞評分在年齡、工作年限、學歷狀況、婚姻狀況、職業認知、健康狀況、社會支持間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本研究以共情疲勞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所得的共情疲勞相關因素為自變量,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腫瘤科護理人員共情疲勞的影響因素有學歷狀況、婚姻狀況、職業認知、健康狀況、社會支持(P<0.05),見表3。

表2 腫瘤科護理人員共情疲勞單因素分析

表3 腫瘤科護理人員共情疲勞影響因素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經單因素分析、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得到,腫瘤科護理人員共情疲勞的影響因素有學歷狀況、婚姻狀況、職業認知、健康狀況、社會支持(P<0.05)。①婚姻狀況對護理人員共情疲勞具有一定影響,且已婚護士共情疲勞更為明顯;已婚護士需要兼顧工作與家庭,其生活壓力相較于未婚護士偏大,身心狀況更差,故易出現共情疲勞,缺乏工作積極性[8]。②學歷狀況是影響腫瘤科護士共情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之一,且學歷水平越高者共情滿意度越高。學歷水平偏高者專業知識水平越高,可實現對PICC、癌痛評估、各類心理量表的靈活應用,對腫瘤治療藥物、治療措施具有清晰認知,且具有良好的人力溝通能力,能實現對應激源的有效處理,故共情滿意度更高[9]。③職業認知屬于職業疲倦、共情滿意度、繼發性創傷應激的影響因素;職業認知是護理人員對自身所從事職業的感受、認知狀態,對其工作行為、心理具有直接性影響,甚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10]。腫瘤科護理人員需與危害性化療藥物接觸,且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腫瘤治愈率偏低,且復發率、病死率均偏高,理想與現實間差距進一步擴大,導致護理人員處于消極職業認知狀態,極易引起共情疲勞,共情滿意度顯著下降[11]。職業認知越好者職業認知度越高,能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充分體現護理服務價值,可實現對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故其能更好地應對繼發性創傷應激[12]。④健康狀況屬于消極職業認知、共情滿意度、繼發性創傷應激的影響因素,且健康狀況越差者,越易產生消極職業認知、繼發性創傷應激,且共情滿意度偏低。腫瘤科護理工作風險偏大,護理人員所承擔工作責任重、工作負荷大,且護理服務價值未能得到充分體現,極易引發消極職業認知,導致其共情滿意度下降[13]。健康狀況越好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越強,能切身體會患者的情感體驗,并選擇合適的護理技巧,能改善臨床護理服務,保證護理質量[14]。⑤社會支持與職業認知、繼發性創傷應激具有相關性,且社會支持不足者,應激反應越強烈;社會支持起著調節工作應激與工作倦怠關系的重要作用,社會支持越強者,所得到幫助、支持力度越大,能有效緩解其心理應激、精神緊張,增強其工作適應能力,工作積極性更高[15]。
綜上所述,腫瘤科護理人員中、重度共情疲勞護士占比最大,且共情疲勞影響因素有學歷狀況、婚姻狀況、職業認知、健康狀況、社會支持。臨床共情疲勞干預對象應重點關注學歷水平低、健康狀況差、社會支持不足、職業認知不足的已婚護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