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少瑜 孫兢 張智海
1. 中國人民大學醫院,北京 100872 2. 航空總醫院,北京 100012
代謝綜合征指體內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發生代謝紊亂等的病理狀態,是一組復雜的代謝紊亂癥候群,表現為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變化,是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1]。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 在臨床中主要指的是因為多種影響因素而導致的一種跟年齡之間相關的退行性慢性代謝類疾病。在PMOP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顯著降低,而顯著降低的雌激素水平會導致機體發生一系列功能障礙及脂代謝異常[2]。而PMOP是否跟代謝綜合征之間存在相關,臨床中的相關研究并不多見,也無統一的定論。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POMP患者59例,作為研究組;選取同期來我院行健康體格檢查的人群256例,作為對照組,觀察PMOP與代謝綜合征之間的相關性。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PMOP患者59例,作為研究組。
研究組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中對PMOP的診斷標準,參考標準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②年齡范圍:20~85歲。③均知情,簽署同意書。
選取同期來我院行健康體格檢查的人群256例,作為對照組。
對照組納入標準:①體格檢查結果提示無異常;②年齡范圍:45~70歲;③均為女性;④均知情,簽署同意書。
兩組的排除標準:①患有相關對骨代謝產生影響的疾?。虎诳诜嚓P對骨代謝產生影響的藥物者。
研究組59例,年齡范圍:45~70歲,平均年齡(51.6±2.6)歲,平均病程時間(2.6±0.6)年。對照組256例,年齡范圍:45~70歲,平均年齡(52.1±2.0)歲。
研究獲取倫理委員會核準及許可。
1.2.1相關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臨床診斷:依據2019年美國糖尿病協會更新的《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空腹血糖(GLU)升高:≥5.6 mmol/L。高血壓的臨床診斷:依據世衛組織(WHO)1999年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血壓升高:收縮壓水平≥130 mmHg 或舒張壓≥85 mmHg。腹型肥胖:腰圍≥85 cm。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血TG水平≥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HDL水平<1.3 mmol/L。至少符合以上當中的3項者判定為代謝綜合征[3]。
1.2.2相關指標水平的計算方法:①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②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FINS(μU/mL)×FPG(mmol/L)]/22.5。

研究組BMI、Ca水平、GFR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年齡、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骨折率、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對照組(P<0.05),其他一般資料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表3。

表1 兩組的相關一般資料指標水平Table 1 Relevant general data index levels of the two
研究結果提示,年齡、BMI水平、合并高血壓、HDL-C水平及CHOL水平下的PMOP檢出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4。

表4 不同臨床特征因素下的PMOP檢出率(n,%)
因變量為是否發生PMOP(未發生為1,發生為2),將不同年齡段年齡、不同BMI水平、是否合并高血壓、不同HDL-C水平及不同CHOL水平、不同血Ca水平作為自變量,實施線性回歸檢測。結果提示,PMOP的發生與HDL-C水平、CHOL水平、BMI水平、年齡之間存在相關性;HDL-C水平跟PMOP的發生之間呈正相關性,年齡是PMOP發生的獨立風險因素。
骨質疏松屬于退化性疾病,伴隨著我國不斷加重的老齡化,骨質疏松的臨床發病率也顯著升高[4]。研究指出,年齡與骨密度之間存在負相關性,就是伴隨著不斷增長的年齡,骨密度水平會隨之降低,使得骨量水平降低,增加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及比率[5-6]。本研究結果提示,不同年齡段下的骨質疏松發生率存在明顯差異,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骨質疏松的發生率顯著升高。進一步行線性回歸檢驗,結果提示,影響骨質疏松發生的相關獨立風險因素之一就是年齡,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機體的各項生理機能及功能都持續退化,導致患者體內的骨形成能力也降低,導致骨代謝發生失衡,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蔡淑芬等[7]的相關研究指出,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發生骨質疏松(OP)的具體情況及其危險因素進行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提示年齡是老年RA患者發生OP的獨立影響因素。
還有學者指出,骨質疏松的發生與機體當中的鈣水平之間存在關系[8]。本研究結果提示,研究組Ca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但是進一步的線性回歸檢驗結果提示,骨質疏松的發生與血Ca水平之間沒有直接相關性。由此可知,血Ca水平并不是臨床中判斷骨質疏松發生情況及程度的主要參考因素[9]。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血Ca水平跟體內的鈣水平之間不呈正相關性。但是鈣依舊是構成骨骼一個的重要及主要成分,且在人體的發育生長過程中有所參與,對礦物質的代謝平衡也具有調節作用[10]。由此可知,當開始步入到老年期之后,及時的給予老年群體補鈣是延緩其鈣流失的一種重要方式。
研究指出,骨質疏松跟代謝綜合征之間存在著相關性[11]。高血壓屬于代謝綜合征之一,骨質疏松跟原發性高血壓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12],未合并高血壓的女性在股骨頸骨密度水平方面顯著比高血壓組更高,對骨密度進行調整之后發現,導致脆性骨折的一項易發因素就是高血壓[13],高血壓病程時間更長的人群在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及比率方面也顯著升高[14]。本研究結果提示,未合并高血壓的人群在骨質疏松的檢出率方面顯著比合并高血壓的人群更低。
高脂血癥通常都合并出現骨質疏松,HDL-C可以保護成骨細胞,可以使得骨密度水平顯著升高,并降低發生骨折的風險[15]。本研究結果提示,研究組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性線性回歸檢驗結果提示,HDL-C水平是影響骨質疏松發生的一項獨立風險因素;且與骨質疏松的檢出率之間表現出正相關性,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但是仍舊需要大量的實驗來進行佐證;曹婷等[16]的研究結果指出女性受試者中骨折組HDL-C水平低于非骨折組,并指出血脂異常是40歲及以上女性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POMP的發生與代謝綜合征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在臨床中應當依據不同個體的實際情況來給予指導干預,從而降低其發生PMOP的風險及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