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 215008)
芡實,為睡蓮科植物芡(Semen euryales)的干燥成熟果仁,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是藥食同源材料。作為藥食同源中藥材,采用硫磺熏蒸這樣一種常用的中藥材粗加工方法,雖然可以使藥材迅速干燥,便于儲存,具有漂白、防蟲,防止發霉、生菌,但若過量熏蒸則會對人體產生危害[1-4]。硫熏后的藥材會對藥材中有些活性成分含量降低,需要嚴格控制二氧化硫殘留量[5-7]。因此,二氧化硫殘留是芡實食品安全中的重要問題。
二氧化硫的測定主要有酸蒸餾碘滴定法[8]、酸堿滴定法[9]、氣相色譜法[10-12]、離子色譜法[13-18]、電化學分析法[19-22]等,碘滴定法和酸堿滴定法是中藥材中常用的測定方法,碘滴定法在2015版藥典后改為酸堿滴定法[23]。芡實中二氧化硫殘留測定研究較少,通過酸蒸餾-酸堿滴定方法測定芡實中二氧化硫的殘留量[24],有助于為嚴格控制芡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據。
聚類分析是依據觀察對象某些特征加以歸類的數理統計方法[25],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成分分析。
STEHDB-106-1智能一體化蒸餾儀(濟南盛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500 mL兩頸圓底燒瓶;10 mL堿式滴定管;碘量瓶;BT124S-CW型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
氫氧化鈉、鹽酸、30%過氧化氫、乙醇、甲基紅試劑(分析純,上海國藥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高純氮氣(純度大于99.99%);已知SO2濃度質控樣(批號18-05,0.59 g/kg)。
芡實購買于各地超市、農貿市場,見表1。
2.1.1 試劑配制
2.1.1.1 甲基紅乙醇試劑(2.5 mg/mL)
精密稱取25.0 mg甲基紅試劑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
表1 芡實來源
2.1.1.2 3%過氧化氫溶液
精密量取10 mL 30%過氧化氫溶液置于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2.1.1.3 6 mol/L鹽酸溶液
取54 mL鹽酸置于100 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2.1.2 滴定液的配制及標定
2.1.2.1 氫氧化鈉滴定液的配制
取適量氫氧化鈉,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加水振搖溶解使其飽和溶液,冷卻后,離心,上清液備用。
2.1.2.2 氫氧化鈉滴定液的標定
精密稱取6 g在105 ℃干燥至恒重的鄰苯二甲酸氫鉀,加50 mL新沸過的蒸餾冷水,振搖,使其盡量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2.1.2.1的上清液進行滴定,接近終點時,應使鄰苯二甲酸氫鉀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顯粉紅色,每1 mL氫氧化鈉溶液(0.1 mol/L)相當于20.42 g鄰苯二甲酸氫鉀,根據溶液消耗的量與鄰苯二甲酸氫鉀取樣量,推算出溶液濃度。
實際標定的氫氧化鈉濃度C(NaOH)=0.098 28 mol/L。
在密閉的蒸餾瓶中加入6 mol/L鹽酸將其酸化,樣品中二亞硫酸鹽轉化為二氧化硫,通過氮氣代入到含有雙氧水的吸收瓶中,雙氧水將其氧化為硫酸根離子,利用酚酞作為指示劑,在酸性條件下為粉紅色,因此利用氫氧化鈉進行滴定,溶液變為黃色,來判斷滴定的終點,利用氫氧化鈉的體積消耗量從而計算芡實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芡實中二氧化硫含量[23]按式(1)計算。
式中:V為供試品溶液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體積,mL;V0為空白溶液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體積,mL;C為氫氧化鈉滴定液濃度,mol/L;32.03為1 mL氫氧化鈉滴定液(1.0 mol/L)相當于二氧化硫質量,g;m為樣品稱樣量,g。
取250 mL蒸餾水溶液置于500 mL兩頸圓底燒瓶中,加10 mL 6 mol/L鹽酸溶液,置于STEHDB-106-1智能一體化蒸餾儀中,通入氮氣同時將氮氣流量調節至0.2 L/min(保證二氧化硫均勻流出),打開冷凝裝置,冷凝管的出口處連接一橡膠導氣管置于250 mL錐形瓶中,錐形瓶內加入50 mL 3%過氧化氫溶液作為吸收液,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紅乙醇溶液指示劑,并用0.01 mol/L氫氧化鈉滴定液至黃色,打開加熱裝置,使兩頸瓶內溶液至沸,保持微沸1.5 h后,停止加熱,吸收液冷卻后,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01 mol/L)滴定至溶液顯黃色,且黃色持續時間20 s不褪色,根據鹽酸的變化來判斷滴定終點,記錄氫氧化鈉滴定液(0.01 mol/L)消耗的體積,作為空白溶液消耗量。
取湖南岳陽產的芡實,粉碎,過二號篩,精密稱取10.0 g置于500 mL兩頸圓底燒瓶中,加250 mL水和10 mL 6 mol/L鹽酸溶液,置于STEHDB-106-1智能一體化蒸餾儀中,通入氮氣同時將氮氣流量調節至0.2 L/min(保證二氧化硫均勻流出),打開冷凝裝置,冷凝管的出口處連接一橡膠導氣管置于250 mL錐形瓶中,錐形瓶內加入50 mL 3%過氧化氫溶液作為吸收液,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紅乙醇溶液指示劑,并用0.01 mol/L氫氧化鈉滴定液至黃色,打開加熱裝置,使兩頸瓶內溶液至沸,保持微沸1.5 h后,停止加熱,吸收液冷卻后,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01 mol/L)滴定至溶液顯黃色,且黃色持續時間20 s不褪色,根據鹽酸的變化來判斷滴定終點,記錄氫氧化鈉滴定液(0.01 mol/L)消耗體積,利用式(1)計算出芡實中二氧化硫含量。
取湖南岳陽產的芡實,粉碎,過二號篩,按照2.4的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按照2.2的滴定原理進行滴定,記錄3%過氧化氫吸收液所消耗的氫氧化鈉滴定液(0.01 mol/L)的體積來計算,測定結果。
測定結果見表2。結果相對標準偏差在2%之內,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表2 重復性試驗結果
取湖南岳陽產的芡實,粉碎,過二號篩,按照2.4的方法平行制備7份供試品,按照2.4的方法操作進行測定,分別在0,2,4,8,16,20和24 h記錄吸收液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0.01 mol/L)體積,同時做空白試驗。
結果見表3,δRSD為1.94%,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定性良好。
表3 芡實穩定性試驗結果
取湖南岳陽產的芡實,粉碎,過二號篩,稱密稱取6份芡實,按照2.4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每份5.0 g,另精密稱取20 mg已知SO2濃度的質控樣品(1 g含二氧化硫0.59 mg),6份,分別加入上述樣品中,進行滴定測定,記錄吸收液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0.01 mol/L)的體積,同時做空白試驗,計算加樣回收率。
加樣回收率試驗的平均回收率為86.21%,δRSD為3.89%,相對標準偏差在5%之內,符合中國藥典四部藥品分析方法學中回收率的要求。結果見表4。
表4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
取28批不同產地的芡實,粉碎后,精密稱取10 g,每批平行制備2份,按照2.4的樣品溶液的方法制備,進行測定。
樣品含量測定結果見表5,結果表明不同產地芡實樣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相差很大。
表5 28批芡實樣品中二氧化硫測定的結果
對28個不同產地的芡實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進系統聚類分析,采用SPSS 20統計軟件,組間聯接方法,平均Euclidean距離,進行層次聚類,平均Euclidean距離為5時,28批次芡實藥材樣品共分為三大類,見圖1。其中,2號(福建寧德)、11號(江蘇高郵)、8號(江蘇蘇州)、7號(江西上饒)、12號(江蘇揚州)、24號(云南麗江)、10號(江蘇興化)、19號(廣西桂林)、9號(江蘇徐州)、18號(貴州銅仁)、1號(湖南岳陽)、3號(福建莆田)為第一類;15號(湖南益陽)、17號(四川中江)、13號(安徽安慶)、27號(山東棗莊),28號(山東臨沂)、14號(安徽蕪湖)、16號(四川成都)、25號(廣東揭陽)、6號(廣東潮州)、22號(遼寧沈陽)、23號(遼寧鐵嶺)、26號(廣東江門)、4號(廣東湛江)為第二類;20號(河北安國)、21號(遼寧遼陽)、5號(廣東肇慶)為第三類。由系統聚類分析可以看出同類之間的二氧化硫含量結果相似度較高,比如第三類中20號(河北安國)、21號(遼寧遼陽)、5號(廣東肇慶)這3個產地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均高于150 mg/kg,二氧化硫超標,因此在食用時應引起注意,同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關注,從而保證芡實食用安全性。
圖1 28批次芡實藥材中二氧化硫含量的聚類分析
通過測定28個不同產地批次的芡實中二氧化硫含量,發現結果相差很大,可能與當地生長環境氣候有關。中國藥典對山藥、天麻、天花粉、白芍、粉葛、牛膝等藥材中二氧化硫的限量標準主要是300 mg/kg,除另有規定外中藥材及飲片中二氧化硫不得過150 mg/kg,不同國家的限量值也不同,韓國為二氧化硫不得過30 mg/kg,日本為二氧化硫不得過50 mg/kg,美國為二氧化硫不得過50 mg/kg,WHO為二氧化硫不得過150 mg/kg,食品中對于蔬菜干中(包括種子、堅果等)的限量值為500 mg/kg,由于芡實屬于藥食同源的藥材。
結果表明,如果以中藥材的標準判斷,測定的28個不同產地批次的芡實3個產地批次的樣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0.7%;如果以食品干果限量判斷,則全部合格;如果出口到韓國,則不合格率為60.7%;出口到日本和美國,則不合格率為53.6%,因此二氧化硫對于芡實藥材的安全性和出口具有一定限制。
不同產地芡實都檢出含有二氧化硫,硫磺熏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加工方法,應用比較廣泛,解決硫熏的難題,需要從種植源頭抓起,在原料生產、流通、銷售過程中隨時監管、隨時監控,而且要通過大量試驗數據,制定合理限度范圍,提高原料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