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中華茶文化與健康
作 者:陳可冀
ISBN:978-7-117-28530-8
出 版 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08-01
定 價:¥58.00
茶,在數千年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有著無窮的魅力,為人們所推崇,它讓人們神清氣爽,獲得身心愉悅。作為一種飲品,茶的起源可追溯至神農氏時期,并分別在唐宋、明清時期得到發揚和推廣。在這過程中,它的地位逐漸由一種日常食品演變成人們能夠從中體會意境的飲品,至今已有約三千年的歷史。因而,我國作為茶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必須肩負起對茶的傳承與發展的使命。我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通過一代代茶人的付出傳承,取得了不斷的發展進步。茶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其傳承發展也需與時代的進程并駕齊驅,因此,對傳統茶文化的活態傳承與發展便十分關鍵。本文將在《中華茶文化與健康》一書的指導下,對傳統茶文化的活態傳承與發展進行分析研究。
《中華茶文化與健康》(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年8月)一書作者為陳可冀院士,陳院士已年過耄耋,不僅在我國學術領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在生活康養方面還十分喜歡飲茶,仍保持著十分健康的體魄,筆耕不輟。該書為陳院士結合專業文獻和多年自身養生實踐,組織臨床、茶學、營養學等相關專家編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茶文化及其保健醫療、中華茶文化與健康、歷代重要茶論研究、清代醫藥學家對茶葉治病功能的認識及臨床運用、清官醫藥檔案中的代茶飲、清代代茶飲及現代應用、中國茶療法的發展、茶的健康與營養等。全書表現出較強的專業性、實用性,不僅對我國傳統茶文化發展歷史作了梳理,還對發展現狀進行了介紹,內容豐富、結構條理清晰,為人們認知中華茶文化與健康提供幫助。
《中華茶文化與健康》一書論述的相關內容,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多樣豐富與茶相關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無論是茶的歷史、典籍,還是制茶的工藝、茶道精神,無不賦予茶文化以深厚的內涵。因此,就茶文化的表現形式而言,既有諸如茶館、茶具、茶藝表演、茶的歷史典籍等物質形態,又有諸如以茶待客、以茶養性、茶道等精神形態。而不管是何種形態的茶文化,都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對人們身心的陶冶。
無論是人們日常所提及的“油鹽醬醋茶”,還是文人雅士追求的“以茶會友”、“以茶養性”,都彰顯了茶在我國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隨著茶文化的不斷發展,其所能實現的社會功能也變得越來越突出,以茶代酒、以茶為食、以茶倡廉等都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樹立民族文化自信的環境下應進一步挖掘其時代價值和時代精神,以推進茶文化的活態傳承與發展。
基于對茶文化內涵形式、社會功能及其傳承意義的分析,在推進傳統茶文化活態傳承與發展中應加強對茶文化的挖掘開發,創新茶文化傳承發展的途徑,推動茶文化走出國門。第一,加強對茶文化的挖掘開發。茶文化博大精深,有著十分深厚的內涵,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為實現對茶文化的活態傳承與發展,應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展現傳播茶文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大眾生活水平、文化素養不斷提升,人們提出了更多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這為茶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契機和發展空間,在此過程中,加強對茶文化的挖掘開發,開展好對茶文化的整理工作至關重要。第二,創新茶文化傳承發展的途徑。由于以往傳統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方式較為單一,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茶文化的傳承發展。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先進技術為茶文化傳承打破了過去的壁壘,完善了茶文化的傳播途徑,為茶文化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借助先進技術推進茶文化與社會大眾的交流互動,營造良好的傳播氛圍,引導人們針對茶文化的傳承發展表達自身的意見看法,促進更多社會大眾積極投身到茶文化的傳承發展中來,實現其傳承發展途徑的有效創新。第三,推動茶文化走出國門。現如今,茶文化已得到我國民眾越來越廣泛的接納,而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應只局限于國內,應當不斷開拓茶文化的傳承發展空間。因此,茶文化走向國際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也增強了我國綜合國力及文化自信。此外,還可利用先進技術,推進對我國茶文化相關資源的優化整合,推動我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與碰撞,進一步使茶文化以更健康、更自信的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