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
作 者:徐靜波
ISBN:978-7-208-08268-7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01-01
定 價:¥135.00
早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文化便傳至日本列島,中日之間由此展開了方方面面的交流,其中便包括飲食文化的交流。長期以來,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在飲食文化方面,中國與日本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諸多不同之處,而不管是相似或不同,其內部都蘊含著深厚的價值。在全球一體化發展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與此同時,還伴隨著不同文化相互間的沖擊碰撞。因為地理方位及社會差異從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文化,而對于日本飲食文化的形成而言,不僅與日本人文風俗有著緊密聯系,還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很大程度影響。《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一書從歷史與現實角度出發,為我們全面詳細地敘述了日本飲食文化,對本文研究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中國元素可提供有效幫助。
由徐靜波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一書不僅可作為各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教材,還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研究使用。該書由九個章節組成。第一章緒論部分,作者首先闡述了本書的研究對象與重點,其次介紹了日本的自然風土與食物、日本飲食文化與東亞區域的關聯以及日本飲食文化的相關特征。第二章上古時代日本人的飲食生活,包括農耕社會以前日本人的飲食生活、農耕文明的傳來與彌生文化的展開、食品的種類和飲食的樣式。第三章大陸色彩濃郁的飲食樣態——奈良和平安時期(8~12世紀),包括東亞大陸文化的影響與公家文化的成立、以王公貴族階層為中心的都城居民的飲食生活、日本飲食文化獨特性的初期展露。其他章節還介紹了日本料理的早期展開——鐮倉和室町時期(13~16世紀)、和食(日本料理)的完成期——江戶時期(17~19世紀中葉)、從傳統走向近代、日本飲食文化的重大變革(19世紀后半期~20世紀中葉)等內容。該書所論述的日本飲食覆蓋面十分廣泛,對各式各樣的日本飲食都進行了十分嚴謹的介紹,并且還滲透了作者自身在日本的生活體驗,內容翔實且生動形象。在飲食的基礎上,該書嘗試透過飲食的表象來剖析其內在的文化意蘊以及飲食文化與其他文化領域的關聯性,并試圖通過飲食的分野,來揭示日本文化在與東亞大陸文化產生密切關聯的同時,也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演繹出了自己的獨特性這一事實。
該書昭示我們,日本飲食文化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四面臨海,土地南北長東西窄,再加上處在洋流的交匯地帶上,由此決定了日本擁有十分豐富的海洋資源,且漁業尤為發達,進一步決定了日本飲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與海鮮相關的內容,比如,日本生魚片聞名世界。同時,日本地處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顯著,因而年降水量充沛,土壤濕潤,為水稻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水稻因此成為日本的主要農作物。而海洋性氣候還讓日本冬季氣候不會太過寒冷,這樣有助于種植蔬菜。日本飲食文化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是飲食文化多樣豐富。日本飲食文化既有自身的獨特性,同時又受其他國家地區很大程度影響,呈現出多樣豐富的特點,比如,極具日本特色的飲食包括壽司、生魚片等。受中國元素影響的日本飲食包括拉面、水餃等。二是強調飲食的外在美感。日本飲食文化十分強調食物的外在美感,食物制作、擺放富有美感與否,是評價日本廚師水平高下的一個重要標準。比如,因為食物美感受食物擺放很大程度影響,所以日本的飲食大多小而精,精美的食物可為人們帶來良好的感官體驗。三是對飲食環境及器皿要求較高。日本人在用餐時,十分關注飲食環境安靜、優雅。另外,日本人還十分注重盛放食物的器皿,對器皿的外形、材質都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各種用途的器皿造型不盡相同,且有著嚴格的區分。
《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提出,日本飲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國元素。首先,日本主食中的中國元素。中國水稻栽培擁有數千年的歷史,相關史料記載,日本主食米飯源自中國。早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為逃避戰亂一些中國先民東渡至日本,使水稻種子、水稻種植技術在日本得到推廣,至此水稻逐漸轉變成日本人的主食。拉面在日本人飲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相關史料記載,1872年日本與滿清達成《日清友好條約》,較為開放的貿易環境使得眾多華僑移居日本,并為日本帶去了各種中國的美食,其中即包括拉面。此后,拉面迅速得到了日本人的青睞,日本人還對拉面口味、技術進行了不斷改良創新,進而讓拉面成為日本本土極具特色的一種美食。其次,日本調味品中的中國元素。日本料理以清淡為其主要特征,在料理制作過程中,較常應用的調味品為醬油。比如,日本傳統飲食中的壽司、生魚片等都需要用醬油調味。在中國,醬油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公元757年之后,中國醬油釀造技術傳至日本,經日本人的不斷改良,得以形成如今的日本醬油。再次,日本飲食器皿中的中國元素。對于日本飲食來說,對食物裝盤的注重是其一項十分重要的特征。“盛付”是日本飲食中十分常見的一個詞匯,指的是將食物放置在精美的器皿中。日本盛飯食物的器皿包括陶器、瓷器、木器等,其中,陶瓷器由中國傳入。中國作為陶瓷之鄉,早在唐朝時期中國的陶瓷制品及陶瓷制作技術便被不斷傳入日本,以此為日本的陶瓷工藝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