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96
幼兒園教育是人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受到的最早的學校教育,對幼兒行為習慣以及思想認識、價值觀念等有著巨大的影響。幼兒正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黃金時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在這一時期進行教育事半功倍。近年來,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建設也面臨新的挑戰。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成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基于當前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了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策略,希望對幼兒教育的創新發展有所幫助。
一、建設游戲化和生活化課程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促進教學的生活化
近年來,教育回歸生活的教育理念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有助于幼兒園教育的生活化。在傳統的幼兒園教育中,部分幼兒園提前對幼兒進行了專業化的學科教學,傳授了部分科學文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幼兒的知識積累,但是這種課程設置與幼兒的成長規律相違背,不符合循序漸進的認知發展規律,對幼兒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能夠保證幼兒園教育的生活化,將教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認知范圍以及思維邏輯相融合,促進幼兒知識的遷移以及能力的發展,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確保幼兒健康成長。
2.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主要是為幼兒提供一個學習和游戲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思維能力等全面發展。因此,幼兒園教育應該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與幼兒的實際能力水平相適應。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背景下,幼兒園教師能夠將教育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在活動實踐中獲得成長。除此之外,幼兒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都需要游戲化、生活化的課程作為支撐。
二、建設游戲化和生活化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
1.部分教師對幼兒園課程與生活的關系認識不足
幼兒教育生活化已經成為廣大幼兒園教師的共識,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片面的認識。部分教師認為幼兒園教育生活化就是在幼兒園課程中添加生活內容,導致幼兒園課程與添加的內容之間銜接生硬,不能夠很好地融合。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將許多與課程內容互不相干的生活內容添加到課程中,注重形式化而不重視實際效果,導致出現形式主義。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和生活化應該是課程內容與生活經驗的有機融合,與幼兒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相結合,培養幼兒對生活的真情實感,而不是形式主義。
2.部分教師錯誤地將課程生活化與主題活動劃等號
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各種主題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部分主題活動是一些生活場景,是幼兒園教育生活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不是幼兒園教育生活化本身。部分幼兒園教師將幼兒園教育生活化等同于主題活動,極大地縮小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范圍,是片面的理解。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將生活經驗與各種教育活動相融合,體現在所有的教育過程中,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教育氛圍和環境中獲得真實的生活感受,積累生活經驗,在學習中成長和發展。
三、建設游戲化和生活化課程的策略
1.教學內容的游戲化和生活化
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整體性的過程,人為加快某一方面的進程會影響幼兒的成長規律,在幼兒園課程中拋開生活經驗,不利于幼兒真實感受生活的美好,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需要對教育內容進行整理。幼兒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就是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從生活經驗中鍛煉技能,獲得各種情感體驗和價值觀念等,因此,幼兒園教育的重心不是系統化的科學知識,而是真實的生活知識。
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需要幼兒園教師重視培養幼兒的生活情感,需要在課程設置中融入幼兒的生活經驗,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常識等相結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以音樂教學為例,傳統的幼兒園音樂教學大多數是彈唱教學,即教師彈鋼琴教授幼兒唱歌的形式。
游戲化、生活化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物品,比如,鍋碗瓢盆、鉛筆、鉛筆盒等各種物品,跟著教師的節奏拍打。將教學的形式轉化為音樂游戲的形式,能夠極大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這些教學用的物品都來自于幼兒的實際生活,幼兒可以通過尋找、敲打等行為加深對這些物品的了解,展開對世界的探索,鍛煉音樂節奏等,促進幼兒在音樂方面的能力成長。
2.教學環境的游戲化和生活化
影響人成長和發展的因素主要有遺傳、環境、教育和主觀能動性等。其中遺傳是幼兒園教師所不能改變的,只能從環境、教育和主觀能動性方面對幼兒施加影響,引導幼兒健康成長。因此,游戲化生活化幼兒園課程建設需要進行教育環境的生活化。幼兒園教師首先要創設生活化的教育環境,將生活中的一些因素融入到幼兒教育中,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獲得經驗和感受,比如,幼兒園教師在教授幼兒認識花草樹木時,可以引導幼兒走出教室,到幼兒園的課外空間中進行實地觀察。或者將真實的花草樹木標本、盆景等帶入教室中,讓幼兒近距離接觸探究。或者引導家長帶領幼兒去公園、植物園等近距離觀察、收集標本等,真實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花朵從種子到開花的成長過程,了解真實的花朵成長經歷等,增加對綠色植物的認知。教師可以在教室的環境創設中融入生活元素,比如,創建商場環境、醫院環境、廚房環境、馬路環境等,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
參考文獻:
[1]丁桂蘇.實然與應然: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實施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8—19.
[2]劉藝敏.淺議幼兒園“課程生活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0):143—144+155.
(貴州省威寧縣民族幼兒園? 貴州畢節? 5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