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玲 李晨曦
摘? ?要:課程思政如何評價,一直是思政教育近兩年來懸而未決的難題,陸續有學者提供研究方向,但一直沒有確定的公認的有效方式。教師一般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等方面的評價,但這種評價往往很難量化,甚至需要通過觀察學生進入到社會中的長期表現進行驗證。帶著這樣的疑問和探索初衷,結合在日常課程思政教學的經驗,筆者發現文秋芳教授提出的“產出導向法”(POA)中采用的“師生合作評價”從某些角度上看可以很好的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服務,因此筆者淺析并嘗試了基于POA進行的師生合作評價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中的應用,并獲得了一切啟發。
關鍵字:課程思政,大學英語,POA,師生合作評價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45
一、POA師生合作評價簡述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帶領POA課題組嘗試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理論(文秋芳2016)。POA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教學理念,包括:學習中心、學用一體、全人教育;二是教學假設,包括:輸出驅動、輸入促成、選擇學習和以評促學;三是由教師為主導教學流程,包括:驅動、促成和評價。具體內容及實施過程文秋芳教授已發表過數篇文章進行論述,這里不再進行詳細介紹。
需要強調的是基于POA建立起來的“師生合作評價”(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TSCA )是POA應對難題的一項新措施,也是對教師評價、同伴評價、同伴互評、機器自動評分等的一種補充(文秋芳,2016)。TSCA的評價對象是學生課外完成的產品,包括書面產品(如作文、翻譯、調研報告等)或口頭產品(如口頭報告、采訪、辯論等)(文秋芳,2016)。文秋芳教授(2016)曾總結過TSCA的3個顯著特點,分別為:1. 評價主體上,TSCA不是教師和其他主體的簡單疊加,而是課前教師選出典型樣本進行詳批,課上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評價;2. 評價的內容不僅限于作品本身的質量,同時要考慮教學目標的達成度;3. TSCA不是的評價,在師生、生生合作評價之后,需要學生按照課內教師要求使用的修訂模板以自評、生生互評或機器自動評分的形式進行復評。這就時整個評價過程達成一種“以評促學”的閉環型過程,教學評價不再只是學習過程的終點,而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過程的升華。
二、師生合作評價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上的實踐
1. 師生合作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融合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效果評價,一直是一個難題,而TSCA的實施步驟、要求和理念能非常好的為大學英語思政教育服務,解決知識學習和思政教育中常見的“評價缺失、評價效果不佳、學生缺少參與、不修改、不復評”等問題。如果把思政達成度也納入到TSCA的評價內容中,那么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能幫助老師了解教學及育人效果,改進教學過程和育人方式,同時還能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成果,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產出質量,達成“語言、交際、德育(思政)”的課程教學目標。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1)課前:教師評價,選出典型樣本進行詳批,依據單元思政教學目標,決定課內師生合作評估的重點引導思路和步驟,并準備相關的評價材料。
(2)課中:教師布置評估的任務和要求,開展師生合作評價(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on Assessment, TSCA),生生合作評價,提出反饋。合作評價過程中,教師要作為主導者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進行思政元素滲入和引領。
(3)課后:學生根據課內教師要求使用的修訂模板進行自評和生生互評(Self and peer assessment ),并進行修改,教師有計劃的進行修改后作業的普查或抽查,完成二次評價,確保語言教學和思政滲入效果。
為了保證整個學期TSCA的實施效果,可以學期教學活動開始前、后設置對比評價,即:
其一,在學期教學活動開始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文化觀念、道德意識、家國情懷、職業價值觀等學習準備程度做出鑒定和評價,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從而提前做出教學準備,為因材施教提供依據。其二,針對整個學期的學習過程,要求學生對自己所學成果、收獲、感悟及改進方法等進行持續性整合記錄。學生除了要對自己平時完成的測試、作業、討論等語言知識材料歸檔以外,還要做“反思日志”,主要側重學生自我總結每單元學習收獲(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思辨思維、交際技巧等)和不足。教師要參與學習檔案評價。結合學期初和末的不同表現,對本學期的進行的師生合作評價的效果進行整體評估,總結優勢及不足,在下一學期操作步驟和方式上進行調整改進。另外,還可設有教學反饋,對教師進行評價:分為學生反饋、同行評價、教師自我反思三個方面。學生反饋通過“開放性問卷”形式進行,以此作為教師思政教育達成度的依據之一;同行測評通過同行教師對授課教師教學方法的認同和對教學方法的質疑,保證課程思政的進行效果;教師自我反思是教師對自身道德修養的自查和提升及思政教學實踐效果的反思和改善。
2. 教學實踐案例
筆者以《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綜合教程》中的unit 3 Job Hunting的中布置的作文作業為例進行師生合作評價實踐。
首先在課上完成單元第一篇閱讀任務----How to Get a Job at Google (《如何在谷歌求得一份工作》)之后,考慮到學生均為醫學相關專業,筆者為學生布置了如下寫作任務:根據所學課文《How to Get a Job at Google》,請以自己的專業為前提,向谷歌公司附屬的醫學部寫一封求職信。
(1)課前準備:學生作業完成后,筆者篩選出3位同學的求職信作為典型樣本,重點針對求職信中體現出的思政教育達成度進行評估,并對語言進行修訂,根據本單元設置的語言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政目標,設計下次課課內師生合作評估的重點和步驟,預設學生會出現的問題,準備相應的評價材料。
(2)課內實施:因為本學期為線上教學,筆者選擇將典型樣本通過授課釘釘群在課上分享給全班學生,并完成如下活動:學生們扮演谷歌招聘人員,選投最令自己滿意的求職信。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需要給出自己的選投理由,并且要給出三遍求職信的詳細修改方案,這個過程可以從學生獨立思考評價再到與自己小組同伴交流的步驟進行。最后筆者根據大家的選投結果引領學生們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向設想中求職信中的自己努力,彌補不足,不斷進步。最終幫助學生分析出投票率最高的求職信具備的特點:內容全面,既提到符合用人需求的自己的專業優勢,又能兼顧良好的求職就業觀,并且目的明確有針對性,滿足谷歌的用人標準。學生們會在與典型樣本的對比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課內思考,課后完善。在整個課內師生合作評價、生生合作評價的過程中,筆者始終注意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求職就業觀、進行職業規劃、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等,潛移默化完成本次課的思政滲透??裳埻薪處焷砺犝n。
(3)課后活動:根據師生之前共同達成的評價標準,學生課后進行自評或同伴互評。之后再利用釘釘“教學圈”中的作評分功能進行機器打分,使每位學生的產出產品更全面的被評估。最后筆者對學生修改后的求職信進行了抽查,挑選出了兩篇兼顧語言和思想均優秀的作品在班級群內共享。學生進行學習檔案記錄。教師與聽課同行教師探討對教學方法的認同和對教學方法的質疑。尤其側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是否到位。
三、結語
以POA產出導向法的教學理念強化互動式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產出結果的質量的同時,又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問題,強化育人功能。這一理論不僅給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帶來理念和方法的改進,而且對大學英課程思政的實踐教學帶來啟迪。
根據思政課程的特點及要求,基于POA形成“課前教師典型樣本詳評、課中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評價、課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的閉環式教學評價,可以實現“以評促學”的教學良性循環,達成“語言、交際、德育(思政)”的課程教學目標。雖然筆者目前對POA的研究不夠深刻全面,對師生合作評價的實踐還需不斷完善,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合作評價中來仍是一個艱巨的問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TSCA甚至整個POA教學理論確實從某些程度上可以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很好的服務,期望可以給其他進行英語教學的教師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 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 文秋芳.?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04).
[2] “產出導向法”與對外漢語教學[J]. 文秋芳.? 世界漢語教學. 2018(03).
[3]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 楊芳,魏興,張文霞.?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1).
項目基金:吉林省教育廳思政專項,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政元素融入探索與研究,課題編號:JJKH20200470SZ;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項研究課題-----“三全育人”背景下基于POA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模式的構建,課題編號:2020zxyb06。
(1吉林醫藥學院外語教研部? 吉林吉林? 132013 ;2吉林市第九中學英語組? 吉林吉林? 1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