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精神要點,一起學習。
總結2021年經濟工作
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
分析當前經濟形勢
三重壓力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一個重要判斷
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規律性認識:四個“必須”
在應對風險挑戰的實踐中,我們進一步積累了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沉著應對重大挑戰,步調一致向前進。
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全黨都要聚精會神貫徹執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必須堅持穩中求進,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后破、穩扎穩打。
必須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
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七項政策部署
一是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
二是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三是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
五是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
六是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
七是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五個“正確認識和把握”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臨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這些表述值得關注
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
強化契約精神,有效治理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好國家實驗室作用,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科研院所改革。
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
要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化解風險要有充足資源,研究制定化解風險的政策,要廣泛配合,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加強煤電油氣運等調節,促進電力充足供應。
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要全力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服務保障工作,確保辦成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一個“號召”
會議號召,全黨同志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運用好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以實際行動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人民網)
(責編 白馗 美編 劉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