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蘊,李偉,劉傳苗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安徽 蚌埠233004)
隱球菌性腦膜炎是由新型隱球菌及格特隱球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該病大多起病慢,臨床表現不典型且復雜多樣,與一般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相比缺乏特異性,另外,該病的臨床表現類似結核性腦膜炎[1-2]。因此,該病的早期診斷較困難。傳統墨汁染色法檢測簡便易行但陽性率較低,隱球菌抗原檢測技術是隱球菌腦膜炎輔助診斷的一種新實驗室分析方法[3]。本研究旨在探討墨汁染色聯合隱球菌抗原檢測對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診斷價值,以期為該病的臨床診治提供一定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40例。其中10例隱球菌性腦膜炎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他30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神經病學》教科書中相應疾病的診斷標準確診[4],隱球菌性腦膜炎均經病原學確診;②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欠缺較多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者。觀察組男6例,女4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57.34±5.64)歲。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58.27±5.59)歲;疾病類型:細菌性腦膜炎7例,病毒性腦膜炎10例,結核性腦膜炎13例。兩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均于入院后24~48 h內行腰椎穿刺術,收集腦脊液2~3 mL,2 500 rpm離心15 min,棄去上清液,取沉渣保存待檢。墨汁染色鏡檢:取腦脊液樣本與印度墨汁(DM1192,北京華越洋生物)混勻后,取適量置于載玻片上并加蓋蓋玻片,采用CX22型顯微鏡(奧林巴斯)進行鏡檢,若出現寬厚透亮莢膜且細胞壁明顯,或有出芽現象即為隱球菌陽性感染結果。膠體金莢膜多糖抗原檢測:在預先準備好的LF Specimen Diluent試劑杯中加入腦脊液樣本40μL,將膠體金莢膜多糖抗原免疫層析法試紙條(美國Inc公司)白端浸入混懸液,靜置10 min后讀取結果。結果判斷:質控線及檢測線均顯示為陽性結果;顯示1條為陰性結果;無顯示為無效結果,需進行重新檢測。對檢測為陽性結果的樣本需稀釋20倍后重新檢測后與原結果對比,以避免出現假陽性情況。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種方法的陽性檢測結果及敏感度。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比較兩組患者頭痛、嘔吐、發熱、視力下降、盜汗、聽力下降及意識水平下降等臨床癥狀表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患者檢測結果比較觀察組墨汁染色及聯合檢測的陽性率(50.00%、90.00%)均高于對照組(0.00%、6.67%),觀察組中聯合檢測陽性率為90.00%,高于墨汁染色的5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測結果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est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兩種檢測方法的特異度和敏感度比較聯合檢測的敏感度高于墨汁染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測方法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種檢測方法特異度和敏感度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between two detection methods(%)
隱球菌性腦膜炎是由于新型隱球菌及格特隱球菌菌體經呼吸道吸入后,透過肺泡間隙進入循環系統,通過逃逸機體巨噬細胞吞噬作用及免疫識別殺傷后,穿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引發隱球菌性腦膜炎[5-6]。據統計,該病由新型隱球菌引起的隱球菌性腦膜炎占80%,格特隱球菌占20%。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等藥物濫用,艾滋病、惡性腫瘤及器官移植等增加,隱球菌性腦膜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7];同時,由于該病患者無特異性癥狀表現,多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發熱及腦膜刺激征等常規癥狀,與一般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癥狀類似[8]。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頭痛、嘔吐、發熱、盜汗、視力、聽力及意識水平下降等臨床癥狀表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程耀等[9]報道結果相近。
墨汁染色鏡檢是隱球菌性腦膜炎的傳統經典檢測方法,該法雖然簡單易行,但陽性率(54%~74%)及敏感度(<50%)均較低,臨床需反復多次檢查才能找到隱球菌[6-7]。因此,為提高隱球菌腦膜炎早期診斷率,臨床需尋找一種快速、靈敏、特異性的早期檢測方法。隱球菌抗原檢測是通過免疫層析法,可對患者腦脊液中的新型隱球菌、格特隱球菌等多個隱球菌種屬的的莢膜多糖抗原進行定性和半定量檢測,原理為通過層析作用將檢測樣本層析至金標抗隱球菌抗原捕獲單抗和位于檢測膜上的金標對照抗體,若樣本中存在隱球菌抗原,其將與金標抗隱球菌抗體結合而呈現出陽性結果,臨床報道顯示,該法對隱球菌的檢測率、敏感度均較高[8-12]。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檢測結果的陽性率及敏感度均高于傳統墨汁染色(P<0.05),與尚鵬程等[13]相關報道結果一致。提示,聯合檢測對隱球菌性腦膜炎診斷價值高。
綜上所述,隱球菌性腦膜炎無特異性臨床癥狀表現,墨汁染色聯合隱球菌抗原檢測對隱球菌性腦膜炎的陽性檢測率及敏感度高,對于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臨床輔助具有較高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