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萍,楊峰,武夏夏,柏福運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湖北 襄陽441000)
顱內靜脈竇血栓作為臨床中的腦血管病癥之一,與其他腦血管病癥比較,顱內靜脈竇血栓的發病人群主要為青年和兒童[1]。臨床中如果未對兒童中耳炎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化膿后則會導致側竇血栓形成,如乙狀竇血栓、橫竇血栓等[2]。顱內靜脈竇血栓患者的臨床癥狀無典型性,且發病突然,臨床中易出現誤診或漏診的現象,進而耽誤臨床治療,導致患者病情惡化,嚴重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對顱內靜脈竇血栓進行及時準確地診斷,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提高臨床存活率具有重要意義[3]。本研究探討磁共振成像(MRI)以及磁共振靜脈系成像(MRVI)對顱內靜脈竇血栓的診斷價值,旨在為顱內靜脈竇血栓的臨床診治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經臨床確診為顱內靜脈竇血栓患者,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8~37歲,平均(24.3±2.8)歲;急性期12例,亞急性期18例;24例患者存在惡心、嘔吐,3例患者存在癲癇癥狀,3例患者存在意識障礙;18例患者明確病因,其中7例患者為化膿性中耳炎,6例患者為鼻竇炎,3例患者為肥厚型腦膜炎,1例患者為外傷,1例患者為乳突炎,另外12例患者病因不明確。
1.2 方法選擇西門子1.5T/GE3.0T超導型磁共振成像儀開展MRI掃描檢查,選擇SE序列。患者均首先接受MRI平掃,選擇T1WI,TR/TE設置為400~560/8~14 ms,開展矢狀位和橫斷位掃描,選擇T2WI,TR/TE設置為3 500~4 000/95~105 ms,開展FLAIR橫斷位掃描。掃描時,層間距設置為1.5 mm,周圍層厚設置為5 mm,矩陣設置為256×256,矢狀位層厚設置為5~6 mm,FOV設置為230 mm。MRVI掃描選擇2D-PC,矩陣設置為256×256,層厚設置為1.5 mm,TE設置為9.6 ms,TR設置為32 ms,偏轉角設置為10°,FOV設置為400 mm。Gd-DTPA增強掃描選擇T1WI橫斷位,TE設置為5.12 ms,TR設置為1 930 ms,FOV設置為256 mm。
1.3 觀察指標分析顱內靜脈竇血栓的檢出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顱內靜脈竇血栓檢出情況30例患者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共診斷出靜脈竇血栓36個。MRI掃描后共檢出30個靜脈竇血栓,臨床檢出率為83.33%(30/36);MRVI掃描后共檢出32個靜脈竇血栓,臨床檢出率為88.89%(32/36);增強掃描后共檢出34個靜脈竇血栓,臨床檢出率為94.44%(34/36),見表1。

表1 顱內靜脈竇血栓檢出情況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2.2 影像學特征觀察MRI平掃和增強掃描顯示,受累部位靜脈竇內無流空效應,存在血栓混雜信號,其中8例T1WI、T2WI均表現為高信號,5例T1WI表現為稍低信號,T2WI表現為低信號。
顱內靜脈竇血栓作為腦血管疾病之一,病理機制、發病原因與腦動脈梗死存在差異,常見誘因主要為凝血治療、顱內感染、妊娠、口服避孕藥等,此外,先天性血栓傾向也可能導致顱內靜脈竇血栓[4-6]。顱內靜脈竇血栓的病理機制主要為靜脈閉塞后,在蛛網膜顆粒、纖維隔膜等因素的影響下,導致靜脈系統內的血容量逐漸聚集,阻礙腦脊液回流,增加顱內總血容量和顱內壓,進而導致腦出血或腦水腫,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7-8]。
顱內靜脈竇血栓的臨床表現并不固定,因此,需通過影像學輔助檢查及時準確地診斷該病[9]。以往臨床中常選擇腦平掃CT檢查患者腦部,對靜脈竇血栓進行診斷存在一定局限,需采用排除法才能確診,該方法的診斷效率較低,易延誤臨床治療,且誤診率也較高[10]。腦CT的技術參數選擇與檢查時間易影響臨床診斷結果。相關臨床研究發現,在采用腦CT檢查診斷顱內靜脈竇血栓時,25%~30%的病癥并未發現異常[11]。本研究結果發現,MRI掃描后共檢出30個靜脈竇血栓,臨床檢出率為83.33%(30/36);MRVI掃描后共檢出32個靜脈竇血栓,臨床檢出率為88.89%(32/36);增強掃描后共檢出34個靜脈竇血栓,臨床檢出率為94.44%(34/36)。采用MRI掃描檢查不但能對顱內靜脈竇的血栓凝結時間、血流情況進行檢測,且還能檢測腦梗死、腦出血、腦水腫等癥狀,及時準確診斷,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MRI掃描與MRVI掃描聯合應用,能觀察顱內靜脈竇和顱內組織狀態、血栓形態,采用MRVI掃描,能對雙側橫竇、下矢狀竇、上矢狀竇、直竇以及乙狀竇的形態、數目進行準確觀察[12]。聯合應用2種方法對顱內靜脈竇血栓進行檢查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能對病癥及相關并發癥進行及時確診,明顯降低臨床誤診率,顯著減輕患者痛苦。
綜上所述,采用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靜脈系成像能準確診斷顱內靜脈竇血栓,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