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摘? 要:隨著上合組織的快速發展,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進入了“互惠共生,合作共贏”的新階段,國內電商雖然在某一程度推動了區域經濟增長,但是協同服務的滯后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商發揮的實際作用,因此地區間經濟協同發展就成了區域間、國家間經濟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以區域跨境電商為目標,基于其區域協同發展目前存在的缺口,給出一些相關建議以便能夠進一步彌補發展缺口,例如建立信息化平臺、構建并且健全管理制度,如期達到區域間協同發展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協同發展;管理制度;跨境電商
引言:上合示范區按照《總體方案》要求,拓途徑、求實效,以跨境電商為橋梁增進與上合組織國家貿易互聯、商品互通,彰顯“上合特色”。針對跨境電商協同發展的不均衡性,通常集中于區域經濟發展相對理想的經濟帶,經濟發展相對差的區域,對于其跨境協同發展的探究相對少。跨境電商的研究多數體現在電商系統構建以及體系健全,但是在發展區域層面,對于區域協同發展,很少研究與之有關的融合機制,對此本文從以下方面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1.協同發展的內涵
1.1內涵界定以及現實基礎
當前,我國區域經濟格局正由以沿海地區迅速崛起支撐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單極”格局向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多個增長極共生的“多極”格局轉變。協同發展為合作主體之間的目標以及利益,開展數據資源共享以及組合,進一步提高合作效率。協同中有著諸多的問題,尤其是強化合作效益,這也為相關人員所關注的問題。以發展理念來分析,經過分工以及專業化管理進一步來提升運營效果,讓電商形成的價值可以翻倍,伴隨經濟的顯著增長,推動電商效率的強化[1]。由于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產品流動不暢、市場競爭過度等問題尤為嚴重,表現出經濟的欠發達性、不協調性和不可持續性,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程度不高,因而構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模式機制有其特殊的現實意義。《貿易便利化協定》的落實,促進國際貿易以及經濟發展,使得治理體系達到現代化,同時借助合作貿易伙伴,打通國內商品出口的流通環境。
1.2協同發展體系的構成部分
協同發展體系的建設由于不受區域以及時空的約束,通過集中標準化達到跨境電商協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協同發展體系需要以規范管理以及數據資源共享等為中心,進一步來構建信息技術平臺。將管理模式以及制度等當作根本層面,支持協同發展平臺。(1)組織架構協同發展。基于海關執法以及協調部門,實施組織結構的健全以及調節,由此建立系統化組織框架,彼此合作中得到共同目標以及利益實現戰略聯盟,在對執法效力進行規范的基礎上達到對部門的聯結,建立彼此互通的組織體系。(2)管理體系協同發展。不同區域在執法以及管理方面有著不同特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區域協同發展,強化執行效率,達到制度構建一體化。健全制度框架,制定合作框架,通過平臺來更好面對流通。(3)管理模式協同。在不同區域內部,追蹤以及監控產品質量以及交易等,構建產品追蹤系統,建立信息平臺,從而達到對接的目的。(4)操作系統協同。內部定期開展管理數據檢查。公司申報,海關審單,防止發生審理以及遺漏錯誤,由此可檢驗出貨碼、貨號不一樣的商品,特別是在通關中包含著較多的檢查階段,尤其是檢驗檢疫,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2.供需現狀分析
(1)協同發展存在差異性。通關管理中發生數據不集中以及滯后情況,造成過關效率不夠高。不同國家存在地域以及文化的不同、通過程序并不簡單等,難以提高過關效率。跨境電商同很多國家以及交易數據有關,引起的流程也相對繁瑣,存在報關以及退稅等環節,需要一定的運作時間,手續并不簡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商務交易運行。另外,國家間文化差異以及規范準則,也會對交易的正常開展造成阻礙。所以應該強化協作以及創新,找到更好的合作管理體系,以便能夠進一步助力經濟增長。構建交易平臺以及中心,一起研究交易規范以及流程,切實加強通關效率,達到經濟的整體增長[2]。(2)成本偏高。電商物流和較多國家有關,一些環節造成費用偏高,向海關以及運輸等。無論是海關環節還是檢驗環節,都有著較大的操作以及風險難度,物流費用也相對多。根據有關部門統計,以商品總的成本來看,跨境電商物流費用所占比例能夠介于20%至30%之間,利潤空間呈現出縮減的趨勢。并且在實際運輸中,存在所需時間較久、效率不高、成本較大等諸多問題。
3.彌補區域協同服務缺口的路徑
(1)聯結產品檢驗標準與出入境管理制度。在上合組織框架中就跨境電商來講,它的商業流是呈現上升趨勢的,檢驗量也跟著變多。不同區域以及國家在諸多方面有著差異化,例如監管體系以及法律規范,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檢驗手續以及流程造成影響。以往通關中,根據常規流程,若檢驗商品有著異常,能夠第一時間找到渠道處理問題。不過在區域跨境電商之下很多處在虛擬管理,無論是監管還是檢驗標準,均沒有相關的匹配管理,這有礙于對流通商品進行檢驗。所以應該匹配以及優化協同發展進程,方可在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降低交易費用,同時構建檢驗商品質量規范體系,確保過程的正常開展。(2)強化信息化服務平臺構建。跨境中應該完成諸多管理數據,對此要構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助力管理模式協同發展。一些區域在信息技術革新方面不夠及時,和部分歐美國家進行相比使用率較低,為進一步助力跨境電商商業流,處于海關檢驗階段應該建議網絡以及信息平臺,這樣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根據協同管理平臺構建,電子政務平臺慢慢得到健全以及延伸,促使政務處理變得簡單,提高管理效果,第一時間監控以及防控管理平臺,基于實時監控以及處理,充分把控突發以及異常事件。按照事務的處理順序以及需要,對電商實施等級劃分,這樣能夠防范風險與減少協同費用。
結論:綜上所述,區域協同發展應注重內外兩方面協調以及結合,資源共享,合作互贏。對內為區域內部協同,對外則為區域間以及國家之間的有效合作。上合組織框架下的跨境電商協同發展應重點創新跨境電商相關業務,通過跨境貿易的渠道打造雙循環,實現跨境電商貿易的雙多邊化,所以應從下述四個方面來優化:第一,上合示范區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引導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以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服務,打造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興業。第二,強化海關系統構建。統一規范對接,并且有效匹配執行效力,促進跨境電商產業實現升級,加大力度推動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第三,提升成本效率。借助支付系統達到物流數據的數字化功能,注重革新以及使用信息技術,促使無紙化信息更加安全。對于相對較高的物流運營費用,可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引入,進一步節省費用、盡可能使用資源,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第四,強化品牌構建。在區域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多渠道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利用共享數據找出品牌商品,確保商品流通質量,推進重點項目的建設,打造具有上合特色的跨境電商生態圈。
參考文獻:
[1]何淑英,馬藍.跨境電商情境下“一帶一路”區域協同發展機制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1,(15):151-153.
[2]徐奇淵.促成上合組織框架下的經濟金融合作[J].中國國情國力,2020,(0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