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慧
摘 ?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堅持突出農村經濟的整體性、系統化和產業化特點,立足于農業產業發展現狀,以高標準、新理念不斷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是“十四五”規劃的主要內容之一。 為此,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必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認真解決好“三農”問題,以科技、人才投入為前提,加快步伐推進現代農業創新,從而更好地推進農業經濟發展。通過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與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增強農業科技支撐力度與人才傾斜力度,我國農業創新與農業現代化將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書寫新的篇章,推動我國由傳統農業大國向現代農業強國跨越。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創新;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科技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
一直以來,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農業生產和發展問題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指導“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的迫切要求。長期以來,為了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推進農業創新與產業結構調整,我國推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為我國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廣大農民也切切實實得到了實惠,收入持續攀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解決“三農”問題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把優先農業農村發展看作是現代化建設的重點,順應了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3]。
二、農業創新的主要制約因素
1. 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農業經濟發展,國家和各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惠農利農政策,然而現階段我國仍存在較為嚴重的農業經濟發展供需錯位問題,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全球化經濟持續深入,全球化經濟貿易發展增速明顯,全球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過于單一化的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很難滿足現階段乃至今后的市場需求。這種情況極易影響我國農產品市場的穩定,甚至會造成較大的農產品價位波動現象,最終會影響農業經濟發展,進而影響農業創新能力[4]。
2.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近年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投入較大、成效明顯,但與農業創新及農村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同時,農村基礎設施重建設、輕管護的現象突出,管護技術標準缺乏,管護隊伍素質不高,補短板任務仍十分艱巨。此外在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缺口仍然較大,經費投入明顯不足。
3. 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不足。 科技創新是根本,想要推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至關重要,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 目前來講,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科技含量等很低,想要推廣新技術、新設備,前提是投入大量資金,但很多時候資金是有限的,加上信息交流不通暢等因素,導致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很難滿足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甚至會對農業經濟發展造成一定阻礙。[7]
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推進農業創新的策略
1. 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為了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唯有發展現代化農業,才是根本之道。為此,必須遵循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發展要求,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將目標從農業增產轉為農業提質方向,全面提升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水平,將我國轉變為農業強國。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可以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布局,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培育良好的農業品牌,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構建農業發展新格局。
2. 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在農業生產活動當中,仍以家庭經營為主,生產規模很難達到大型機械化生產目標。為此,必須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開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即構建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和企業經營多元化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通過加大規模化經營,進一步增強農業集體經濟效益,實現農業集約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發展。[8]大力推進我國鄉村振興事業發展,需要健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新型農業經營之路,發展集體經濟,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3. 增強農業科技人才支撐力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想要實現農業經濟發展,首要條件便是增強我國的農業科技支撐力量。 為此,必須重視現代化農業建設,以科技為支撐,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的科技水平,實現成果轉化、自主創新,為我國農業經濟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科學技術的支持力量,更好地實現農業優化升級、提質增效[9]。 除此之外,加強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支撐,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完善農業專業人才的引進機制,更好地激活農業經濟發展的潛在力量,為農業發展提供人才力量。
四、結語
如今,我國消除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如期順利完成,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農村各項改革持續深化,鄉村振興順利開局,實現農業創新已經具備很好的基礎和條件。但也要看到,國內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農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日益凸顯等問題與挑戰。“十四五”時期,我國必須守好鄉村這個戰略后院,立足于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和農業農村發展轉型面臨的主要問題,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規劃、融合發展,讓億萬農民群眾平等參與農業創新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強,楊叢叢. 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小鎮建設的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19(4):24-29.
[2]張紅玉.科技創新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路徑思考 [J]. 農業經濟,2018(8):18-19.
[3]張雨歆,陳倩如,林敏章,等.鄉村振興中的問題與對策探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6):179-180.
[4]李子君,宋光明.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機遇、困境和對策[J]. 農業經濟, 2019(1):116-117.
[5]王廣貞.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中國科技投資,2019(9):272.
[6]陳耀,趙芝俊,高蕓. 中國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排名與評價[J]. 技術經濟,2018,37(12):53-60.
[7]王新,李百華.鄉村振興戰略下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對策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175-176.
[8]顧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高職院校的機遇與發展路徑[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20):35-36+5.
[9]王雅鵬,呂明,范俊楠,等.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 特征、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5,36(2):161-167.
[10]陳耀,趙芝俊,高蕓. 中國省域農業科研機構科技創新能力測度及分析[J]. 資源開發與市場,2019,35(3):297-302.
[11]吳易雄,肖淑蘭,張凱,等. 湖南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基層農技推廣,2013,1(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