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雄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工業發展迅速,機械制造業在中國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本文簡要介紹了機械制造技術的概念,分析了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現狀,探討了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希望能為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機械制造技術;新發展;研究應用
一、機械制造技術
機械制造技術是將機械作為立足點,在生產和制造的不同環節所使用到的多項技術的統稱。機械制造技術包含著諸多方面的內容,需要進行分類。比如說,將材料作為關鍵的成型技術以及將機械作為關鍵的切割制造技術等。機械制造技術在我國行業的發展中應用較為普遍,和人們的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關聯。
二、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狀況
近幾年,我國的機械制造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管理系統:發達國家在機械制造領域已經廣泛應用計算機管理系統,而且他們更加注重組織和發展新的管理體制、生產模式,以及一些新穎的管理思想和技術。而在我國,只有少部分企業將計算機輔助管理體制運用到生產中,大部分企業依然采取傳統的管理方式。(2)生產工藝: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多數運用很多新型的生產方法,如精細加工、激光技術、微型機械、復合技術等等,而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全掌握這些新型加工技術,還處于積極的學習之中,因此這些新技術并沒有在我國的制造業中普及,也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3)研發設計創新:發達國家一直處于不斷的創新之中,不斷更新數據和標準,運用新的技術思路和方法,創新設計方法,目前計算機輔助技術已經在發達國家得到普遍應用,很多企業也開始了無紙化設計。而中國在計算機輔助技術這方面還處于落后階段,仍處于傳統的設計技術階段,使用此技術的企業比例較低[1]。
三、我國機械制造技術的研究方向和應用
3.1機械制造技術向虛擬化發展
根據不同的生產商品,在其生產加工前進行模擬演示,對操作過程加以控制,此種技術為虛擬化。虛擬化技術旨在尋找最合適的生產方式,確保生產方式最優化,另一方面還可以直觀、全面、清楚的了解生產流程,便于改進和減少生產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虛擬化技術能夠應用在產品開發的多個方面,如設計、制造、管理、銷售、售后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操作技術,對產品型號、規格、先后次序進行合理安排,確保操作過程順利有序進行,在快速生產的同時更能保證產品的質量,有效預防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和損壞。
3.2機械制造技術向精密化發展
機械制造設備,有些需要很高的精確度,它不同于一般的制造工業,有些精確度要求可能需要達到納米級別,所以僅僅通過肉眼是無法檢測到的,因此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等設備才能準確監測。
3.3機械制造技術向網絡化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會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它滲透到每一個領域,網絡化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優勢。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與網絡息息相關,同樣機械制造技術,也需要向著網絡化發展。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機械制造技術的更新和研發,促進機械制造產業的發展。另外,還可以模擬演示機械制造生產,保證生產質量,監控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3.4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主要是指企業借助于通訊和客戶進行溝通,了解其多樣化的需要,并對于資源進行整合,滿足客戶的現實需求,這能夠充分展現出機械制造的敏捷性,其需要借助于現代化技術開展。第一,敏捷制造的反應能力比較快,能夠借助于計算機技術來對于市場需求進行分析,對于資源進行整合,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確保資源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運用。第二,敏捷制造不斷能夠保障內部獨立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能夠滿足人們對于信息傳遞、共享的需要,統一的對于系統進行管理,使生產更加高效的開展,改善制造產品的質量。
3.5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是指在產品的設計階段,通過對各種影響因素例如制造、銷售等的綜合分析,對于發現的問題及時修改并不斷優化設計方案的過程。并行工程的實施目的在于盡可能減少產品風險,避免出現返工現象,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傳統的產品串行研發忽視了在設計階段應科學制定方案并對問題加以修改的過程,導致在產品加工甚至銷售階段才發現設計的不合理之處,再進行二次修改將會大大提高生產成本,延長生產周期,導致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下降。與此同時,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做出相應的應急方案,對于產品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如果出現問題應及時應對和調整,以此保證產品的質量[2]。
3.6綠色制造
傳統的機械制造技術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利于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目前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一體的建設格局,樹立環保意識,推動生態環境建設是推動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基于生態文明背景下的機械制造技術應堅持統籌兼顧,實現經濟發展與綠色生態發展的有機統一,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在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上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實現無害化、清潔化生產。同時要減少資源損耗,最大程度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實現能源的持續節約發展。另一方面,對于廢棄物要做及時地分類化處理,可以建立回收中心對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減少不合理的垃圾排放對大氣、水源造成的污染,提升制造行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結 語:
總而言之,機械制造技術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家的科技實力,是不同國家進行競爭的主要依據。為了提升我國的整體實力,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必須要做好機械制造技術的研究工作,并對其進行應用,滿足我國制造行業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馬利民,王金梁.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及加工工藝的思考[J].科學技術創新,2020(03).
[2]杜愛林.現代機械制造技術與加工工藝的運用分析[J].中國金屬通報,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