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李廣青 唐學軍
摘? 要: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媒體技術的發展也隨之提升,媒體融合的發展是現在傳媒發展的主要趨勢。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新聞媒體受到一定沖擊,但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挑戰。本文從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到現在發展的狀況,分析了傳統新聞傳播存在的制約性和所面臨的發展挑戰,并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找到新聞傳播方式的發展路徑,從而促進新聞媒體行業的快速進步。
關鍵詞:媒介融合;新聞傳播;變革
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信息數據也在急速增長。傳統的新聞媒體不再是人們了解外界并拓寬視野的唯一渠道。計算機、移動的電子設備、手機和其他新興媒體已經才成為了新聞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業受到很大影響,但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由于傳統的新聞媒體和新興媒體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因此各有各的優缺點和市場需求。本文重點討論了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實現新聞傳播路徑的變革。
一、媒介融合的基本定義
媒介融合的概念始于1980年代,最簡單的定義是合并最初屬于不同類型的媒體。為了實現媒體的集成或集成,有必要通過交互和組合用作網絡信息技術基礎并以各種方式補充的幾個元素來最快地實現信息傳播。因此,媒介融合是多種傳播方式,媒體的新時代,相互融合和信息傳播的新方式。進入逐步處理和普及5G網絡信息技術的新時代,尤其是各種多功能智能手機的全面推廣和應用,新聞傳播方式取得了爆炸性的發展,取代了以前人們等待固定的通訊方式以獲取電視和報紙的信息。媒體整合的重要性在于使信息的傳播和獲取更加方便和快捷。
二、媒介融合使新聞業的傳播主體發生了變化
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媒介融合為新聞制作主體的多樣化和新聞制作方法的相互支持打開了大門。媒介融合就是指新聞內容法人來源和多媒體之間的通信功能的整合。以客戶端為主的新媒體、自媒體等多種新聞傳播方式的出現,削弱了新聞傳播的權威性、信息的單一性以及受眾對傳播渠道的依賴性,并且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不受時間和地點的制約,直接通過網絡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新聞。
網絡技術的應用使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不再受時間和空間制約,并把以前觀看新聞內容的受眾變為積極參與新聞內容新聞事件的創建者、發行者。此外,網絡信息技術的使用大大減少了媒體對新聞傳播主題的壟斷,通過媒體和互聯網,每個人都可以充當新聞傳播和信息評論的主體。一方面,這是對現有新聞信息收集工作缺點的一種補救措施,但另一方面,虛假新聞也成為新聞信息收集工作的難點。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需要遵循的原則
我國新聞媒體行業在傳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使新聞傳播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首先,人們是新聞的主要觀看者,所有新聞工作都是面向大眾的,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可以讓新聞傳播的更加快速、范圍更廣。其次,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有利于新聞媒體的健康發展,提高新聞傳播的覆蓋率。新聞必須結合公眾的實際需求,提供優質的新聞內容,才能長久地發展。其次,要堅持創新原則。行業想要發展就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否則就會被社會淘汰,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如果不進行變化,很容易落后。同時,借助媒體整合的概念,必須不斷優化和創新新聞傳播,為新聞傳播業提供重要支撐。只有新聞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吸引更多的受眾,充分發揮其社會的價值。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途徑
(1)持續創新與變革的傳播理念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記者必須樹立全天候的新聞報道心態,將數字技術不斷整合到新聞制作環節中,并進行不間斷的新聞報道。另外,在推送新聞內容的過程中,還需要準確識別觀眾的位置,并根據觀眾的需求和每個瀏覽習慣來傳遞目標內容。根據互聯網大數據,根據用戶的習慣和愛好將個性化信息推送給客戶,并準確傳播新聞內容。還可以根據相關用戶之間的聯系來探索更多潛在客戶。在報告相關內容時,增加有關該主題的討論水平,增加受眾的可能性和在媒體中的信譽。在傳播在線新聞時,一些媒體希望向受眾提供更多有關新聞的信息,不間斷地推送新聞,但是收效不佳,但這給觀眾帶來了負擔和反感。因此,在推送新聞內容時,還應根據受眾的閱讀習慣和生活習慣進行相應的新聞推送。例如,中年人習慣性地打開今天的頭條新聞,一邊工作一邊搜索新聞,在此期間,他們以今天的頭條新聞為例來推送相關內容。中午是新聞發布的第二高峰,在此期間可以進行綜合新聞和熱點信息發布。傍晚是新聞傳播的黃金時代。閱讀時間足夠,受眾對深度閱讀和思考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活力,非常適合關于情感和生活的深度新聞報道。
(2)重視內容的多元化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果融合新聞要提高傳播速度,則應注意傳播內容的多樣性。由于傳統溝通技巧和媒體的影響,媒體對新聞資源的獲取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可以通過利用諸如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各種類型的新聞媒體來獲取諸如移動新聞媒體之類的直接信息來擴大影響力,并且集成新聞內容也是可能的,必須豐富而具體。因此,媒體新聞工作人員必須學習如何使用媒體技術和其他技術格式來有效地收集和組織信息,以便使綜合新聞的內容更加具體、全面,并符合各種標準和背景。媒體綜合新聞中,經常會出現內容高度重合的現象。
(3)新聞行業標準調整與產業結構改善
在當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固自己的地位,同時又具有較大的聽眾影響力,就必須提高現有新聞業的水準,不斷改善新聞業整體結構與新媒體融合,利用每種媒體的優勢資源,并繼續擴大新聞報道的范圍。繼續在原有新聞傳播的基礎上拓展新的傳播渠道,并充分利用微信、快手等社交平臺,進一步拓展新聞傳播渠道。某些大型新聞網絡(如CCTV新聞網、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也可以對其進行宣傳,以有效地將新聞傳播給成千上萬的家庭,將其融入觀眾的日常生活中,并營造一種氛圍。此外,新聞傳播業也隨著當前的社會形勢而發生變化,新聞媒體在新聞內容的表達和傳播方面不斷創新,特別是為了滿足受眾的視聽需求并吸引更多的受眾,尤其是當前的年輕一代。媒體整合后,新聞傳播業應考慮中老年人的愛好,穩定原有的受眾群體。這樣,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增加新聞行業對社會的影響。
(4)對互動的形式進行創新,推動平臺化的發展
在新媒體平臺化發展的背景下,結合新媒體傳播規律,運用有效地方式,對媒體的運行方式進行改革,達到多元化的媒體服務。新媒體平臺能夠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戶對媒體的黏性。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更多獨特的新聞產品推向受眾,更接近受眾,并完成有效地互動。例如,在2016年,首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應用的VR虛擬現實技術,取得了極高的傳播效果。新浪網《人民大會堂全景巡游》中使用 H5互動產品,運用VR全景技術,觀眾只需單擊手機上的H5鏈接,即可完成具有不同身份的人民會堂各個方面的現場體驗。這種“身臨其境”的交流方式可以增加觀眾的參與度,并為聽眾提供更直觀和更有影響力的體驗。在2020年全國代表大會前,新華社在同一屏幕上首次發起了一系列5G全息圖采訪,突破了街頭采訪的限制,讓觀眾深刻的體會到了交流方式的改變。其次,短視屏平臺的有效運用。在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中,到2020年3月,我國短視頻用戶數量超過了7億人。面對數量如此之多的用戶,新聞媒體必須在短視頻領域快速發展,深度分析觀眾的短視頻觀看習慣,以創建觀眾想要收聽的新聞產品。
(5)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并加強審核
在媒體整合的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粉絲,同時也可以成為新聞事件的記者以及發行人。這有效地提高了新聞發布和參與新聞發布的效率,而且還提供了新聞素材。由于缺乏嚴謹的報道,虛假新聞的傳播,對新聞工作者新知識和新技能的缺乏理解以及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感下降,迫切需要提高新聞傳播者的綜合素質并加強專業審查。首先,必須提高新聞傳播者的整體素養,尤其是專業的新聞傳播人員,必須掌握新聞傳播渠道以及各種媒體方法的特點和具體應用方式,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對新聞傳播的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具備專業的新聞信息處理技能。同時,媒體需要對現有新聞記者和編輯進行專業技能的提升培訓,幫助新聞傳播人員轉向新聞編輯。其次,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需要進行提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意識形態和政治意識。此外,新聞媒體需要加強對新聞內容的審核機制,以確保新聞的質量。再次,需要完善監督制度,國家廣播電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機構要加大外審核和監督的力度,對違反媒體平臺,公共賬戶等法律法規的行為采取糾正措施。按照法律法規,對存在嚴重問題的網站和平臺進行了徹底的調查和處罰。對于群眾多次反映違規的賬號予以處罰,對商業網站、平臺、自媒體等只注重利益追求的平臺和賬戶要重點關注,杜絕出現為吸引“眼球”惡劣炒作熱點話題、違規采編發布新聞信息、散播虛假信息等情況。
結語
隨著媒介融合的趨勢,新聞媒體行業與過去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基礎上,新聞媒體要充分了解當前市場的具體發展情況,結合自身,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采取多元化的傳播方式,促進新聞媒體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瑾.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0(14):45-46.
[2]楊璐旻.淺談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傳播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4):76-77.
[3]張翔.融合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中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3):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