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摘? 要:盡管現階段電廠生產仍廣泛采用煤制生產方式,但高負荷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正在增加。為適應節能環保的發展需要,新形勢下相關環保設施優化的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并且環保設備的使用是電廠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對此,本文探討了電廠環保設施優化改造的相關內容,并提供相應的改進方法,包括除塵器、脫硫裝置,二氧化硫處理設施等,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關鍵詞:電廠;環保設施;廢水處理;節能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電力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滿足更多市場需求,我國電廠建設范圍逐步接近大規模。當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的背景下,有關政府部門支持并嚴格規范電廠在硫酸鹽化、分離、除塵等方面工作的開展,以加強環保力度。環保政策不僅對企業有嚴格的節能減排標準,而且能夠使得企業的基本經濟效益不會受到影響。
1、打造最高效的除塵設備
目前,我國使用的電場百分之八十以上仍在使用燃煤發電機組。這類發電機組最常用的除塵方法是一般的靜電除塵、電袋除塵和全布袋除塵,在本電廠的運行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全布袋除塵,分為四個室。經過長期使用后研究人員發現,使用上述方法的除塵效率并不好,所以想要提高除塵效率,需要升級相關設備。其中應用的全布袋除塵,其存在使用周期短,更換費用高的問題,且經常會出現破損問題。此時,對于布袋濾料可以采用不覆膜濾料,進一步延長其使用壽命。考慮靜電除塵器需要在不完全改變除塵方式的情況下,對前級電廠的高頻電源和高壓復合脈沖電源進行改造,以彌補效率低下的問題。實際應用中的除塵程序規劃設備狀態時需要根據電廠的實際排放狀態來確定,一些發電廠需要將筒倉泵轉換為閉環或動態自動化系統,以滿足實際需求,進而完善和提高整個系統的除塵效率。在應用過程中,還必須要遵循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排放標準。因此,電廠在設備改造前,必須有明確的改造目標。實際上如果電廠只采用原始的運行方式,則很難達到嚴格的超低排放標準,只有同時提高整體除塵效果才能達到國家標準。
2、改造和完善脫硫設備
目前,我國電廠設備燃燒后普遍采用殘渣SO2脫除工藝以石灰石鈣硫化為主。整個工作過程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石灰石粉與煙氣中的SO2結合形成CaSO4,然后結晶成石膏,從而減少制造過程中釋放的SO2,而且電廠必須要具有很好的承載一定負荷的能力。這種方式在正常生產過程和設備制造技術中的應用,使得這種脫除硫設備的方法非常熟練,并且每個地區的電廠都非常清楚如何管理他們的設備。但在實際過程中,發現相關設備的性能在很多情況下都不高。根據相關的廢氣排放標準,此類設備的持續應用會在一定程度上仍對周圍大氣造成污染。針對上述問題,國家一方面派出專家和技術人員到電廠進行巡查,一方面對出現的違反標準的生產人員進行相關處罰。隨著脫除設備的不斷改進升級,需不斷制定排放標準,以保證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處理。從檢查結果表明,需要在短時間內對其產生過程和生產設備進行改進,且必須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因此環保部門需派技術人員到廠區現場進行監督。如果工廠相關設備已經安裝調試成功,然后就可以開始測試。正常的脫除硫的工作內容包括濕化SO2和鈣化SO2,然后對得到的石膏溶液進行脫水操作,最后使用熱交換器進行加熱和冷卻。目前正在使用的普通風機,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電機功率,并且在正常使用期間需要大量的電源支持。這是因為風機的主要運行環境曾經是發電廠,當時的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忽略了這種風力渦輪機的問題。因為發電廠可以提供足夠的電力,但在新環境應用時,研究員他們發現這樣的風機消耗既不經濟也不合理,而且在使用該機型進行相關工作時,在異地檢查相關工作后需更換成套設備時,氧化效率不能達到很好的水平。
3、脫硫處理
在電廠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硫酸鹽的廢水。但由于其成分復雜,含有大量重金屬,所以重用價值不高。因此,必須在排水前對其進行返工。國家對含有硫酸鹽廢水的排放要求非常嚴格,因為有很多成分會嚴重污染環境和水資源。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對于目前使用的廢氣過濾方法對比了其他國家的廢水質量標準。在我國有特殊的燃煤生產,發電廠的廢水排放標準因地區而異,但都符合國家標準。因此,每個電廠都面臨著對硫酸鹽廢水進行后續處理的問題。
對含硫廢水主要的處理步驟為:首先,中和凈化廢水。將廢水中的酸性雜質與堿性的物質進行中和。其次,將精細懸浮的固體分組,再繼續處理至污染為零后再排水,理論上每噸脫渣冷卻后蒸發的理論耗水量僅為0.4t/h左右,并且除垢機的除垢水是完全可以重復使用的。大多數電廠不回收冷渣水,導致水資源嚴重流失。
4、電廠設備改進的基本原則
4.1、具體條件和具體轉換原則
電廠環保設施改造是針對具體問題實施具體的變革,不僅永遠停留在一個角度上,而是采取多元化的方法解決所有問題,需要更多的實踐和結論,用于完成特定問題的分析。升級電廠設備時需要了解電廠的實際情況,比如現在的電廠除塵效率不高等現象。因此,對具體的情況需要具體的分析,了解除塵效率的實際情況并找出效率低下的原因。
4.2、考慮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原則
現階段,由于環境污染嚴重,電廠的生產過程為社會帶來效益,促進社會發展,所以必須從各個方面對電廠的生產過程進行控制,減少污染環境的操作,對所使用的運行設備和人員進行嚴格監督。還要持續創新技術設計和設備升級的方法,以提高對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將廢物轉化為有用的資源,并將電廠從污染行業轉變為環保行業,進而提高電廠的整體生產質量。
結束語
我們知道環境保護是關系到人類長期高效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時,對電力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促使電廠的規模擴大了,所以導致環境污染現象逐漸加劇。關于目前的污染問題,新型電廠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政策理念,增加對設計相關設施的投資,創新節能減排的思路,應盡量避免浪費,為國家的污染控制工作節省資金,以促進我國在這一方面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肖連娟.當前電廠環保設施優化改造及節能思路探討[J].冶金管理,2021(03):135-136.
[2]阮建.新形勢電廠環保設施優化改造的思路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12):37-38.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20.12.018.
[3]董靖.新形勢電廠環保設施優化改造的思路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19):207.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9.177.
[4]范壽海.新形式電廠環保設施優化改造及節能思路[J].化工管理,2017(3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