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娜
摘? 要:農村商業銀行由于發展理念,人員素質等原因,識別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中存在漏洞,有效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內部控制評價能力較差,不能及時更新評價指標體系,內控操作偏離內控目標,難以達到對內部控制整體評價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地區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進行分析,發現該類型機構內部控制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提升內部控制評價的建議。
關鍵詞:地區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
一、地區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存在的問題
地區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一般有專門的制度依據,對內部控制評價部門、內容都有所規定,內部控制評價是由內設部門開展,設置一定的指標體系,能夠逐年制定內部控制評價方案,按年度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一定年度內實現全部支行覆蓋,但內部控制評價不包括總行層級,評價的內容雖基本涵蓋了現在開展的大部分業務類型,但其與日常合規性檢查界限不清,存在內部控制評價人員配備較少、評價效果差、評價結果運用不足等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一)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不完整
部分機構將內部控制評價簡單地等同于合規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缺乏科學的系統性,沒有完善的風險管理評價機制,對于風險評估的體系不夠健全。一是指標體系僅涉及風險控制中的內容,對五要素中的其余要素并無專門涉及,且僅有過程評價,無結果評價,評價主觀性較強,較為片面,不夠準確。二是通過內部控制評價管理辦法自制定后并未進行更新,但機構經歷了從快速野蠻發展,到如今的風險極具暴露,各類問題開始顯現,經營狀況發生較大的變化,仍沿用原來的評價辦法涉及的指標顯然不符合當前的形式。三是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僅涉及對下屬分支機構的檢查,并沒有對總行層面內部控制情況開展評估,而制度層面、系統層面等很多基礎建設都是在總行層面完成的,不涉及總行相關業務指標顯然不能反映該行全面的內部控制情況。
(二)內部控制評價實施部門實施效果較差
現階段,各地區農村商業銀行主要由內設風險管理部門或其他內設部門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但存在一是機構內設部門員工選任、工資、福利待遇均由本行管理,績效考核也由本行開展,進行對本行的內部控制評價時難以做到獨立性,因此客觀公正難以保障;二是內設部門承擔行內多項工作,但部門工作人員配備較少,能夠參加內部控制評價的人數更少,導致內部控制評價覆蓋面窄,深度和頻度不足,對于深層次問題及風險隱患缺少識別、計量能力,對于由于內控不足及失效導致的風險隱患揭示不充分,預判能力差;三是對內部控制評價發現問題整改查處不到位,提出整改意見后,跟蹤督導力度不夠,對于違法違紀人員處理上,重經濟處罰,輕行政處罰,特別是高管人員,避重就輕,將責任歸屬于集體決策,沒有最終的負責人員。
(三)內部控制評價結果應用較少
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應用較少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評價報告的內容質量較差,評價方法還是以定性判斷為主,不同的評價人員由于主觀意識的差異導致評價結果存在較大的差距,很難真實的得出客觀的評價結果;二是由于內控評價涉及內容較淺,每年分值相差不大,各分支機構分值相差也不大,評價報告沒有完全反映出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三是評價小組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僅僅把內部控制評價當成一個普通的日常工作來對待,對于該項工作也沒有很深刻的理解及認識,也導致評價結果應用價值不大,應用率較低。
二、地區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優化建議
(一)完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一是規范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將各分支機構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與合理性;二是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不能只局限于過程指標,還需要增加結果指標,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建立一個完整有效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三是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嚴格規范內部控制評價方案,在銀行發生重大變化時,管理層應及時召開會議,根據實際業務情況與發展戰略重新設置與規劃評價指標,此外由于外界市場因素的不斷變化,銀行也應根據其變化而不斷對評價體系進行調整。
(二)提高內部控制評價人員的專業性
由于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是由評價人員進行人為操作,因此內部控制評價結果的準確性與評價人員的專業性與職業素質存在直接關系的影響。因此地區農村商業銀行:一是應加強對評價人員的專業培訓,一方面培養一批有較高專業知識的專職評價人員,成立評價人員人才庫,定期開展培訓學習,定期組織分支機構一線評價人員到總行進行專業學習;二是銀行內部也要經常宣傳內部控制制度及職業道德素養,使工作人員了解自己在內部控制評價中的責任與重要性,引導評價人員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保持評價工作過程中應有的獨立性,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公正、有說服力;三是在評價小組的人員選拔時,應嚴格規范評價人員的選取原則與要求,對候選人員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從外部引入專業人才到評價小組中,且評價人員選取范圍不能局限于總行,應鼓勵全行范圍內的工作人員競選評價小組成員,且評價小組的成員不能一成不變,每年的評價小組成員必須有所變動,防止評價人員與被評價單位人員的串通導致評價結果的準確性降低。
(三)提高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應用
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作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的結果載體,其內容的準確性對于銀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提升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應用很有必要。一是完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內容。按編寫標準規范評價報告的格式與內容,使不同年度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具有可比性,增強評價報告信息的實用性;提高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信息質量,報告用語需要精準,對評價工作證據保留,作為評價結果的數據支撐;對于評價工作中所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問題,需在下一年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說明后續的整改情況,使評價報告的內容具有連續性。二是提升對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重視程度,將該報告在董事會上進行集中討論,對發現的需要整改的問題,由審計部門或董事會相關委員會直接下發整改建議書及紀律處分建議書,提升全行對該報告的重視程度,也倒逼報告撰寫人員、評價人員提升工作質量和水平。三是由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撰寫人對評價報告的真實性與準確性負責,對數據來源的真實性負責。對于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評價人員需初步進行問題分析,有層次地反映其存在問題的嚴重程度,為后續的整改方案提供行之有效的參考依據,保證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質量與實用性。
參考文獻:
[1]趙凱. 農發行JN分行信貸風險內部控制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22.
[2]晏瑞.新形勢下農商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25(02):153-155.
[3]盧雪梅.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改進措施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22):111-112.